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乌孜别克族音乐
1)  music of Uzbek nationality
乌孜别克族音乐
2)  Uzbek nationality
乌孜别克族
1.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n 194 adults (106 males and 88 females)of Uzbek nationality were investigated.
调查了乌孜别克族成年人 1 94例 (男 1 0 6例 ,女 88例 )的体质特征 ,计算出 5 8项测量项目的均值和标准差、31项指数值和 6项观察项目的出现率 ,总结出乌孜别克族的体质特征 ,并与国内一些群体的体质进行了比较。
3)  Uzbek [英]['uzbek]  [美]['ʊzbɛk]
乌孜别克族
1.
The Variation of Circumference Values of Uzbek Adults;
乌孜别克族成人围度值的年龄变化
2.
The Narrative Feature of Uzbek s folktale;
乌孜别克族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
3.
The Uzbek people is one of the ethnic group lived in Xinjia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乌孜别克族是世居新疆的民族之一,从历史上看,乌孜别克族是由古代中亚众多的隶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居民经过长期融合而成的。
4)  Uzbek nationality population
乌孜别克族人口
1.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ason of the Uzbek nationality population‘s Urbanization , and reaserches the influence to the Uzbek population’s de- velopment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乌孜别克族人口城镇化水平位于全国第二位。
5)  wuzibiekezuzhi
乌孜别克族志
6)  Wuzibiekezu wenxue
乌孜别克族文学
补充资料:乌孜别克族音乐
      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的乌鲁木齐、喀什、莎车、叶城、伊宁、昌吉、奇台等地。有12453人(1982年统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卡尔鲁克语支,通用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乌孜别克族最初是从中亚迁来,早期的民间传统音乐亦自中亚传来,有 3种地方风格,即:帕尔哈耐与塔什干风格,撒马尔罕与布哈拉风格,靠近土库曼、伊朗边境的哈热孜姆风格。对乌孜别克族影响较大的是帕尔哈耐与喀什干风格。乌孜别克族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曲、说唱音乐、器乐曲以及大型歌舞音乐套曲木卡姆等5类。
  
  民歌  分为"琼艾虚来"和"耶来"两种。①琼艾虚来,意为大歌,是一种多段体曲式的声乐曲。常选用古典诗人艾里西尔·纳瓦依等人的诗词,每首歌5~6段以上。大歌的节拍徐缓,旋律优美抒情。如深受人们喜爱的《木那加特》、《我是多么忧伤》、《叹息》等,多由民间艺人自弹自唱,或3~7人分别演唱大歌中的不同乐段,以手鼓、都它尔、弹拨尔乐器伴奏。②耶来。指一种结构较为短小的歌曲,音乐结构具有方正性。节奏活泼欢快,旋律进行中常有四、五度音程的跳进。有的带有简短的副歌,其中《黑眉毛的姑娘》广为流传。此外,乌孜别克民歌中还有摇儿歌、婚礼歌以及宗教歌曲等。
  
  歌舞曲 其中包括"来派尔"、"热克斯"两种。①来派尔是一种小型歌舞音乐,其中有单人、双人、集体等歌舞形式。单人表演的常采用简短的单乐段结构,双人或多人表演的则由数首节奏和调式不同的短小歌舞曲组成的歌舞套曲。来派尔用于婚礼中时,常与对唱、齐唱、游戏穿插进行。如《叫吧,百灵》是小型歌舞套曲的代表。由 3首富有对比性的歌舞曲组成。其音乐主题如下:②热克斯,意为舞蹈,指的是一种纯舞蹈音乐。如《加南》、《滩乃瓦尔》、《米尔札多来提》、《木西克来提》等。此外,民间舞中还有手鼓舞和铃子舞,手鼓在为舞蹈伴奏时击法与节奏富于变化。
  
  说唱音乐  可分为"达斯坦"、"库夏克"、"埃提希西" 3种。①达斯坦是一种叙事性的说唱音乐。旋律优美,歌词多少不限,多采用一曲多词的形式。②库夏克是一种在乐器伴奏下演唱的民谣,结构短小,旋律较平稳,音域不宽,歌词以 4句为一段,以格律诗为主,内容多诙谐、风趣。③说唱音乐中最为常见的是埃提希西,兼有说唱、对唱和歌舞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歌词常为即兴创作,无韵律,近似口语。
  
  器乐曲  乌孜别克族常用的乐器有都它尔、弹拨尔、热瓦甫、艾捷克、笛子、双管笛、唢呐、扬琴、纳额拉、手鼓等。流行的器乐曲有《加札依力》、《吐然达提》、《阔特》、《缺力阔提》和《伊拉克戈壁》等。器乐曲的演奏形式有独奏或合奏。
  
  木卡姆  乌孜别克族木卡姆是歌、乐、舞连接组成的大型套曲。乌孜别克族有木卡姆共 6套。其名称和顺序是:布祖茹克、纳瓦、都尕、赛尕、热斯特、依拉克。除木卡姆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和结构规模大小不等的套曲。如《巴雅特》、《乌斯满尼亚》、《艾捷木》等。
  
  乌孜别克族音乐与维吾尔族音乐长期互相交流,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风格与特点:①乌孜别克族民歌结构严谨,乐段具有方整性;②常运用起承转合的主句开展手法,在多段体的大歌中有3、4、5个旋律的高潮;③音域宽广,速度徐缓,旋律悠长,因常运用迂回级进、逐步展开的手法,使音乐体现出乌孜别克人含蓄、深沉的性格特征;④乌孜别克民歌多用娺、嬋、婰、庒、慇拍,或混合拍及散板;⑤唱时多用装饰性倚音、颤音、波音等,从而形成乌孜别克族独特的演唱风格。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歌手有那斯如拉·卡力、木依丁·霍加、依沙克江·吐来、穆勋拉合买提·派孜等人。他们善唱民歌和木卡姆,整理、改编了不少的民间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艺术院校培养的乌孜别克族作曲家哈力斯·阿肖洛夫,创作了不少受群众喜爱的音乐作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