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马洛,C.
1)  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
马洛,C.
2)  Marlow
马洛
1.
On the Multiple Faces of Marlow,the Hero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的心脏》主人公马洛的多面性
2.
The Call of the Divided Ego:A Freudian Reading of Marlow s Journey to Congo;
分裂的自我的召唤——马洛刚果之旅的弗洛伊德式解读
3.
Marlow s Embarrassment:A Paradox of the Colonial and Anti-colonial Discourse——A New Reading of Joseph Conrad s Heart of Darkness;
马洛的尴尬:殖民话语内外——对小说《黑暗的心脏》的另一种解读
3)  Marlowe [英]['mɑ:ləu]  [美]['mɑrlo]
马洛
1.
Marlowe is the first writer to have aroused and attracted the most dispute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with early criticism focusing mainly on his life, personality and religious attitude.
马洛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引起最多争议的作家。
2.
Christopher Marlowe is a Renaissance playwright of superb talent.
马洛,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其戏剧创作正如日中天,然陡然陨落,实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大憾事。
4)  loran C
洛伦—C
5)  Carlo Collodi (1826~1890)
科洛迪,C.
6)  Charles Didelot (1767~1837)
迪德洛,C.
补充资料:马洛,C.
      英国戏剧家、诗人。1564年 3月 6日生于坎特伯雷。1581年在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马洛在伦敦曾因参加政治活动而屡次涉嫌入狱,1593年5月30日在伦敦附近酒店被人刺死,时年29岁。
  
  马洛共写了7部剧本,《帖木儿》(1587)是其早期的力作,分为上下两部,按照编年史的顺序,描写了14世纪蒙古可汗帖木儿征服欧亚数国的业绩。帖木儿的形象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巨人的特点,他雄心勃勃,所向披靡,不但追求无限的权力和财富,同时也渴望与美结合。但他又非常残忍,虐待战俘,屠杀无辜,甚至还处死了自己的长子。马洛的这两出英雄剧气魄宏大,场面壮观。剧中对无韵诗体的灵活运用,富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开创了被琼森称之为"雄伟的诗行"的风格。不过,剧本的结构还嫌松散,人物性格也缺少发展,这说明马洛当时的创作技巧尚未成熟。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是根据德国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的,叙述符腾堡大学的神学博士浮士德为了获得万能的知识与力量而潜心研究魔术,甚至不惜与魔鬼订约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故事。马洛通过浮士德的悲剧命运充分肯定了知识的威力,揭示了人文主义者同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作顽强斗争的真实历史经历。此外,这出戏在艺术上也较前有很大提高,主人公前后的性格对比非常鲜明,戏剧性也十分强烈。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1592)也是用无韵诗体写作的。写马耳他的犹太人巴拉巴斯勾结土耳其占领者进行报复活动、堕入自己设置的机关中丧命的故事。此剧以反派角色作为一出戏的主人公,在以往的英国舞台上还未曾有过,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有明显的影响。
  
  《爱德华二世》(1593)写英王爱德华二世宠信权奸激化了他与诸侯的矛盾,酿成内战,终遭杀害的故事。这出戏是马洛所有剧作中结构最严谨、情节最精炼的一出,说明作者的艺术技巧已趋成熟。它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创作,尤其是对《理查二世》有一定的影响。
  
  
  马洛还留下了一部悲剧《迦太基女王狄多》,另有一部未完成的剧本《巴黎的大屠杀》(1593),现在仅存3幕。
  
  除戏剧作品外,马洛还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希罗与利安德》和抒情短诗《热情的牧羊人》等。
  
  马洛充满浪漫激情和想象力的风格以及对巨人性格的描绘,叩响了通向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黄金时代的大门,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奠定了基础。他革新了中世纪的戏剧,通过笔下的巨人性格反映了时代精神,并且给戏剧的表现媒介"无韵诗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他的作品在热情奔放的同时,存在着结构不紧凑甚至牵强的地方。
  
  

参考书目
   Harry Levin, The Overreacher, Cambridge, Mass.,1952.
   J.B.Steane, Marlow,A Critical Study, Cambridge,196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