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ranois de Malherbe (1555~1628)
马莱伯,F.de
2) Francisco de Toledo (1515~1582)
托莱多,F.de
3) Birmalite
伯马莱特铸造铝基合金
4) Burnham
伯莱姆
1.
This paper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lan of Chicago which was presided over by Daniel Burnham,a distinguished architect and planner 100 years ago.
本文对百年前著名建筑师和规划师伯莱姆主持编制的1909年《芝加哥规划》进行了解读,介绍了该规划的主要内容,探寻了规划编制的背景以及围绕该规划的主要争议,分析了该规划的实施成效,最后总结了该规划对于当前中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借鉴意义。
5) Hebrew
[英]['hi:bru:] [美]['hibru]
希伯莱
1.
On Dramatic Effect of Hebrew Novels;
试论希伯莱小说的戏剧性
2.
The Ancient Hebrew Law 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历史视野中的古希伯莱法
补充资料:马莱伯,F.de
法国诗人。生于卡昂城一法官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曾留学德国。1576年作为亨利二世的私生子昂古莱姆公爵的秘书,随从公爵到普罗旺斯,并创作诗歌。1605年到巴黎以前,著作甚少,只发表过《圣彼得的眼泪》(1587)、《颂国王攻占马赛》(1600)、《欢迎王后光临法兰西》(1600)、《慰杜·佩里埃丧女》(1601)等几首诗。这些诗表现出七星诗社诗人们的影响。他到巴黎后的第一首诗《为亨利大王陛下利穆桑之行祝福》(1605),博得亨利四世的赏识。亨利四世任命他为贝勒加德公爵的文学侍从。从此,马莱伯即以波旁王朝的官方诗人的姿态出现,所写诗歌多为祝颂之作,如《颂王太后玛丽·德·梅狄西摄政的丰功伟绩》(1610)、《颂前往惩罚叛乱的拉罗歇尔人的国王路易十三》(1627)等,目的虽在于歌颂封建统治者,却也反映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对于结束内战,实现统一、和平的共同愿望。他的诗歌形式工整,气势雄浑。
使马莱伯在文学史上占一定地位的,不是他的诗作,而是他的理论。他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论著作,只是在龙萨和代博尔德的诗集中分别写了一些评注。他认为诗歌的文法结构应与散文一样,区别仅在于前者有音律和诗韵;认为七星诗社引进的来源不同的外来词汇和来自民间的鄙俗的俚语使法语庞杂不纯,应予清除;他认为"纯粹的法语"应以平民的语言为源泉,以宫廷语言为标准,即将平民语言经宫廷提炼再通用于全国;认为作家在保持"纯粹的法语"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语言的明晰和准确。他还为几种音节的诗体制订了基本的规则,主张用丰富的韵,整齐地安排诗句和段落,力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他的理论在生前并未被普遍接受,但由于适应君主专制政体的规范化要求,因此在17世纪逐渐成为正统诗歌理论的基础,为古典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使马莱伯在文学史上占一定地位的,不是他的诗作,而是他的理论。他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论著作,只是在龙萨和代博尔德的诗集中分别写了一些评注。他认为诗歌的文法结构应与散文一样,区别仅在于前者有音律和诗韵;认为七星诗社引进的来源不同的外来词汇和来自民间的鄙俗的俚语使法语庞杂不纯,应予清除;他认为"纯粹的法语"应以平民的语言为源泉,以宫廷语言为标准,即将平民语言经宫廷提炼再通用于全国;认为作家在保持"纯粹的法语"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语言的明晰和准确。他还为几种音节的诗体制订了基本的规则,主张用丰富的韵,整齐地安排诗句和段落,力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他的理论在生前并未被普遍接受,但由于适应君主专制政体的规范化要求,因此在17世纪逐渐成为正统诗歌理论的基础,为古典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