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施特劳斯,R.
1)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施特劳斯,R.
2)  Leo Strauss
施特劳斯
1.
On Leo Strauss 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His Doctrine of Esotericism;
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及其隐微论
3)  Johann Strauβ (1804~1849)
施特劳斯,J.
4)  Leo Strauss
列奥·施特劳斯
1.
Leo Strauss - the Godfather of Neoconservatives;
列奥·施特劳斯——美国新保守派之父
2.
Leo Straus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
3.
Natural Right Theory is the core of the Leo Strauss’s philosophy.
自然权利理论是列奥·施特劳斯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5)  the Straussian School
施特劳斯学派
6)  Lévi_Strauss
列维·施特劳斯
1.
As the father of structuralistic esthetics, Lévi_Strauss holds a unique status in the "linguistic turn" of the twentieth_century esthetics thanks to the "neorationalism"-a thinking way which combines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factors created by him while conducting researches on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列维·施特劳斯在神话人类学分析中所建构的“拟语言结构”思想 ,界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语言理论之间 ,又对二者有所补益。
补充资料:施特劳斯,R.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864年 6月11日生于慕尼黑,1949年9月8日卒于巴伐利亚。父亲是慕尼黑歌剧院圆号手。施特劳斯6岁入小学,即开始作曲。10岁入中学,18岁应著名指挥 H.von彪罗邀请任德国迈宁根市乐队助理指挥。此后曾任慕尼黑歌剧院副指挥、魏玛宫廷歌剧院助理指挥,1894年彪罗逝世,由他继任柏林宫廷歌剧院指挥。1919~1924年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1933年底被指定为纳粹德国的音乐总监,1935年辞职,返回故乡专事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时间居瑞士。
  
  施特劳斯的创作受H.柏辽兹、R.瓦格纳、F.李斯特等人影响,大多遵循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和手法;尤以配器效果丰富、乐队规模宏大著称。早期以交响诗为主,除最早的交响幻想曲《自意大利》(1886)外,尚有《麦克白》(1888)、《唐璜》(1889)、《死与净化》(1889)、《梯尔·欧伦施皮格尔有趣的恶作剧》(1895)、《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1896,根据尼采同名哲学著作命名)、《堂吉诃德》(1897)《英雄的一生》(1898)和《家庭交响曲》(1903);后两部带有自传性质。1900年后创作领域转向歌剧,在艺术手法上继承、发展瓦格纳的乐剧,但风格、技法均不乏独创。其歌剧在20世纪上半叶德奥歌剧创作中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不少作品至今仍被上演。他的歌剧特点很不一致。第 1部歌剧《贡特拉姆》(1892~1893)显然带有瓦格纳的特点。第 2部歌剧《火荒》(1901),已显示出个人风格。《莎乐美》(1905)采用英国诗人O.王尔德的同名诗剧谱成。《埃勒克特拉》(1908)由奥地利剧作家H.V.霍夫曼斯塔尔编剧。这两部歌剧均以强烈的曲调、和声表现和交响戏剧性的乐队处理著称,《莎乐美》虽曾遭到非议,但却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玫瑰骑士》(1910)则回复至传统的、平易近人的风格,富于抒情性与诙谐性,是他的歌剧中最常被演出的剧目(见彩图)。此后又作有《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岛上》(1912)、《失去影子的女人》(1918)、《插曲》(1923,自作词,具有自传性质)、《埃及的海伦》(1927)、《阿拉贝拉》(1932)、《沉默的女人》(1934),独幕歌剧《和平的日子》(1936)、《达佛涅》(1937)、《随想曲》(1941)、《达奈的爱情》(1940)。其中《沉默的女人》系由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家S.茨韦格作词,曾遭纳粹禁演。此外,尚作有管弦乐曲《阿尔卑斯山交响曲》(1915)、《日本祝典音乐》(1940),两部圆号协奏曲(1883,1942)和1945年4月战争即将结束时,为23件弦乐器写作的弦乐队曲《变形》。施特劳斯继承H.沃尔夫歌曲创作的特点,强调朗诵性、戏剧性以及歌声与伴奏的高度融合,尤重伴奏的表现作用。他临终前不久(1948)创作了著名的4首管弦乐队伴奏的歌曲:《春天》、《九月》、《沉眠》、《晚霞》。他还作有两部芭蕾剧和许多室内音乐等。他是19世纪末叶以来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乐风和技法标志着19世纪末叶晚期浪漫主义向20世纪"新音乐"的过渡,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