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ohn Milton (1608~1674)
弥尔顿,J.
2) Milton
[英]['miltən] [美]['mɪltən]
弥尔顿
1.
On defects of Milton s press freedom;
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局限性剖析
2.
Literary Features of Milton s Paradise Lost;
弥尔顿《失乐园》的文学特征
3) john milton
弥尔顿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ighting of LU Xun and John Milton;
不屈的斗士 正义的歌者——鲁迅和约翰·弥尔顿战斗精神的对比
2.
Sadness over the Undying Heart: An Analysis of Su Shi and John Milton's Eulogies
哀莫大于心不死——浅析苏轼与弥尔顿的悼亡诗
3.
On the Image of Satan in John Milton's Paradise Lost and the Theme of Long Poem
论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但形象及长诗主题
5) John Dalton (1766~1844)
道尔顿,J.
6) John Milton
约翰·弥尔顿
1.
On the Theme of John Milton s Paradise Lost-Humanism;
论约翰·弥尔顿《失乐园》的主题—人文主义
2.
Ambivalence in the Image of Satan in John Milton s Paradise Lost;
约翰·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矛盾性
补充资料:弥尔顿,J.
英国诗人。
生平 1608年12月9日生于伦敦,1674年11月8日卒于伦敦。父亲是伦敦公证人,收入颇丰,有文学修养,擅长音乐,至今还遗存所作乐曲数篇。父亲少时因不信天主教而信奉新教,致被逐出家门,遂往伦敦自立门户。弥尔顿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自小就爱读书。1620年左右进入圣保罗学校,刻苦攻读,尤其喜爱文学。1625年16岁时入剑桥大学,开始用拉丁文和英文写诗。1632年取得硕士学位。原要他担任教会牧师,但因当时英国国教日益转向反动的天主教,他未同意。在他父亲的霍顿别墅里进修6年,准备写一部荷马式史诗,以流传后世。他曾说:"我要创作一首伟大的诗篇,那不应是一般粗鄙的恋爱诗人或江湖上舞文弄墨之辈,在酒酣耳热之余所写的狂言乱语。"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我坚决相信:一个人要想在日后写出颂扬人物的好诗而能如愿以偿的话,自己就得先是一首真正的好诗,换言之,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东西缀合成的艺术品或图案。"这期间他曾写过一些成熟的短诗,如《科玛斯》(1634)和《利西达斯》(1637)等篇。
1638年前往当时欧洲文化中心的意大利旅行,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欢迎和赏识,并与当时处于天主教囚禁中的伽利略会晤。翌年得知英国革命即将爆发,便终止计划中的希腊之行,仓卒返国。他说:"国内同胞今天正为自由而战,我不该这样悠哉游哉,逍遥国外!"
1641年,他参加宗教论战,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边,主张取消主教制,写了《反对教会管理的主教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他连续发表5本小册子,对保皇党和英国国教给予有力打击。1643年后,可能由于和妻子玛丽·鲍威尔不和,发表关于自由离婚的小册子,受到保皇党和长老派的攻击。1644年又为争取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发表重要的《论出版自由》的小册子。
1649年,查理一世和国会斗争彻底失败,革命阵营中的独立派将国王处死,成立共和国,全欧洲为之震动。弥尔顿为提高革命人民的信心,在处死国王后两周,发表题为《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的论文。克伦威尔的革命政府从这篇反对王权的文章及反对主教制等文章,发现弥尔顿是一名忠勇的革命战士,便在1649年2月邀他参加革命政府,担任国务院拉丁文秘书职务。在任职期间,弥尔顿为政府做了许多重要的宣传工作。当时英国曾广泛流传《国王书》,表白查理在世时如何虔诚、和蔼,爱民如子,以动摇民心。弥尔顿在政府指示下,写《偶像破坏者》一文加以反击。查理一世的儿子(即后来的查理二世)流放在国外,请欧洲著名的学者撒尔梅夏用拉丁文写《为查理一世声辩》的小册子,向欧洲各国控诉英国的"弑君者",企图在国际上威胁与孤立英国共和政府。1650年,弥尔顿也用拉丁文写《为英国人民声辩》加以驳斥,但因劳累过度,从此双目失明(1652)。1654年又发表《再为英国人民声辩》。
克伦威尔死后,革命势力日渐消沉。国内的资产阶级和流亡国外的查理二世已在进行和解谈判。但在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前,弥尔顿还发表了小册子《建立共和国的简易办法》。这表明他是绝不妥协的民主革命派。两个月后,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王朝复辟。1660年5月,作为"弑君者"的辩护人,弥尔顿被捕入狱,但旋即释放。有人说是在共和国时代曾得到弥尔顿援救的达夫南感恩图报,给他以庇护;又有人说是诗人马韦尔暗中搭救了他;还有人认为是由于复辟王朝认为一个失明的文人已不足为患而放过了他。
弥尔顿从此深居简出,专心写诗。这是他青年时期的抱负,因从事革命而被搁置20年。他想写的长诗的主题、思想与感情与青年时期所设想的已完全不同。这时他双目失明,写作困难很多,在几个女儿和一些青年的帮助下,完成了 3首长诗:《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
作品 弥尔顿的创作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早期:短诗;中期:散文;晚期:长诗。
1.短诗──早期的作品中包括一些用拉丁文、希腊文和意大利文写的诗。在从事政治工作的20年间,他仅留下17首十四行诗。短诗中最著名的有优美的姊妹篇《快乐的人》(1632)与《幽思的人》(1632)。在《快乐的人》里,他歌颂田野景色、农民的劳动与欢娱的生活,以及富贵荣华、歌舞升平的都市景象。在《幽思的人》里,他写月色朦胧,轻云荡漾,林中夜莺,远处钟声;深夜则仰观天象或诵读诗书,清晨则漫游苍松之林,俯听流水之音。《科玛斯》是一出假面剧,弥尔顿加重了它的对话的份量,因而加强了这一剧种的严肃性。这出戏歌颂能抵制诱惑的高尚情操。《利西达斯》一诗是严肃的生命之歌,为悼念同学爱德华·金而作,有物伤其类之感。这首诗思想变化复杂,自伤的感情时发时抑,语音速度也忽缓忽急,却能浑然一体,以诗人宁静的心情作结。有人认为《利西达斯》是英国最伟大的短诗。他的短诗中共有23首十四行诗,其中前6首(内有5首用意大利文写成)为少年时期的作品,其余17首均为中年革命时期偶成之作。内容包括对革命人物的赞颂,对友好故旧的酬答,或为个人情怀的抒发,感情真挚,文字朴实,形式完美。
2.散文──弥尔顿的散文都是他年富力强时的作品。1644年发表的《论教育》一文,主张把学生训练成为聪明、有教养而又肯负责任的公民与领导。因而要求他们学习古典文学,而以《圣经》与基督教为指导原则。在《论出版自由》中,他认为只有通过自由讨论,人类才能赢得真理的胜利。在国会与王党斗争中,国会中的长老派取得胜利,便想统治国人的信仰与思想。弥尔顿警告长老派不要压迫其他革命者。文章论点鲜明,论证有力,言词激烈,读来仍可感到他当年的革命激情,是弥尔顿散文中的不朽之作。《国王与官吏的职权》(1649)一文解释了国家权力的来源。他认为君权来自人民,不是神授;君主滥用权力时,人民当然有权予以收回,甚至有权处死残暴的君主。《偶像破坏者》(1649)一文是反击查理一世的牧师发表的《国王书》而写,《为英国人民声辩》是驳斥撒尔梅夏的《为查理一世声辩》而写。在法律辩论方面,弥尔顿虽不曾给撒尔梅夏以有力打击,但对后者的文人无行方面却作了无情的揭露,遂使撒尔梅夏一时不敢再行申辩。
弥尔顿的《再为英国人民声辩》(1654)是一篇向欧洲大陆的声明,有力地歌颂了共和国领袖克伦威尔的成就,但也勇敢地警告克伦威尔不要行使个人独裁。《建立共和国的简易办法》(1660)是弥尔顿最后一篇政论,主要内容是坚决反对王朝复辟。他认为人民把幸福与安全交给独裁的国王就是疯子、傻瓜。应该把政权放在全国最高议会,其成员由绅士提名,选举产生,并授以终身职务。这种见解虽不高明,但明知国王即将复辟,共和国大势已去,还坚定反对国王,这表明他的勇敢和坚定。
弥尔顿的散文,就数量言,约为他的诗篇的4倍,富有特色,表现了弥尔顿青年时代的理想。而在以后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与《力士参孙》中,则反映了他的理想的破灭,同时也反映了他的饱经考验的信仰与无所畏惧的刚强意志。
3.长诗──晚年有 3部长诗:
(1)《失乐园》。革命失败后,弥尔顿放弃了写作一首英国史诗的计划,因那是在英国革命将会取得胜利的条件下的设想。他从《圣经》中选用最重要的题材:人类是如何失去上帝的恩宠而堕落的。失乐园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他对这一题材作了生动而有独创性的处理。
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撒旦的形象还保留着原有的那种宏伟气势。这是世界文学史上刻划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撒旦是超人,具有权威、勇气、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这种形象只有在英雄史诗里才能够找到。但弥尔顿在撒旦身上又加上了作威作福的骄矜与妄图争得最高权力的野心。他在塑造这种性格时,夹叙夹议,或借用英雄人物以及各种凶猛野兽作比喻,有时也通过戏剧性的独白,使读者自然地联想到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查三世、伊阿古、爱德蒙、麦克白等。
撒旦对人类始祖的欺骗终于得逞,亚当和夏娃果然中计,吃了上帝的禁果,被逐出乐园,但撒旦破坏上帝的目的终究不能达到。因为上帝之子有一天会来到人间,拯救亚当的子孙。而另一方面,亚当和夏娃被天使赶出乐园的情景,仍然是凄凉的。天使给他们描绘的历史前景并不能鼓舞他们。原是乐园的主人公,如今落得到处漂流,要在罪恶、悲惨、死亡的路上讨生活。这种描绘充满了讽刺;虽然弥尔顿并未离开他所取材的神话的情节,但却清楚地暴露出革命的失败遗留在他心中的阴影。
作为文学家,弥尔顿总是骄傲而又谦卑地把自己和古人(尤其是荷马)联系起来。他还在这首长诗的前言中强调无韵体形式。他所创造的节奏与声响确实是卓越的成就之一。他的长句和诗段的奔流和莎士比亚的对话式无韵体不同。对话式无韵体常是长短错落,而弥尔顿的节奏则如长江大河奔腾澎湃。它在不同情节中,也变化多端,并不单调。弥尔顿的节奏与声响模式和他的思想意境的模式总是紧密结合,互为补充。
(2)《复乐园》。在《失乐园》(9卷)里,弥尔顿提到忍耐和英勇牺牲要比火线上战斗更为高尚。这样的刚强意志就是《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的主题。《复乐园》是《失乐园》的自然继续,它写耶稣──第二个亚当──来到人间,为人类赎罪。诗人并未处理十字架死刑的情节,而是表现耶稣如何拒绝撒旦的各种诱惑,从而证明耶稣有应付任何考验的能力。只要他具备完整的人格和顺从神意的决心,便可以对一切魔难无所畏惧。一般批评家感到这首诗缺少激情,但它却表现出弥尔顿虔诚的信仰、坚定的意志和敢于作英勇牺牲的精神。
(3) 《力士参孙》。有些读者认为这是弥尔顿长诗中最有力量、最令人满意的作品。这是以希腊悲剧为典范的伟大的英国诗剧。剧中在来人报告参孙的悲壮结局之前,所有的对话都是心理分析,是参孙心理所经历的整个过程。他想到双目失明,倍受凌辱,和奴隶一起劳动的痛苦。这些经历使参孙变得谦虚,使他恢复信心,因而有可能成为神所选定的自我牺牲的英勇战士。这出戏之所以有力量而感人至深,也因为弥尔顿的身世和参孙的相似。他也是双目失明,和全国奴隶们在复辟王朝的压迫之下生存。但是弥尔顿表现了参孙的磨练与克制。剧中一切情节并没有超出圣经故事的范围。《力士参孙》是弥尔顿一生中最后的作品,它也成为诗人的最后见证。他像参孙那样终于克服了失望,或把失望升华为3篇长诗的完成。这些诗不再单纯地表示革命的信念,而是对神的引领的祈求,对个人灵魂的重视和对人类终于复兴的信念。
在英国诗人中,弥尔顿的地位常排在莎士比亚之后,而在所有其他诗人之前。艾迪生在《旁观者》报发表文章评论《失乐园》之前,弥尔顿的地位已经确定。艾迪生的文章则把弥尔顿的名声又扩大到欧洲大陆上。弥尔顿对18世纪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19世纪,批评界对弥尔顿的看法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是唯撒旦论的误解;他们把弥尔顿看成像他们一样的叛逆者。他们的态度可用布莱克说过的一句话概括:"弥尔顿属于恶魔派而不自觉。"这样,实质上恶魔就变成《失乐园》一诗的真正主角了。另一派评论家也把重点放在这首叙事诗上,但他们把弥尔顿的思想、道德、信仰当做已成过去的原教旨主义(即一切教义应根据圣经的记载)加以摒弃,只欣赏诗中风琴式的语言。
到维多利亚时期,诗人的影响日益衰退。20世纪初,庞德和艾略特等人强烈反对弥尔顿。但到40、50年代后,对弥尔顿的批评态度有了转变,人们写了不少著作研究他的思想与信仰,对他进行了新的、细致的分析与评价。
现代评论家蒂里亚特认为,应当这样认识弥尔顿的写诗过程,即他是从广泛的经验中抽出某些基本的、简单的概念作为他的诗和散文的主导思想,表明人类是自由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的,而且都有向善的直觉;然而同时他们也受贪图安逸的坏思想的驱使,不能很好地发挥原有的善良本性。人类的感情冲动时常排斥他们的理智,从而使他们变成激情与冲动的奴隶。然而人类的自制与自强的思想是永远存在的。这些观念就是弥尔顿的所有作品的主题。
参考书目
E. M. W.Tillyard, Milton, ondon,1956.
David Daiches, Milton, 1957.
Douglas
Bush,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Earlier 17th Century, Oxford, 1962.
生平 1608年12月9日生于伦敦,1674年11月8日卒于伦敦。父亲是伦敦公证人,收入颇丰,有文学修养,擅长音乐,至今还遗存所作乐曲数篇。父亲少时因不信天主教而信奉新教,致被逐出家门,遂往伦敦自立门户。弥尔顿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自小就爱读书。1620年左右进入圣保罗学校,刻苦攻读,尤其喜爱文学。1625年16岁时入剑桥大学,开始用拉丁文和英文写诗。1632年取得硕士学位。原要他担任教会牧师,但因当时英国国教日益转向反动的天主教,他未同意。在他父亲的霍顿别墅里进修6年,准备写一部荷马式史诗,以流传后世。他曾说:"我要创作一首伟大的诗篇,那不应是一般粗鄙的恋爱诗人或江湖上舞文弄墨之辈,在酒酣耳热之余所写的狂言乱语。"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我坚决相信:一个人要想在日后写出颂扬人物的好诗而能如愿以偿的话,自己就得先是一首真正的好诗,换言之,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东西缀合成的艺术品或图案。"这期间他曾写过一些成熟的短诗,如《科玛斯》(1634)和《利西达斯》(1637)等篇。
1638年前往当时欧洲文化中心的意大利旅行,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欢迎和赏识,并与当时处于天主教囚禁中的伽利略会晤。翌年得知英国革命即将爆发,便终止计划中的希腊之行,仓卒返国。他说:"国内同胞今天正为自由而战,我不该这样悠哉游哉,逍遥国外!"
1641年,他参加宗教论战,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边,主张取消主教制,写了《反对教会管理的主教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他连续发表5本小册子,对保皇党和英国国教给予有力打击。1643年后,可能由于和妻子玛丽·鲍威尔不和,发表关于自由离婚的小册子,受到保皇党和长老派的攻击。1644年又为争取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发表重要的《论出版自由》的小册子。
1649年,查理一世和国会斗争彻底失败,革命阵营中的独立派将国王处死,成立共和国,全欧洲为之震动。弥尔顿为提高革命人民的信心,在处死国王后两周,发表题为《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的论文。克伦威尔的革命政府从这篇反对王权的文章及反对主教制等文章,发现弥尔顿是一名忠勇的革命战士,便在1649年2月邀他参加革命政府,担任国务院拉丁文秘书职务。在任职期间,弥尔顿为政府做了许多重要的宣传工作。当时英国曾广泛流传《国王书》,表白查理在世时如何虔诚、和蔼,爱民如子,以动摇民心。弥尔顿在政府指示下,写《偶像破坏者》一文加以反击。查理一世的儿子(即后来的查理二世)流放在国外,请欧洲著名的学者撒尔梅夏用拉丁文写《为查理一世声辩》的小册子,向欧洲各国控诉英国的"弑君者",企图在国际上威胁与孤立英国共和政府。1650年,弥尔顿也用拉丁文写《为英国人民声辩》加以驳斥,但因劳累过度,从此双目失明(1652)。1654年又发表《再为英国人民声辩》。
克伦威尔死后,革命势力日渐消沉。国内的资产阶级和流亡国外的查理二世已在进行和解谈判。但在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前,弥尔顿还发表了小册子《建立共和国的简易办法》。这表明他是绝不妥协的民主革命派。两个月后,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王朝复辟。1660年5月,作为"弑君者"的辩护人,弥尔顿被捕入狱,但旋即释放。有人说是在共和国时代曾得到弥尔顿援救的达夫南感恩图报,给他以庇护;又有人说是诗人马韦尔暗中搭救了他;还有人认为是由于复辟王朝认为一个失明的文人已不足为患而放过了他。
弥尔顿从此深居简出,专心写诗。这是他青年时期的抱负,因从事革命而被搁置20年。他想写的长诗的主题、思想与感情与青年时期所设想的已完全不同。这时他双目失明,写作困难很多,在几个女儿和一些青年的帮助下,完成了 3首长诗:《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
作品 弥尔顿的创作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早期:短诗;中期:散文;晚期:长诗。
1.短诗──早期的作品中包括一些用拉丁文、希腊文和意大利文写的诗。在从事政治工作的20年间,他仅留下17首十四行诗。短诗中最著名的有优美的姊妹篇《快乐的人》(1632)与《幽思的人》(1632)。在《快乐的人》里,他歌颂田野景色、农民的劳动与欢娱的生活,以及富贵荣华、歌舞升平的都市景象。在《幽思的人》里,他写月色朦胧,轻云荡漾,林中夜莺,远处钟声;深夜则仰观天象或诵读诗书,清晨则漫游苍松之林,俯听流水之音。《科玛斯》是一出假面剧,弥尔顿加重了它的对话的份量,因而加强了这一剧种的严肃性。这出戏歌颂能抵制诱惑的高尚情操。《利西达斯》一诗是严肃的生命之歌,为悼念同学爱德华·金而作,有物伤其类之感。这首诗思想变化复杂,自伤的感情时发时抑,语音速度也忽缓忽急,却能浑然一体,以诗人宁静的心情作结。有人认为《利西达斯》是英国最伟大的短诗。他的短诗中共有23首十四行诗,其中前6首(内有5首用意大利文写成)为少年时期的作品,其余17首均为中年革命时期偶成之作。内容包括对革命人物的赞颂,对友好故旧的酬答,或为个人情怀的抒发,感情真挚,文字朴实,形式完美。
2.散文──弥尔顿的散文都是他年富力强时的作品。1644年发表的《论教育》一文,主张把学生训练成为聪明、有教养而又肯负责任的公民与领导。因而要求他们学习古典文学,而以《圣经》与基督教为指导原则。在《论出版自由》中,他认为只有通过自由讨论,人类才能赢得真理的胜利。在国会与王党斗争中,国会中的长老派取得胜利,便想统治国人的信仰与思想。弥尔顿警告长老派不要压迫其他革命者。文章论点鲜明,论证有力,言词激烈,读来仍可感到他当年的革命激情,是弥尔顿散文中的不朽之作。《国王与官吏的职权》(1649)一文解释了国家权力的来源。他认为君权来自人民,不是神授;君主滥用权力时,人民当然有权予以收回,甚至有权处死残暴的君主。《偶像破坏者》(1649)一文是反击查理一世的牧师发表的《国王书》而写,《为英国人民声辩》是驳斥撒尔梅夏的《为查理一世声辩》而写。在法律辩论方面,弥尔顿虽不曾给撒尔梅夏以有力打击,但对后者的文人无行方面却作了无情的揭露,遂使撒尔梅夏一时不敢再行申辩。
弥尔顿的《再为英国人民声辩》(1654)是一篇向欧洲大陆的声明,有力地歌颂了共和国领袖克伦威尔的成就,但也勇敢地警告克伦威尔不要行使个人独裁。《建立共和国的简易办法》(1660)是弥尔顿最后一篇政论,主要内容是坚决反对王朝复辟。他认为人民把幸福与安全交给独裁的国王就是疯子、傻瓜。应该把政权放在全国最高议会,其成员由绅士提名,选举产生,并授以终身职务。这种见解虽不高明,但明知国王即将复辟,共和国大势已去,还坚定反对国王,这表明他的勇敢和坚定。
弥尔顿的散文,就数量言,约为他的诗篇的4倍,富有特色,表现了弥尔顿青年时代的理想。而在以后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与《力士参孙》中,则反映了他的理想的破灭,同时也反映了他的饱经考验的信仰与无所畏惧的刚强意志。
3.长诗──晚年有 3部长诗:
(1)《失乐园》。革命失败后,弥尔顿放弃了写作一首英国史诗的计划,因那是在英国革命将会取得胜利的条件下的设想。他从《圣经》中选用最重要的题材:人类是如何失去上帝的恩宠而堕落的。失乐园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他对这一题材作了生动而有独创性的处理。
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撒旦的形象还保留着原有的那种宏伟气势。这是世界文学史上刻划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撒旦是超人,具有权威、勇气、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这种形象只有在英雄史诗里才能够找到。但弥尔顿在撒旦身上又加上了作威作福的骄矜与妄图争得最高权力的野心。他在塑造这种性格时,夹叙夹议,或借用英雄人物以及各种凶猛野兽作比喻,有时也通过戏剧性的独白,使读者自然地联想到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查三世、伊阿古、爱德蒙、麦克白等。
撒旦对人类始祖的欺骗终于得逞,亚当和夏娃果然中计,吃了上帝的禁果,被逐出乐园,但撒旦破坏上帝的目的终究不能达到。因为上帝之子有一天会来到人间,拯救亚当的子孙。而另一方面,亚当和夏娃被天使赶出乐园的情景,仍然是凄凉的。天使给他们描绘的历史前景并不能鼓舞他们。原是乐园的主人公,如今落得到处漂流,要在罪恶、悲惨、死亡的路上讨生活。这种描绘充满了讽刺;虽然弥尔顿并未离开他所取材的神话的情节,但却清楚地暴露出革命的失败遗留在他心中的阴影。
作为文学家,弥尔顿总是骄傲而又谦卑地把自己和古人(尤其是荷马)联系起来。他还在这首长诗的前言中强调无韵体形式。他所创造的节奏与声响确实是卓越的成就之一。他的长句和诗段的奔流和莎士比亚的对话式无韵体不同。对话式无韵体常是长短错落,而弥尔顿的节奏则如长江大河奔腾澎湃。它在不同情节中,也变化多端,并不单调。弥尔顿的节奏与声响模式和他的思想意境的模式总是紧密结合,互为补充。
(2)《复乐园》。在《失乐园》(9卷)里,弥尔顿提到忍耐和英勇牺牲要比火线上战斗更为高尚。这样的刚强意志就是《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的主题。《复乐园》是《失乐园》的自然继续,它写耶稣──第二个亚当──来到人间,为人类赎罪。诗人并未处理十字架死刑的情节,而是表现耶稣如何拒绝撒旦的各种诱惑,从而证明耶稣有应付任何考验的能力。只要他具备完整的人格和顺从神意的决心,便可以对一切魔难无所畏惧。一般批评家感到这首诗缺少激情,但它却表现出弥尔顿虔诚的信仰、坚定的意志和敢于作英勇牺牲的精神。
(3) 《力士参孙》。有些读者认为这是弥尔顿长诗中最有力量、最令人满意的作品。这是以希腊悲剧为典范的伟大的英国诗剧。剧中在来人报告参孙的悲壮结局之前,所有的对话都是心理分析,是参孙心理所经历的整个过程。他想到双目失明,倍受凌辱,和奴隶一起劳动的痛苦。这些经历使参孙变得谦虚,使他恢复信心,因而有可能成为神所选定的自我牺牲的英勇战士。这出戏之所以有力量而感人至深,也因为弥尔顿的身世和参孙的相似。他也是双目失明,和全国奴隶们在复辟王朝的压迫之下生存。但是弥尔顿表现了参孙的磨练与克制。剧中一切情节并没有超出圣经故事的范围。《力士参孙》是弥尔顿一生中最后的作品,它也成为诗人的最后见证。他像参孙那样终于克服了失望,或把失望升华为3篇长诗的完成。这些诗不再单纯地表示革命的信念,而是对神的引领的祈求,对个人灵魂的重视和对人类终于复兴的信念。
在英国诗人中,弥尔顿的地位常排在莎士比亚之后,而在所有其他诗人之前。艾迪生在《旁观者》报发表文章评论《失乐园》之前,弥尔顿的地位已经确定。艾迪生的文章则把弥尔顿的名声又扩大到欧洲大陆上。弥尔顿对18世纪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19世纪,批评界对弥尔顿的看法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是唯撒旦论的误解;他们把弥尔顿看成像他们一样的叛逆者。他们的态度可用布莱克说过的一句话概括:"弥尔顿属于恶魔派而不自觉。"这样,实质上恶魔就变成《失乐园》一诗的真正主角了。另一派评论家也把重点放在这首叙事诗上,但他们把弥尔顿的思想、道德、信仰当做已成过去的原教旨主义(即一切教义应根据圣经的记载)加以摒弃,只欣赏诗中风琴式的语言。
到维多利亚时期,诗人的影响日益衰退。20世纪初,庞德和艾略特等人强烈反对弥尔顿。但到40、50年代后,对弥尔顿的批评态度有了转变,人们写了不少著作研究他的思想与信仰,对他进行了新的、细致的分析与评价。
现代评论家蒂里亚特认为,应当这样认识弥尔顿的写诗过程,即他是从广泛的经验中抽出某些基本的、简单的概念作为他的诗和散文的主导思想,表明人类是自由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的,而且都有向善的直觉;然而同时他们也受贪图安逸的坏思想的驱使,不能很好地发挥原有的善良本性。人类的感情冲动时常排斥他们的理智,从而使他们变成激情与冲动的奴隶。然而人类的自制与自强的思想是永远存在的。这些观念就是弥尔顿的所有作品的主题。
参考书目
E. M. W.Tillyard, Milton, ondon,1956.
David Daiches, Milton, 1957.
Douglas
Bush,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Earlier 17th Century, Oxford, 196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