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马勒,G.
1)  Gustav Mahler (1860~1911)
马勒,G.
2)  Gottfried Keller (1819~1890)
凯勒,G.
3)  Gustaf Frding (1860~1911)
弗勒丁,G.
4)  Guido Adler (1855~1941)
阿德勒,G.
5)  Geraldine Farrar (1882~1967)
法勒,G.
6)  Griffith Taylor (1880~1963)
泰勒,G.
补充资料:马勒,G.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19世纪末叶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1860年7月7日生于波希米亚犹太人小客栈主的家庭,1911年5月18日卒于维也纳。1876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师事A.布鲁克纳。1877~1879年于维也纳大学学哲学。1880年起先后在德国、奥地利各地及布拉格、布达佩斯任指挥、乐长。1897~1907年任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乐长兼指挥(后任院长)。此后曾两度赴美国指挥。他是近代杰出的乐队指挥之一,表现深刻、严谨,要求极高,组织力强,对近、现代指挥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马勒在指挥之余从事创作,其作品大多具有深邃的内容和哲理性,时有悲剧色彩及泛神论或宗教思想的流露。主要艺术特点是:形式宏大,配器手法卓越,充分发挥管弦乐的交响性;其风格气势磅礴,乐思繁复,又富有民间音乐的质朴感,如常应用民歌的曲调和奥地利民间舞蹈连德勒的节奏。主要作品有9部交响曲及歌曲,而这两者之间往往有内在的联系。其交响曲直接继承、发展了L.van贝多芬交响曲的风格,亦有声乐加入,歌词大多选自德意志民间诗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大多具有标题性的构思,和19世纪德奥哲学、文学有密切联系。《第一交响曲》(《巨神》,1889)富于青春的活力与纯朴的风格。《第二交响曲》(《复活》,1894)充满悲剧性的力量,第4乐章采用《男童的神奇号角》中的歌词《原始之光》,由女低音独唱;第5乐章采用德国诗人F.G.克洛卜施托克的诗《复活》,由合唱队演唱。《第三交响曲》(《一个夏日早晨的梦》,1896)的第4乐章,采用F.W.尼采哲学著作《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最后的诗《流浪者的夜歌》,由女低音独唱;第5乐章采用《男童的神奇号角》歌词《三位天使唱一首甜蜜的歌》,由女声合唱及童声合唱来演唱。《第四交响曲》(1901)较单纯,终乐章采用《男童的神奇号角》中歌词《天上挂满小提琴》,由女高音独唱。第5~第7交响曲(1902、1904、1905)为纯器乐作品。《第八交响曲》(1906)规模更为宏大,实系由两部分构成的康塔塔。第1部分基于9世纪一首拉丁文赞美诗《造物主的神灵降临》,由两个混声合唱队与乐队表演;第2部分基于J.W.von歌德《浮士德》的终场,作为一首交响诗合唱。全曲约需1000人演出,故被称为"千人交响曲"。《第九交响曲》(1909)为纯器乐曲。《第十交响曲》仅完成一个乐章《柔板》(1910)。除交响曲外,尚有交响性套曲《大地之歌》(1909),采用中国李白、孟浩然、王维等7首诗的德译文谱成,由男高音及女低音分别独唱,情绪深沉、压抑。独唱歌曲创作,大多表现深刻并常有民歌风格。早年有以《男童的神奇号角》诗词谱的歌曲及组歌《漂泊者之歌》(1885)等,后又作有《孩子们的挽歌》(1904)、《吕克特诗歌五首》(1904)及晚年写的歌曲7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