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资料:西亚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年代约从公元前8000至前6000年;铜石并用时代约从前6000至前3100年。在此期间西亚地区社会发展迅速,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农业、金属以及古代文明。在世界考古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考古发现 西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自20世纪初以来,不断在各地有所发现。巴勒斯坦耶利哥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从中石器时代的纳吐夫文化至新石器时代文化各阶段的发展顺序,并表明新石器时代之初,曾有一无陶新石器阶段。与此同时,在两河流域北部的耶莫遗址也发现了无陶和有陶新石器文化及最早的农业村落。从此西亚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此后在西亚各地又相继发现和发掘了多处遗址,其中重要的有:1958~1967年发掘的贝达遗址;1962年发掘的蒙哈塔遗址;1963~1968年发掘的拉马德遗址。在叙利亚,1965年发掘了穆赖拜特遗址和布格拉斯遗址,1972~1973年发掘了阿布胡赖拉遗址。过去认为在安纳托利亚没有新石器时代遗存,1956年起发掘的哈吉拉尔遗址,首次揭示出该地有丰富的无陶及有陶新石器文化;1961年起,发掘了恰塔尔休于遗址,收获甚丰;1962年起,发掘了坎哈桑遗址;1963年则发掘了苏伯德遗址;1964年,又发掘了阿西克里休于遗址,进一步表明安纳托利亚是西亚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在伊朗高原,40~60年代曾发现和发掘了里海以南的带洞、胡图洞和兴都库什山北麓的蛇洞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在扎格罗斯山地,1965年发掘了甘吉达雷遗址,1959~1960年发掘了克尔曼沙阿遗址群,其中主要有阿西阿卜遗址、萨拉卜遗址等,1961~1963年发掘了布斯莫德遗址、阿里库什遗址等,使这个地区无陶至有陶新石器文化的发展线索日渐分明。而1968年以来发掘的雅亚遗址,则加强了对伊朗地区新石器至铜石并用时代的了解。与此同时,对西亚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尤其在两河流域已初步建立了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发展的编年序列。
分期与年代 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前陶新石器文化或无陶新石器文化,约为前8000~前7000年,晚期为有陶新石器文化,约为前7000~前6000年。铜石并用时代可分为早、中、晚3期,分属于前第6千年、前第5千年和前第4千年。这种划分只是一般的概括,各地区间还有较大差别,例如现已知最早的陶器出现于前8000年,而最早的铜器则出现于前7500年。
文化分区 西亚新石器文化和铜石并用文化大致分布在以下5个地区:①黎凡特,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②安纳托利亚,包括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区和塞浦路斯;③美索不达米亚,大约相当于今伊拉克及叙利亚东部;④扎格罗斯山地;⑤伊朗高原。
黎凡特 这一地区是西亚新石器文化发展最早也最充分的地区,南部的耶利哥和北部的穆赖拜特为主要遗址。耶利哥的新石器文化从中石器时代的纳吐夫文化发展而来。耶利哥的主要堆积为前陶新石器文化,又可分为A、B两阶段。耶利哥在前陶新石器 A阶段已出现农业,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及无花果,但尚无家畜;已形成定居村落,有城堡和城墙,墙外有约8米宽、2米多深的壕沟,为世界已知最早的同类建筑。有人认为耶利哥已是有围墙的城镇。至前陶新石器 B阶段,耶利哥的作物品种增多,小麦有两个品种,还增加了豌豆、野豌豆、燕麦等,并出现了确定的家畜山羊。在耶利哥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前陶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尚有多处发现,其中重要的有贝达、法拉赫、拉马德、蒙哈塔等,这些地方都有前陶新石器A、B两段的遗存。前6000年以后,巴勒斯坦等地的文化可能因干旱而迅速衰落,有陶新石器文化的发展水平大不如前。安纳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遂成为当时西亚文化发展的中心。
在穆赖拜特遗址前陶新石器的地层中,发现5件迄今所知最早的陶器,其年代约在前第8千年,但这些陶器过于粗糙,烧得不透,气孔犹存,不能盛水,还不能代替木石制作的容器。与此同时,在穆赖拜特也没有发现农耕及饲养家畜的迹象,整个前陶新石器阶段始终以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为主。在穆赖拜特附近,沿幼发拉底河岸,尚有阿布胡赖拉和布格拉斯两个重要遗址,阿布胡赖拉遗址是迄今所知叙利亚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占地15公顷,文化层厚约5米。此外,土耳其埃尔加尼附近的恰约尼遗址亦很重要,该遗址面积达250米×150米,在前陶新石器文化的早期尚无人工培植作物,晚期则有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的栽培,绵羊、山羊、猪亦成为家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还发现用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钻孔珠、方形的扩孔锥、直的和弯的别针等,别针针尖经过打磨。这是世界迄今所知的最早铜器,年代在前7500年左右,它的产生可能和恰约尼距著名铜矿产地埃尔加尼较近有关。
安纳托利亚 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从中石器阶段的贝尔狄比文化(见西亚中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遗址主要有哈吉拉尔、恰塔尔休于、基罗基蒂亚及梅尔辛等。安纳托利亚无陶新石器文化的年代约在前7000年左右,但在塞浦路斯则较晚,约在前6000年左右。此时已产生最初的农耕和畜牧,家畜有猪、绵羊、山羊。石器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奇里乞亚产的黑曜石,在阿西克里休于遗址所见石器中,黑曜石占大多数,苏伯德遗址的黑曜石则达全部石料的90%。在建筑方面,哈吉拉尔遗址、坎哈桑遗址的房屋形制,不仅直接为日后的有陶新石器文化所继承,且影响及于小亚西部直至希腊半岛的新石器文化(见奥察基遗址)。但此地建筑方面最突出的创造则应属基罗基蒂亚遗址的圆形房屋。安纳托利亚的有陶新石器文化和铜石并用文化遗址以恰塔尔休于及梅尔辛为代表。恰塔尔休于的有陶新石器文化年代约在前7100~前6300年,有人估计当时这里已是城市;在前6000~前5800年,则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该遗址在整个南部安纳托利亚皆有重大影响,它控制着邻近地方的粮食供应及黑曜石的交换,并且是各地所需黑曜石的生产与加工中心。其城镇建设已较具规模,外有土墙环绕,房屋用土坯筑墙,并有专门用作神坛的房屋。至前5400年左右,该地的文化突告终止。此后典型的铜石并用时代遗址以梅尔辛遗址为代表,该遗址铜石并用时代的早期年代约为前5200~前4800年,由此至前4000年左右属中晚期。但在铜石并用时代中晚期,安纳托利亚的重要地位已为美索不达米亚所取代。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乌姆达巴吉耶文化,年代属前第6千年初,已处于有陶新石器阶段。这一文化已种植农作物,但狩猎仍占重要地位。该文化之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主要为哈苏纳文化 (前第6千年后半叶)和萨迈拉文化(前第6千年至前第5千年)。前者主要分布于底格里斯河两岸的摩苏尔地区,后者则分布于底格里斯河支流小扎卜河沿岸。据目前研究,哈苏纳文化与乌姆达巴吉耶文化无继承关系。萨迈拉文化的来源则缺乏系统材料。哈苏纳文化以刻纹彩陶为特征,其主要遗址哈苏纳已是定居的农业村落。萨迈拉文化则以精美的彩陶著名,早期阶段(前5500~前5300)已组成灌溉农业村落;中期阶段(前5300~前4800)彩陶达于全盛,已出现神庙建筑,陶制印章的出现可能反映了私有制的萌芽;至后期阶段(前4800~前4000)趋于衰落,许多遗址被废弃。
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铜石并用时代文化以哈拉夫文化为代表,主要分布于伊拉克、叙利亚北部和土耳其的东南部山区,年代从前第6千年末至前第5千年。这一文化也有精美的彩陶,器壁甚薄,经过高温焙烧,具有近似瓷器的光泽,技艺之精为两河流域手制陶器之冠。铜器有铜针等物。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还从事狩猎。但在前4400~前4300年间,哈拉夫文化亦告衰落,南部美索不达米亚遂成为西亚最先进的地区,该地区经过欧贝德文化(约前4300~前3500)和乌鲁克文化(约前3500~前3100)两大阶段,完成了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发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见苏美尔-阿卡得时代考古)。
扎格罗斯山地和伊朗高原 这两大地区地域广大,各地的考古学文化也十分复杂。这里各地也都先后经历了无陶新石器文化经有陶新石器文化向铜石并用时代文化的发展。扎格罗斯山区北部的耶莫遗址、南部的阿里库什遗址以及伊朗高原的雅亚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内涵,都明确地证明了这一点。
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东北部,其无陶新石器阶段的年代约为前6750~前6100年,有陶阶段为前6100~前5800年,较黎凡特地区略晚。这里在无陶阶段已组成农业村落,种植小麦和大麦,驯养家畜,并用沥青把石片粘牢在木杆上做成镰刀。至有陶阶段出现彩陶。类似耶莫这样发展的扎格罗斯山地遗址,还有甘吉达雷和古兰。阿里库什遗址的无陶阶段,年代约为前7000~前6000年,已有农业、畜牧和土坯房屋。约在前6000~前5700年属于有陶阶段,开始有彩陶。出现了石基砖房,山羊、绵羊的饲养有很大发展,农业却相对倒退。雅亚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从前第5千年中期至前3800年,已属有陶阶段,驯养牛、绵羊、山羊,培植多种农作物,出现了用土坯建筑的方形小仓库。前3660年已开始出现青铜器,同时彩陶亦开始出现。至前第4千年末,产生了原始的埃兰文字,表明伊朗高原进入文明阶段。
参考书目
I.E.S.Edwards and others, eds.,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3rd edition, vol.I, part I, The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70.
J.Mellaart, The Neolithic of the Near East,Thames and Hudson,London,1975.
考古发现 西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自20世纪初以来,不断在各地有所发现。巴勒斯坦耶利哥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从中石器时代的纳吐夫文化至新石器时代文化各阶段的发展顺序,并表明新石器时代之初,曾有一无陶新石器阶段。与此同时,在两河流域北部的耶莫遗址也发现了无陶和有陶新石器文化及最早的农业村落。从此西亚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此后在西亚各地又相继发现和发掘了多处遗址,其中重要的有:1958~1967年发掘的贝达遗址;1962年发掘的蒙哈塔遗址;1963~1968年发掘的拉马德遗址。在叙利亚,1965年发掘了穆赖拜特遗址和布格拉斯遗址,1972~1973年发掘了阿布胡赖拉遗址。过去认为在安纳托利亚没有新石器时代遗存,1956年起发掘的哈吉拉尔遗址,首次揭示出该地有丰富的无陶及有陶新石器文化;1961年起,发掘了恰塔尔休于遗址,收获甚丰;1962年起,发掘了坎哈桑遗址;1963年则发掘了苏伯德遗址;1964年,又发掘了阿西克里休于遗址,进一步表明安纳托利亚是西亚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在伊朗高原,40~60年代曾发现和发掘了里海以南的带洞、胡图洞和兴都库什山北麓的蛇洞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在扎格罗斯山地,1965年发掘了甘吉达雷遗址,1959~1960年发掘了克尔曼沙阿遗址群,其中主要有阿西阿卜遗址、萨拉卜遗址等,1961~1963年发掘了布斯莫德遗址、阿里库什遗址等,使这个地区无陶至有陶新石器文化的发展线索日渐分明。而1968年以来发掘的雅亚遗址,则加强了对伊朗地区新石器至铜石并用时代的了解。与此同时,对西亚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尤其在两河流域已初步建立了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发展的编年序列。
分期与年代 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前陶新石器文化或无陶新石器文化,约为前8000~前7000年,晚期为有陶新石器文化,约为前7000~前6000年。铜石并用时代可分为早、中、晚3期,分属于前第6千年、前第5千年和前第4千年。这种划分只是一般的概括,各地区间还有较大差别,例如现已知最早的陶器出现于前8000年,而最早的铜器则出现于前7500年。
文化分区 西亚新石器文化和铜石并用文化大致分布在以下5个地区:①黎凡特,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②安纳托利亚,包括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区和塞浦路斯;③美索不达米亚,大约相当于今伊拉克及叙利亚东部;④扎格罗斯山地;⑤伊朗高原。
黎凡特 这一地区是西亚新石器文化发展最早也最充分的地区,南部的耶利哥和北部的穆赖拜特为主要遗址。耶利哥的新石器文化从中石器时代的纳吐夫文化发展而来。耶利哥的主要堆积为前陶新石器文化,又可分为A、B两阶段。耶利哥在前陶新石器 A阶段已出现农业,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及无花果,但尚无家畜;已形成定居村落,有城堡和城墙,墙外有约8米宽、2米多深的壕沟,为世界已知最早的同类建筑。有人认为耶利哥已是有围墙的城镇。至前陶新石器 B阶段,耶利哥的作物品种增多,小麦有两个品种,还增加了豌豆、野豌豆、燕麦等,并出现了确定的家畜山羊。在耶利哥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前陶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尚有多处发现,其中重要的有贝达、法拉赫、拉马德、蒙哈塔等,这些地方都有前陶新石器A、B两段的遗存。前6000年以后,巴勒斯坦等地的文化可能因干旱而迅速衰落,有陶新石器文化的发展水平大不如前。安纳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遂成为当时西亚文化发展的中心。
在穆赖拜特遗址前陶新石器的地层中,发现5件迄今所知最早的陶器,其年代约在前第8千年,但这些陶器过于粗糙,烧得不透,气孔犹存,不能盛水,还不能代替木石制作的容器。与此同时,在穆赖拜特也没有发现农耕及饲养家畜的迹象,整个前陶新石器阶段始终以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为主。在穆赖拜特附近,沿幼发拉底河岸,尚有阿布胡赖拉和布格拉斯两个重要遗址,阿布胡赖拉遗址是迄今所知叙利亚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占地15公顷,文化层厚约5米。此外,土耳其埃尔加尼附近的恰约尼遗址亦很重要,该遗址面积达250米×150米,在前陶新石器文化的早期尚无人工培植作物,晚期则有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的栽培,绵羊、山羊、猪亦成为家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还发现用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钻孔珠、方形的扩孔锥、直的和弯的别针等,别针针尖经过打磨。这是世界迄今所知的最早铜器,年代在前7500年左右,它的产生可能和恰约尼距著名铜矿产地埃尔加尼较近有关。
安纳托利亚 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从中石器阶段的贝尔狄比文化(见西亚中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遗址主要有哈吉拉尔、恰塔尔休于、基罗基蒂亚及梅尔辛等。安纳托利亚无陶新石器文化的年代约在前7000年左右,但在塞浦路斯则较晚,约在前6000年左右。此时已产生最初的农耕和畜牧,家畜有猪、绵羊、山羊。石器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奇里乞亚产的黑曜石,在阿西克里休于遗址所见石器中,黑曜石占大多数,苏伯德遗址的黑曜石则达全部石料的90%。在建筑方面,哈吉拉尔遗址、坎哈桑遗址的房屋形制,不仅直接为日后的有陶新石器文化所继承,且影响及于小亚西部直至希腊半岛的新石器文化(见奥察基遗址)。但此地建筑方面最突出的创造则应属基罗基蒂亚遗址的圆形房屋。安纳托利亚的有陶新石器文化和铜石并用文化遗址以恰塔尔休于及梅尔辛为代表。恰塔尔休于的有陶新石器文化年代约在前7100~前6300年,有人估计当时这里已是城市;在前6000~前5800年,则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该遗址在整个南部安纳托利亚皆有重大影响,它控制着邻近地方的粮食供应及黑曜石的交换,并且是各地所需黑曜石的生产与加工中心。其城镇建设已较具规模,外有土墙环绕,房屋用土坯筑墙,并有专门用作神坛的房屋。至前5400年左右,该地的文化突告终止。此后典型的铜石并用时代遗址以梅尔辛遗址为代表,该遗址铜石并用时代的早期年代约为前5200~前4800年,由此至前4000年左右属中晚期。但在铜石并用时代中晚期,安纳托利亚的重要地位已为美索不达米亚所取代。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乌姆达巴吉耶文化,年代属前第6千年初,已处于有陶新石器阶段。这一文化已种植农作物,但狩猎仍占重要地位。该文化之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主要为哈苏纳文化 (前第6千年后半叶)和萨迈拉文化(前第6千年至前第5千年)。前者主要分布于底格里斯河两岸的摩苏尔地区,后者则分布于底格里斯河支流小扎卜河沿岸。据目前研究,哈苏纳文化与乌姆达巴吉耶文化无继承关系。萨迈拉文化的来源则缺乏系统材料。哈苏纳文化以刻纹彩陶为特征,其主要遗址哈苏纳已是定居的农业村落。萨迈拉文化则以精美的彩陶著名,早期阶段(前5500~前5300)已组成灌溉农业村落;中期阶段(前5300~前4800)彩陶达于全盛,已出现神庙建筑,陶制印章的出现可能反映了私有制的萌芽;至后期阶段(前4800~前4000)趋于衰落,许多遗址被废弃。
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铜石并用时代文化以哈拉夫文化为代表,主要分布于伊拉克、叙利亚北部和土耳其的东南部山区,年代从前第6千年末至前第5千年。这一文化也有精美的彩陶,器壁甚薄,经过高温焙烧,具有近似瓷器的光泽,技艺之精为两河流域手制陶器之冠。铜器有铜针等物。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还从事狩猎。但在前4400~前4300年间,哈拉夫文化亦告衰落,南部美索不达米亚遂成为西亚最先进的地区,该地区经过欧贝德文化(约前4300~前3500)和乌鲁克文化(约前3500~前3100)两大阶段,完成了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发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见苏美尔-阿卡得时代考古)。
扎格罗斯山地和伊朗高原 这两大地区地域广大,各地的考古学文化也十分复杂。这里各地也都先后经历了无陶新石器文化经有陶新石器文化向铜石并用时代文化的发展。扎格罗斯山区北部的耶莫遗址、南部的阿里库什遗址以及伊朗高原的雅亚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内涵,都明确地证明了这一点。
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东北部,其无陶新石器阶段的年代约为前6750~前6100年,有陶阶段为前6100~前5800年,较黎凡特地区略晚。这里在无陶阶段已组成农业村落,种植小麦和大麦,驯养家畜,并用沥青把石片粘牢在木杆上做成镰刀。至有陶阶段出现彩陶。类似耶莫这样发展的扎格罗斯山地遗址,还有甘吉达雷和古兰。阿里库什遗址的无陶阶段,年代约为前7000~前6000年,已有农业、畜牧和土坯房屋。约在前6000~前5700年属于有陶阶段,开始有彩陶。出现了石基砖房,山羊、绵羊的饲养有很大发展,农业却相对倒退。雅亚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从前第5千年中期至前3800年,已属有陶阶段,驯养牛、绵羊、山羊,培植多种农作物,出现了用土坯建筑的方形小仓库。前3660年已开始出现青铜器,同时彩陶亦开始出现。至前第4千年末,产生了原始的埃兰文字,表明伊朗高原进入文明阶段。
参考书目
I.E.S.Edwards and others, eds.,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3rd edition, vol.I, part I, The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70.
J.Mellaart, The Neolithic of the Near East,Thames and Hudson,London,197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