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张盛墓雕塑
1)  sculptures in Zhang Sheng's Tomb
张盛墓雕塑
2)  sculptures in Zhang Susu's Tomb
张肃俗墓雕塑
3)  tomb sculpture
陵墓雕塑
4)  sculptures in Yang Sixu's Tomb
杨思勗墓雕塑
5)  sculptures in Zenghou Yi's Tomb
曾侯乙墓雕塑
6)  Zhongshɑnguo Wɑngmu diɑosu
中山国王墓雕塑
补充资料:张盛墓雕塑
      中国隋代墓室随葬陶瓷雕塑。墓在今河南省安阳市,1959年发掘,共出土随葬品192件,其中彩绘陶、瓷的各类俑及陶塑家畜、家禽等共95件。这些雕塑是隋初陶、瓷俑的代表性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相州(今安阳)一带制瓷工艺的发达。
  
  张盛墓的俑群,主要有瓷塑的侍吏俑、武士俑和镇墓兽,每种各 2件。形体高大,通高在50~73厘米之间,皆为白瓷,以黑釉点饰发、冠、眉、须、眼珠和人物的服饰及兽的肘、爪等,很有神采,局部还着有红、绿、蓝彩。陶俑有仪仗俑(男25、女10)、伎乐俑(8)、舞俑(5)、仆侍俑(27)、胡俑和僧俑(各2),均施加红、黑、黄、绿、褐等彩色。伎乐俑、舞俑、仆侍俑都是身着长裙的女子。伎乐俑皆跪坐,长裙铺地,各自入神地演奏着觱篥、竖箜篌、琵琶、箫、钹等乐器。她们与长裙曳地、挥舞长袖的舞俑共出,说明坐部伎在隋代已开始出现。仆侍俑分别捧持着瓶、盘、盆、碗、镜、洗、勺、果盒、巾、箕、铲等,正在劳动着。这些仆侍俑,与同墓出土的各类瓷制生活用具,和各种器用模型如房屋、井、灶、碓、磨、碾、凭、棋盘以及靴和履等,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景象。陶俑之中还有 2个身披袈裟、手持提瓶、香熏等物的大小僧人,为前所未见。这些俑在塑造上,充分运用了塑、刻、贴、捏等手法,结构比较准确,面部渐趋丰满,重视表情刻画,已是消化、融汇了南北朝以来的小型雕塑的成就,孕育、开启着唐俑的塑造风格。同墓出土的陶塑鹤、鹅、鸭、鸡、羊、犬、哺仔母猪和残牛车,也都有生动的表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