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皮兰德娄,L.
1)  Luigi Pirandello (1867~1936)
皮兰德娄,L.
2)  Luigi Pirandello
皮兰德娄
1.
Through analysis the common aspect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dramatic composition and dramatic theory, we will reduce trythfully the reflection for European drama tradition and performing fashions on drama stage which consist in Luigi Pirandello and Betolt Brecht, and clarifies their breakthroughs and innovations to drama tradition for this r.
本文选取20世纪欧洲戏剧史上两位富于创新意识的剧作家皮兰德娄与布莱希特,将二者共同置于“反幻觉”的视角下进行比照研究。
2.
As a world-known dramatist whom Italy rarely contributed to the theatre, Luigi Pirandello made the Italian theatre a kaleidoscope with his peculiar style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作为意大利戏剧史上为数不多的享有世界声誉的戏剧家,路易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在20世纪初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使意大利戏剧别开生面。
3)  Luigi Pirandello
皮蓝德娄
1.
Luigi Pirandello and Symbolic Theatre
皮蓝德娄与象征主义戏剧
4)  Ludwig Uhland (1787~1862)
乌兰德,L.
5)  DeRose
德娄斯
6)  Keith DeRose
基思·德娄斯
补充资料:皮兰德娄,L.
      意大利戏剧家、小说家。1867年 6月28日出生在西西里岛一资产阶级家庭。从西西里首府巴勒莫的理工专科学校毕业后,转入罗马大学攻读语言、文学,后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892年回国,从事诗歌、小说创作。1910年开始写剧本,大多数由小说改编而成。1925年开始担任戏剧导演。1926~1934年间带领剧团到欧美各国巡回演出。1936年12月10日病逝。他一生写了 7部长篇小说、300多篇短篇小说、40多部剧本,以剧作成就最高,曾获得193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皮兰德娄的戏剧创作反映了20世纪初意大利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内社会矛盾激化,中小资产阶级在社会上失去立足点的思想危机。但他不直接从正面描写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而是从资产阶级的平庸生活中选取琐碎细小的题材,用以表现危机意识和异化观念这些抽象的主题,这是皮兰德娄剧作的基本特征。另一特点是采用怪诞手法处理普通的题材,产生出变化突兀、曲折离奇的情节,描绘出夸张变形的人物,在细节的描写上又力求逼真,将最大胆的虚构与自然主义的写实结合在一起。此外,结构巧妙,编排新颖,突破舞台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他的剧作特色。皮兰德娄开创了戏剧艺术的现代风格,扩大了戏剧的表现领域。
  
  皮兰德娄的戏剧创作可分为3个阶段。1898~1916年是早期阶段,作品主要是真实主义的方言剧和表现资产阶级生活的通俗剧。方言剧描写作者故乡西西里岛在意大利独立后,下层劳动人民依旧贫困落后的生活状况,表达当时人们对民族复兴运动的理想落空的失望情绪。代表作是《西西里柠檬》(1910)、《利奥拉》(1916)。这些作品从思想到内容都属于社会剧的范畴,其艺术上的特点是注重写实。通俗剧以家庭生活为题材,揭示人与人之间不正常的关系,谴责资产阶级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表现出作家对资产阶级传统价值观念的怀疑。《别人的权利》(1899)、《想一想,贾科米诺》(1916)较为典型。这些作品精心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考过程,具有心理的深度和哲理性。
  
  
  1916~1925年是第二阶段。皮兰德娄在这10年里创立了他的独特风格,写出了一批哲理剧、怪诞剧和"戏中套戏"式的剧作。1917年上演的《就是这样,"既然你们这样认为"》,标志着皮兰德娄开始新探索。这是一出哲理剧,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以主要人物之间的亲属关系无法确认的事件直喻绝对真理不存在的哲理。作家借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把抽象的观念寓于象征性的事件和人物形象之中,以主题思想为中心,而不是以情节或冲突为中心将戏展开。从此,他的写作方式从写实转移到主观表现,艺术性质发生了变化。怪诞剧《帽子和铃铛》(1917)、《各尽其职》(1918)、《人、兽与美德》(1919)等描写一些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故事,用夸张事物的外表形态的手法来揭露事物本质上的变态和畸形。
  
  代表作《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是一部"戏中套戏"式的剧作,作为框架的"戏"是某剧团的导演与演员们在剧场排演,6个自称为被剧作者废弃的某剧本中的人物闯进来,请求导演排他们的戏,于是原来的排演中断,导演和演员们看着这些"剧中人"诉说自己的身世,"戏中戏"由此展开。他们的故事引起导演的兴趣,决定就地排演这个新戏,在排新戏的过程中导演和演员们对"剧中人"的戏进行评论,演员们学习表演"戏中戏"时与"剧中人"发生争执,"戏"继续发展,最后"戏中戏"变成真戏演起来,与"框架戏"融为一体,虚构的剧中人的遭遇变成了在舞台上表现的真实事件,借以揭示出现实生活和人的自我的变幻莫测;剧中人格变化不定,人与人之间关系不确实,也就是造成人们互相折磨、永远忍受痛苦的原因。这出戏结构巧妙精致,两个"戏"交织穿插在一起,把两个主题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生动的形象说明了两种颇为艰深的理论。皮兰德娄的另一杰作《亨利四世》(1922)的主题说明人的双重人格,表现真正的自我与社会造就的自我之间的冲突,揭示荒谬冷酷的社会如何使人失去自我的本质。怪诞的情节,夸张的人物形象,是此剧的特点。
  
  
  1927年,皮兰德娄的戏剧创作进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戏剧表现出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倾向。《寻找自我》(1932)一剧用精神分析法描写女演员处理职业与爱情关系的经过,通过幻觉、意识流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的作品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手法上有所创新。皮兰德娄还写了4部神话剧,表现出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新思考。他改变了过去否定一切的作法,转而歌颂母性、科学、宗教,肯定这些资产阶级的所谓绝对价值,企图描绘出一个朦胧飘渺的希望。神话剧《高山巨人》(1934)通过一个剧团在巨人之乡演出皮兰德娄本人的诗剧遭到喝倒彩、被驱逐、甚至女主角被杀害的可悲遭遇,表现他对自己作品命运的忧虑和对戏剧艺术的价值的怀疑。神话剧体现了剧作家思想上和创作上的危机。
  
  皮兰德娄对戏剧艺术的试验为后来的荒诞派戏剧开辟了道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