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rolus Linnaeus; Carl von Linné (1707~1778)
林奈,C.von
2) Synephrine
[si'nefri:n]
昔奈福林
1.
Assay for Synephrine by Ion Pair HPLC Liao Bin, Chen Zhonghua 1;
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昔奈福林含量
3) Linnaean system
林奈系统
4) phenethicillin
[fenə'θisilin]
非奈西林
5) penicillin B
非奈西林
6) Binedaline
苯奈达林
补充资料:林奈,C.von
瑞典博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1707年5月23日生于瑞典斯莫兰省的罗斯胡尔特村,1778年1月10日卒于乌普萨拉。自小喜爱花草,8岁时便有"小植物学家"的绰号。小学、中学阶段,不用功读书却偏好在野外采集植物,为此其父几乎要他辍学去当缝匠或鞋匠。1727年起,先后在隆德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学医。1730年任乌普萨拉大学讲师。1735年在荷兰获哈尔德韦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735~1738年游学丹麦、德、荷、英、法诸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1738年回国,先当开业医师,1741年起一直在乌普萨拉大学任教授。
在荷兰时他将所著的《自然系统》一书的手稿,向莱登的学者赫朗诺维伊斯请教,并得到资助出版。该书第一版(1735)仅7印张14页,基本上是一个动、植、矿物的名录,其著名的"植物24纲系"即首次发表在这里。他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虽属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相距甚远,但因便于检索,故深受当时学界欢迎,他也由此声誉大振。他的重要著作《植物种志》,始作于1746年,历6年始告完成,于1753年出版,该书奠定了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自然系统》在多次再版过程中,不断地大量增补和修订,在1758年刊行的第10版,已扩展为1384页的巨著,在这一版中,他首次对动物分类采用"双名法",成为近代动物分类学的起点。他将动物界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及蠕虫等6纲;界下设纲、目、属、种 4个阶元(尚无"门"及"科"级阶元)。他一生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生物分类的双名法(见分类学),而且鉴定并命名了数以万计的动、植物物种,结束了动、植物分类命名的混乱局面,大大促进了科学分类学的发展。林奈毕生著述浩繁,共约180余种。他受宗教影响,相信上帝创造万物,认为物种不变;后在长期实践中看到了物种数目渐增的现象,晚年看法有所改变,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的第12版中,删去了有关"种不会变"的论述。
在荷兰时他将所著的《自然系统》一书的手稿,向莱登的学者赫朗诺维伊斯请教,并得到资助出版。该书第一版(1735)仅7印张14页,基本上是一个动、植、矿物的名录,其著名的"植物24纲系"即首次发表在这里。他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虽属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相距甚远,但因便于检索,故深受当时学界欢迎,他也由此声誉大振。他的重要著作《植物种志》,始作于1746年,历6年始告完成,于1753年出版,该书奠定了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自然系统》在多次再版过程中,不断地大量增补和修订,在1758年刊行的第10版,已扩展为1384页的巨著,在这一版中,他首次对动物分类采用"双名法",成为近代动物分类学的起点。他将动物界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及蠕虫等6纲;界下设纲、目、属、种 4个阶元(尚无"门"及"科"级阶元)。他一生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生物分类的双名法(见分类学),而且鉴定并命名了数以万计的动、植物物种,结束了动、植物分类命名的混乱局面,大大促进了科学分类学的发展。林奈毕生著述浩繁,共约180余种。他受宗教影响,相信上帝创造万物,认为物种不变;后在长期实践中看到了物种数目渐增的现象,晚年看法有所改变,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的第12版中,删去了有关"种不会变"的论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