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fertilizing/fertilizer
施肥/肥料
3) fertilizer application
肥料施用
1.
21 representative vegetable field with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 and time were selected,based on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vestigated from suburb of Zhengzhou city,and the soi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y and nitrate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vegetables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trogen provided by organic nutrient accounted for 47.
在对郑州市郊区蔬菜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不同蔬菜种植时间、不同蔬菜种植模式的21个典型样点,对土壤理化性状和蔬菜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蔬菜有机肥提供的氮质量分数为47。
2.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nutrient balance from 1985 in Yanzhou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emical fertilizer consumption was increasing from 1985 to 1993, yet, it changed little after 1993 Wheat yield increased stablely from 1985 to 1997,and decreased after 1997.
以兖州市为例,分析了1985年以来高产粮区的肥料施用和养分平衡状况。
6) side-dress
['saiddres]
侧施肥料
补充资料:中国古代肥料和施肥
肥料二字起源于近代,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肥料为粪,如土粪、皮毛粪等。甚至以植物作肥料也称粪,野生绿肥称草粪,栽培绿肥称苗粪。施肥称为粪田。肥料的应用和施肥技术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诗经·周颂》中有"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的诗句,说明西周时已认识到杂草腐烂后的肥田作用。《礼记·月令》说利用夏季高温和降雨沤腐杂草,"可以粪田畴,可以美上疆",《孟子》说"百亩之田,百亩之粪",《荀子》说"多粪肥田"等,秦、汉以前肥料已受重视。
到了汉代,农家肥源迅速扩大。据《氾胜之书》记载,当时溷肥(厕所人粪尿)、厩肥(牲畜粪肥)、蚕矢(蚕粪)及其他排泄物、碎骨等肥料种类大大增加。在施肥方法方面,基肥、种肥和追肥的施用已分别进行。基肥有的是大田漫撒,有的是在区田中集中施用。播种时采取带肥下种的溲种法;还用蚕矢和人粪尿腐熟作追肥施于麻田等。对于各种施肥方法的作用当时文献中也有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突出成就是从过去简单地利用野生绿肥发展到栽培绿肥。西晋《广志》称"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这是人工栽培绿肥的最早记载。北魏《齐民要术》进一步肯定了绿肥的增产效果和它在轮作中的地位。指出"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其美与蚕矢、熟粪同"。当时绿肥的栽培利用遍及南北各地,从大田种谷到种瓜、葵和葱等都用绿肥作基肥,并知桑田间作绿肥作物如绿豆、小豆和芜青之类,可改良土壤和使桑树生长良好。
施肥技术的进步,反映在蔬菜生产上,是《齐民要术》总结的"粪大水勤";在果树生产上也已知桃树增施熟粪,可提高桃子品质。还首次出现了利用牛粪制造堆肥的"踏粪法"的记载。
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的重大进步是对合理施肥重要性的认识。南宋农学家陈旉提出:"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他还阐述了"用粪得理"和用粪如用药的道理。到了元代,王祯又用"粪壤"概括了施肥改土的作用,说:"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
这一时期的肥料种类也显著增加,新出现的肥料有河泥、麻枯(即芝麻饼)以及无机肥料石灰、石膏、食盐和硫磺等。为了做到合理施用,当时提出:低田水冷,施用石灰,可使土变暖,有益发苗;作肥料,秧田施用麻枯和火粪最佳,但不可用大粪,尤忌生粪浇灌;种苎麻,用驴马生粪可生热御寒;种百合和韭用马粪尤为适宜;种山药,忌人粪尿,宜牛粪、麻枯等。多次追肥方法也首倡于这时。在果树施肥方面,南宋时柑橘已实行冬、夏各施一次肥料。
在肥料积制和加工方面,宋、元以来出现了河泥积制、饼肥发酵、烧土粪和沤肥等新的方法。为了保存肥效,还创建了设在农舍附近的粪屋和设在田头的砖窖等积肥、保肥设施。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肥源进一步扩大。肥料种类由宋、元时代的大约60多种发展到 100多种,《知本提纲》将它们归纳为:人粪、 畜粪、草粪、火粪、泥粪、蛤灰粪、苗粪、油粕粪、黑豆粪、皮毛粪等十类。当时在冷水田插秧时常用骨灰蘸秧根,认为骨肥有发苗作用。饼肥在宋、元时主要为麻饼和豆饼,明、清时期已有菜子饼、大眼桐饼、乌桕饼、芝麻饼、棉子饼、楂饼、莱菔子、猪干豆饼等。绿肥种类增加尤多,常见的有苕饶(黄花草)、大麦、蚕豆、绿豆、胡麻、油菜、萝卜等。无机肥也增加了黑矾等种类。杂肥如蚕沙、鱼腥水、米泔、稻糠、酒罐头泥等则在大田作物和果树、蔬菜、花卉、竹木以及药用植物等的栽培上都有施用。
肥料积制方法也有新的创造有:①蒸粪法,相当于现在的堆肥;②酿粪法,是对宋代沤肥法的改进,相当于现在的沤肥;③粪丹,是一种综合性肥料,成分包括豆饼、鸟兽内脏以及砒霜等。
这一时期的施肥技术更加精细化。特别是在水稻生产上充分强调"垫底"的重要性,即要求施足基肥;同时也注意"接力"(追肥)。明末《沈氏农书》指出,单季晚稻的追肥时期要看苗色的青黄变化,必须在"苗做胎时,在苗色正黄之时"下接力,"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接力。"到清代,《知本提纲》提出施肥要合乎时宜、土宜和物宜,是对宋代"用粪如用药"的发展。此外,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出现的桑基鱼塘、稻基鱼塘、蔗基鱼塘等,实际上即现代建立在有机物质再循环基础上的农田生态系统,也可以说是"地力常新壮"观点的进一步发展,代表了传统农业生产的较高水平。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诗经·周颂》中有"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的诗句,说明西周时已认识到杂草腐烂后的肥田作用。《礼记·月令》说利用夏季高温和降雨沤腐杂草,"可以粪田畴,可以美上疆",《孟子》说"百亩之田,百亩之粪",《荀子》说"多粪肥田"等,秦、汉以前肥料已受重视。
到了汉代,农家肥源迅速扩大。据《氾胜之书》记载,当时溷肥(厕所人粪尿)、厩肥(牲畜粪肥)、蚕矢(蚕粪)及其他排泄物、碎骨等肥料种类大大增加。在施肥方法方面,基肥、种肥和追肥的施用已分别进行。基肥有的是大田漫撒,有的是在区田中集中施用。播种时采取带肥下种的溲种法;还用蚕矢和人粪尿腐熟作追肥施于麻田等。对于各种施肥方法的作用当时文献中也有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突出成就是从过去简单地利用野生绿肥发展到栽培绿肥。西晋《广志》称"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这是人工栽培绿肥的最早记载。北魏《齐民要术》进一步肯定了绿肥的增产效果和它在轮作中的地位。指出"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其美与蚕矢、熟粪同"。当时绿肥的栽培利用遍及南北各地,从大田种谷到种瓜、葵和葱等都用绿肥作基肥,并知桑田间作绿肥作物如绿豆、小豆和芜青之类,可改良土壤和使桑树生长良好。
施肥技术的进步,反映在蔬菜生产上,是《齐民要术》总结的"粪大水勤";在果树生产上也已知桃树增施熟粪,可提高桃子品质。还首次出现了利用牛粪制造堆肥的"踏粪法"的记载。
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的重大进步是对合理施肥重要性的认识。南宋农学家陈旉提出:"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他还阐述了"用粪得理"和用粪如用药的道理。到了元代,王祯又用"粪壤"概括了施肥改土的作用,说:"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
这一时期的肥料种类也显著增加,新出现的肥料有河泥、麻枯(即芝麻饼)以及无机肥料石灰、石膏、食盐和硫磺等。为了做到合理施用,当时提出:低田水冷,施用石灰,可使土变暖,有益发苗;作肥料,秧田施用麻枯和火粪最佳,但不可用大粪,尤忌生粪浇灌;种苎麻,用驴马生粪可生热御寒;种百合和韭用马粪尤为适宜;种山药,忌人粪尿,宜牛粪、麻枯等。多次追肥方法也首倡于这时。在果树施肥方面,南宋时柑橘已实行冬、夏各施一次肥料。
在肥料积制和加工方面,宋、元以来出现了河泥积制、饼肥发酵、烧土粪和沤肥等新的方法。为了保存肥效,还创建了设在农舍附近的粪屋和设在田头的砖窖等积肥、保肥设施。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肥源进一步扩大。肥料种类由宋、元时代的大约60多种发展到 100多种,《知本提纲》将它们归纳为:人粪、 畜粪、草粪、火粪、泥粪、蛤灰粪、苗粪、油粕粪、黑豆粪、皮毛粪等十类。当时在冷水田插秧时常用骨灰蘸秧根,认为骨肥有发苗作用。饼肥在宋、元时主要为麻饼和豆饼,明、清时期已有菜子饼、大眼桐饼、乌桕饼、芝麻饼、棉子饼、楂饼、莱菔子、猪干豆饼等。绿肥种类增加尤多,常见的有苕饶(黄花草)、大麦、蚕豆、绿豆、胡麻、油菜、萝卜等。无机肥也增加了黑矾等种类。杂肥如蚕沙、鱼腥水、米泔、稻糠、酒罐头泥等则在大田作物和果树、蔬菜、花卉、竹木以及药用植物等的栽培上都有施用。
肥料积制方法也有新的创造有:①蒸粪法,相当于现在的堆肥;②酿粪法,是对宋代沤肥法的改进,相当于现在的沤肥;③粪丹,是一种综合性肥料,成分包括豆饼、鸟兽内脏以及砒霜等。
这一时期的施肥技术更加精细化。特别是在水稻生产上充分强调"垫底"的重要性,即要求施足基肥;同时也注意"接力"(追肥)。明末《沈氏农书》指出,单季晚稻的追肥时期要看苗色的青黄变化,必须在"苗做胎时,在苗色正黄之时"下接力,"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接力。"到清代,《知本提纲》提出施肥要合乎时宜、土宜和物宜,是对宋代"用粪如用药"的发展。此外,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出现的桑基鱼塘、稻基鱼塘、蔗基鱼塘等,实际上即现代建立在有机物质再循环基础上的农田生态系统,也可以说是"地力常新壮"观点的进一步发展,代表了传统农业生产的较高水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