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哈那克,A.von
1)  Adolf von Harnack (1851~1930)
哈那克,A.von
2)  Le Coq,Albert von (1860~1930)
勒科克,A.von
3)  north sidehill of Nalati shan-Haerlik shan
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
1.
It also compares the gold mine resource in north sidehill of Nalati shan-Haerlik shan with the gold mine resource in middle Asia Tianshan constitution- metallogenic belt.
论述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简述了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金矿资源梗概并与区内进行了对比;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化探异常资料出发,分析了区内金矿的成矿远景,指出区内是新疆寻找穆龙套型金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进而提出5个找矿远景区。
4)  Huck
哈克
1.
The Pursuit of Realm of Freedom——An Analysis of Huck s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追求精神自我之旅——《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道德发展分析
2.
Holden and Huck: The Odysseys of Youth;
霍尔登和哈克:年轻人的历程
3.
A commentary on the writing featur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
5)  Alan Hacker (1938~  )
哈克,A.
6)  Nadanhada
那丹哈达
1.
Siliceous rock samples from a middle Triassic sequence in the Nadanhada area, northeast China, have a multicomponent magnetization.
在那丹哈达地区采集了中三叠世红色硅质岩样品,古地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岩样的磁性特征与日本西南美浓地区同时代硅质岩具有相似性,反映了二者是同源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
2.
, shows that the Nadanhada Terrane and the Mino Terrane, which were originally a single superterrane in Paleogene before the opening of the Japan Sea and formed near the Equator in Triassic Period constituted a belt of accretionary complexes from Jurassic to Cretaceous along the east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Asia.
在对中国那丹哈达地区和日本美浓地区出露的地层、岩石等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在老第三纪日本海尚未形成之前它们是连在一起的统一的地体。
补充资料:哈那克,A.von
      德国新教神学家、教会史学家。生于爱沙尼亚道尔帕特一德国移民家庭,先后在埃尔兰根、道尔帕特、莱比锡等大学学习。1874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莱比锡大学讲师,两年后任教会史教授。1879年起相继在吉森大学和马尔堡大学任教。1888年被提名为柏林大学教授,因其自由主义观点遭路德派反对。后经俾斯麦向普鲁士皇帝威廉二世保荐,始获准受任。1890年当选柏林科学院院士。1905年任柏林皇家图书馆主任。曾任凯瑟-威尔海尔姆基金会(1911年后易名为麦克斯-普朗克基金会)主席,为该会争取到大笔捐款,主持创设该会属下的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所。
  
  哈那克是自由主义神学代表人物。其众多著作将各代自由主义神学家所主张的基督教是"历史进展"的观点推至顶峰。他主张信仰必须依靠理性;启示能指引认识真理;圣经教训应以耶稣的精神为依归。他认为应以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解释圣经;基督教主要是伦理而非救赎;耶稣是完人而非神子;圣经的预言系以预言文学形式写成的历史;福音最初不是教义、教条,而是以喜讯的形式来到世界;以后,这个喜讯演变成有组织和仪式的宗教,因而蒙蔽了福音的信息。他在《信条史》的结论中指出,早期基督教规范性的信条是当时希腊思想的产物,因此,教会的信仰和仪式中掺杂了许多本质上不属于基督教的东西;神学的任务就在于揭开其中的真伪,使世人皆知全人类皆为神的儿子。他否认基督教本体论的意义,强调上帝是圣父,全人类皆为兄弟,以及人人都对其邻居负有责任等观点。他宣称,信仰的精髓在于象基督那样虔诚对待上帝,并真诚爱人;只要大家都身体力行这个原则,上帝之国就会在世上确立。其著作有《路德的神学》、《信条史》、《最初三世纪中教会制度与教会法的起源和发展》和《基督教的本质》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