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ertilization(animal)
受精(动物)
2) fertilization(plant)
受精(植物)
3) idiogamy
自身受精[见于原生动物]
4) fertilization biology
受精生物学
1.
The bas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ain events of fertilization biology and reproductive mode of Pingxiang red-transparent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 was studied.
本文针对萍乡肉红鲫的生物学特性、受精生物学及生殖方式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对萍乡肉红鲫仔鱼期的形态发育特征及仔鱼开口阶段不同饵料的投喂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对萍乡肉红鲫人工选育后代(F6)和野生型个体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
5) threatended wildlife
受胁动物
6) autogamy
[英][ɔ:'tɔgəmi] [美][ɔ'tɑgəmɪ]
自体受精[见于原生动物];自花受精[见于植物];自配生殖
补充资料:受精(动物)
受精(动物)
fertilization(animal)
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它是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
在水平上,受精过程包括卵子激活、调整和两性原核融合 3个主要阶段。激活可视为个体发育的起点,主要表现为卵质膜通透性的改变,皮质颗粒外排,受精膜形成等;调整发生在激活之后,是确保受精卵正常分裂所必需的卵内的先行变化;两性原核融合起保证双亲遗传的作用,并恢复双倍体。在分子水平上,受精不仅启动DNA的复制,而且激活卵内的mRNA、rRNA等遗传信息,合成出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
研究简史 1875年德国发生学家O.赫特维希首先在海胆上发现从精子入卵至雌雄两原核融合的受精过程,上争论200余年的唯卵和唯精学说,至此才得到合乎事实的解答。1883年比利时生物学家 E.van贝内登发表二价马副蛔虫受精细胞学的研究论文,肯定了赫特维希的在遗传上父母贡献均等的理论,并使精、卵合作的研究更为深入。在马副蛔虫合子第一次分裂的纺锤体上,可看到四条,其中两条来自父方,两条来自母方。因此,他认为染色体有定形、有定性、有定数和有系统,父母的染色体通过精卵的融合传给子代。后来,德国生物学家T.H.博韦里在马副蛔虫上的工作进一步巩固了上述理论,把染色体看作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0世纪以来,受精研究转向探讨两性配子结合的机制。美国学者F.R.利利根据沙蚕和海胆上的研究,首先指出卵子分泌出与接受精子有关的物质,他称之为受精素。40年代前后,另一美国学者A.泰勒就受精素的生物学、化学和免疫学特征展开了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强调过程中排出物对受精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德国学者M.哈特曼认为在海胆受精过程中,不但卵子能排出雌配素,精子也能排出雄配素,两者相互抗衡的程度决定着受精成功与否。不久,在两栖类上,发现卵外胶膜在受精中的作用。1956年,中国实验细胞学家朱洗等根据中华大蟾蜍的实验,提出输卵管分泌的卵外胶膜,为雌雄配子实现受精所必需。在哺乳动物方面,1951年张明觉和C.R.奥斯汀分别同时提出精子必须在雌体生殖道逗留一段时间,获得穿入卵子的能力──获能,才能有效地使卵子受精。精子获能的发现使人们找到过去哺乳类卵子离体受精不成功的原因,从而把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卵子受精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受精方式 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 凡在雌、雄亲体交配时,精子从雄体传递到雌体的生殖道,逐渐抵达受精地点(如子宫或输卵管),在那里精卵相遇而融合的,称体内受精。凡精子和卵子同时排出体外,在雌体产孔附近或在水中受精的,称体外受精。前者多发生在高等动物如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某些软体动物、昆虫以及某些鱼类和少数两栖类。后者是水生动物的普遍生殖方式,如某些鱼类和部分两栖类等。
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 多数动物是雌、雄异体的,雌、雄两性是分开的。有些动物是雌、雄同体的,同一个体既能产生卵子,也能产生精子。在雌雄同体的动物中,有些是自体受精的,即同一个体的精子和卵子融合,如绦虫;有些仍是异体受精,即两个不同个体的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如蚯蚓。
单精受精和多精受精 通常,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内完成受精,称单精受精,如腔肠动物、棘皮动物、环节动物、硬骨鱼、无尾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这类卵子一旦与精子接触,就立即被激活并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阻止其他的精子入卵。如果因为卵子的成熟程度不适当等原因,而有一个以上的精子进入这类卵子,即所谓的病理性多精受精,则不正常,胚胎畸形发育,迟早必归夭殇。有些卵子在正常受精情况下,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精子进入卵子,但只有一个精子的雄性原核能与卵子的雌性原核结合,成为合子的细胞核,其余的精子逐渐退化消失,称生理性多精受精。如昆虫、软体动物、软骨鱼、有尾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的受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