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冀东区1942年春夏季反"扫荡"
1)  Spring and Summer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Mopping Up" in Eastern Hebei Area, 1942
冀东区1942年春夏季反"扫荡"
2)  Summer Counter-Campaign against"Mopping Up"in Northern Beiping Region, 1942
平北区1942年夏季反"扫荡"
3)  Spring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Mopping Up" in Southern Hebei Area, 1939
冀南区1939年春季反"扫荡"
4)  Summer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Mopping Up" in Taihang and Taiyue Region, 1942
太行、太岳区1942年夏季反"扫荡"
5)  Winter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Mopping Up"inJiaodong Area,1942
胶东1942年冬季反"扫荡"
6)  Winter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Mopping Up" in Area to the North of Huai He,1942
淮北1942年冬季反"扫荡"
补充资料:冀东区1942年春夏季反"扫荡"
      1941年冬,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主力部队由热河省(今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南部返回冀东地区后,不断打击伪治安军,严重威胁日军北平(今北京)至锦州铁路的交通运输。1942年3月,日军调集第27师团、独立混成第15旅团主力、伪治安军17个团共3万余人,在关东军、伪满洲国军各一部的配合下,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沿长城、古北口、冷口一线,连接滦县、芦台、宝坻、三河、密云各点,对冀东区构成封锁圈,然后采取分割包围、奔袭合击、分区"清剿"等战术,进行残酷"扫荡",并结合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企图彻底摧毁冀东抗日根据地,控制冀东地区,进一步掠夺煤、粮、棉等战略物资。第13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政治委员李楚离,指挥第12、第13、第11团(6月下旬组建)及区、县游击队,在第12军分区(平北军分区)第10团配合下,以主力一部与游击队、民兵在内线开展游击战,主力大部转到外线,内外线相结合,进行反"扫荡"作战。
  
  
  4月1日,日军开始向遵化、迁安、丰润、玉田地区合围,关东军、伪满军在长城沿线对山口隘路严密封锁。第13军分区以一部兵力钳制日伪军,掩护主力向外线转移。3日,留在内线的第12团第4连、警卫第2连共250余人,在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诚光率领下,于遵化城东南甲山,抗击有飞机和大炮火力配合的日伪军3000余人的围攻,激战终日,歼日伪军600余人,刘诚光等200人壮烈牺牲。4月下旬,转至外线的军分区主力部队由都山、五凤楼山一带进逼承德郊区,破击凌源至承德铁路、承德至兴隆公路,袭击、攻克亮甲台、榆树沟等10余处据点。5月,日伪军主力转向蓟县、兴隆以西和长城沿线寻歼军分区部队主力。第13军分区部队主力在游击队和民兵掩护下,转移到翼侧相机打击日伪军,先后在青山院、喜峰口、西卜子院等地多次设伏取胜,并攻克二拨子、新甸子、六道河等多处据点。5月底,日军第27师团主力南调,参加"扫荡"冀中抗日根据地,日军余部及伪治安军继续"扫荡"。第13军分区为配合冀中区反"扫荡",集中主力展开反击,在遵化城西北沙坡峪、滦县城西北甘河草及太平庄、迁安城西南赵店子等战斗中,予日伪军以痛击,击毙联队长田蒲竹治、治安总署顾问高羽麻等多名指挥官,攻克野鸡坨、樊各庄、油榨、石梯子第10余处据点,取得反击作战的胜利。8月1日,日伪军1.3万余人再次"扫荡"迁安、卢龙、滦县、丰润地区。第13军分区部队主力又分散与游击队、民兵配合,先后在丰润城西南石各庄、迁安北彭家洼、蓟县城北洪水庄等地进行伏击、 袭击作战。8月底,日军停止了"扫荡"。日军在"扫荡"中屠杀群众约2万人。 并将被抓捕的青壮年2万余人押往中国东北和日本去当"劳工"。 冀东区军民在近半年的反"扫荡"中,共作战160余次,歼日伪军近5500人,发展了冀东抗日武装力量,巩固与扩大了冀东抗日根据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