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osé Lezama Lima (1912~1976)
莱萨马·利马,J.
2) Jean Marais (1913~ )
马莱,J.
3) Marsa el Brega
马萨勃利加
4) Joo Guimares Rosa (1908~1967)
吉马朗埃斯·罗萨,J.
5) Malay (Brunei Darussalam)
马来文 (文莱达鲁萨兰)
6) Enrique González Martínez (1871~1952)
贡萨莱斯·马丁内斯,E.
补充资料:莱萨马·利马,J.
古巴诗人、小说家。年轻时曾参加过反对马查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1至1949年期间担任古巴社会保护最高理事会理事,后任教育部文化局长。1962年成为古巴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顾问、古巴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他曾创办并主编几种文学刊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源头》,在诗歌发展方向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37年发表第一首诗《纳尔西索之死》,开始运用形象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诗集《害人的流言》(1941)中,他认为诗歌的真正形象是人类不可企及的超然的东西,这种理论对青年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又连续发表了诗集《悄悄的历险》和《一成不变》(1949)。诗集《施主》则综合了他在诗歌表现形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创造出一种巴罗克式的带有象征意味的晦涩的哲理语言。他还著有诗论集《时钟集》(1953)、《美洲的表达方式》(1957)、《写在哈瓦那的论文》(1958)等,对诗歌的传统作了重新估价,主张把形象作为"世界诗歌创作方法"的基础,提出历史并不是时间表,只是"虚构的纪元"的交替,认为假想的、通过艺术手法编排的年代,要"凌驾于真实的年代之上"。1966年发表小说《天堂》,对这种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实际的运用,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小说以家庭纪事的形式反映了哈瓦那的资产阶级社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