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德莱叶,C.T.
1)  Carl Theodor Dreyer (1889~1968)
德莱叶,C.T.
2)  Goodlad
古德莱德
1.
On Goodlad s Reform and Thought of Teacher Education;
古德莱德的师范教育改革与思想研究
3)  Port Adelaide
阿德莱德港
1.
Port Adelaide State Heritage Area;
阿德莱德港州立文化遗产保护区─—对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区的保护和城市改造
4)  Aidelaisi
艾德莱斯
1.
The Live Fossil Multicultural Syncretizing on Silk Road——Aidelaisi Silk;
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的活化石——艾德莱斯绸
5)  Dreiser [英]['draisə]  [美]['draɪsɚ, -zɚ]
德莱塞
1.
Female Characters in Dreiser s Early Works;
德莱塞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
Despairing Voice——An Analysis of Pessimism in Dreiser s Novels;
绝望的声音——论德莱塞小说中的悲观主义
3.
An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Naturalism on Dreiser’s Sister Carrie;
德莱塞《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
6)  Garidilla magellastrum
葛莱德拉
补充资料:德莱叶,C.T.
      丹麦电影导演、编剧、丹麦艺术电影创始人之一。1889年 2月3日生于哥本哈根,1968年3月20日卒于该地。1912年起在哥本哈根的北欧电影公司工作,曾担任字幕说明撰写员、剪辑员、编剧。德莱叶从1919年开始做电影导演,他执导的第一部故事片《大总统》利用了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和特写镜头。1921年他拍摄的影片《撒旦的日记》,虽然表现了反对暴力的倾向,但同时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芬兰1918年的工人革命作了歪曲。1927年,他在法国摄制了《圣女贞德的受难》。这是一部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影片,在内容上和导演摄影技术上都有新的探索。30年代德莱叶毫不妥协地反对商业性电影,因而没有拍摄影片,放弃电影事业达10年之久。1943年才重返影坛,拍摄了丹麦当时最著名的故事片《愤怒的日子》(根据H.W.强生的长篇小说改编),取材于发生在挪威中世纪的一桩"女妖案"的传说。1955年,他拍摄了影片《言词》(根据丹麦作家K.蒙克的神话剧改编,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奖)。
  
  德莱叶对丹麦纪录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拍摄的纪录片有《支援母亲们》(1942)、《丹麦农村教堂》(1947)、《托尔瓦尔德森》(l949)、《斯托尔斯特粤姆大桥》(1950)、《城堡里的城堡》(1954)等。
  
  德莱叶的创作表明他具有高深的电影专业修养,善于使各艺术要素结合为统一的整体。为了最充分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特写镜头(特别是默片时期)、富于联想的蒙太奇。
  
  其他主要影片还有《牧师的寡妇》(1921,在瑞典拍摄)、《被打烙印的人》(1922,在德国拍摄)、《女吸血鬼》(1932)、《两个人》(1945,在瑞典拍摄)、《误了轮渡的人们》(1948)、《日特鲁德》(1964)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