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1)  Third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2)  First Counter-Campaign against"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3)  Second Counter-Campaign against"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4)  Fifth Counter-Campaign against"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5)  the Fourth Counter-encirclement Campaign of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6)  Third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 in Hubei-Henan-Anhui Soviet Area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补充资料: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地区粉碎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蒋介石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后,又很快于1931年 6月组织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蒋介石亲自担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任前线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采取长驱直入的战略,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再深入进行"清剿"。其部署是:以何应钦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 1路进击军(即第6师)、第2路进击军(即第18军之第11、第14师)、第3军团(即第6路军第5、第8、第24师)、第4军团(即第9师),从南城方向进攻,寻求红军主力决战;以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1军团(即第19路军第60、第61师加第52师)、第2军团(即第26路军第25、第27师)、第3路进击军(即第 5路军第47、第54师),从吉安、永丰、乐安方向深入苏区,实行"进剿"和"清剿"。另以第10师和李延年旅为总预备队,位于临川;以第77、第28师和第34旅,位于吉安至赣州一线,担任"清剿"、维护后方并拦阻红军西渡赣江;以第23、第79师和骑兵第 1师位于南城、黎川、宜黄、临川、樟树(今清江)一带,担任"清剿"和维护后方,以第49、第56师和新编第 4旅位于闽赣边境,防堵红军东进。此外,还从河南抽调第53师到江西,准备在吉安待机。7月1日起,各路"围剿"军开始行动。
  
  
  这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共有3万人左右,在粉碎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后,正展开于闽西、闽西北和赣南等地区开辟工作。中国共产党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敌委员会对于国民党军必将举行新的"围剿"虽早有预见,但却没有料到会来得那么快。6月30日,临时总前委最后判明国民党军新的"围剿"开始后,决定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待敌深入根据地中心区,再集中兵力实行反攻。当即令独立第4、第5师和红3军之第9师在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以南地区,红4军之第12师在南丰以南和东南地区,协同当地地方武装迟滞敌人前进,红军主力迅速收拢,向苏区中心地区回师,准备适时转入反攻。
  
  7月10日前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临时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和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指挥下,从闽西北出发,紧急行军,绕道瑞金以北的壬田,于22日前到达于都以北的银坑、琵琶垄地区,同红3、红35、红7军会师,28日又转移到兴国县城西北的高兴圩地区。此时,国民党军已深入苏区20余日,但一直未找到红军主力,至7月底始发现红军主力在兴国地区,并判断红军可能西渡赣江,于是以其主力分路向西向南急进,企图压迫红军于赣江边而消灭之。
  
  7月31日,红一方面军得悉国民党军正向兴国方向行动,其右侧后富田、陂头、新安一带仅有3个团防守,由富田往东的后方联络线上防守力量也较薄弱。遂决定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先以主力由高兴圩隐蔽北移,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向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置深入赣南苏区之敌主力于无用之地,待其发觉回头北向时,再乘其疲劳打其可打者。当日晚,红军各部开始向富田前进,当进到石陂以北时,发现第 2路进击军两个师已到富田,随即改变计划,于8月4日折返高兴圩地区,另寻战机。此时,各路国民党军纷纷逼近。其中进到崇贤、东固地区的第1军团,进到兴国地区的第1路进击军和第4军团以及进到富田地区的第2路进击军,战斗力都较强。而正向良村、莲塘前进的第 3路进击军战斗力较弱。根据上述情况,红一方面军决定:以红35军、红12军第35师和独立第4、第5师,协同地方武装将第 1、第2两路进击军和第4军团向万安、良口牵引;将第 1军团钳制在崇贤、东固之间地区;集中红军主力以中间突破手段,求歼向莲塘前进的第 3路进击军,尔后进击龙冈、黄陂,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加以各个歼灭。8月5日晚,红军主力从兴国、崇贤两地国民党军之间20公里的空隙中隐蔽东进,6日午前抵达莲塘附近。这时,第1、第2路进击军在红35军等部牵引下正扑向赣江边,第3路进击军正分向良村、莲塘前进。当日晚,红3军团、红3、红4军和红12军主力等部秘密接敌,7日拂晓发起攻击,战至9时,全歼国民党军第47师第2旅又1个营。接着,红军乘胜向良村急进,途中与由良村出援的第54师之第160旅遭遇,歼其1个团,该旅残部逃向良村。红军衔尾猛追,攻入良村,又歼刚由城冈圩撤到良村的第54师师部和两个旅的大部。
  
  良村战斗后,红一方面军以红 3军佯攻龙冈,主力迅速东进,围歼刚从君埠、南陵等地缩回黄陂之第 8师。8月11日晨,红军抵近黄陂,并于当日中午对黄陂守军发起攻击,一举突入村内,歼其两个团。下午3时守军残部分向洛口、宁都突围,红军在追击中又歼其两个团。至此,红一方面军从 8月7~11日,连打了3个胜仗,从被动中夺取了主动。随后,红军主力即转到君埠以东君岭脑山区休整。
  
  莲塘、良村战斗后,蒋介石始知红军主力已由兴国西北地区东进,并估计红军可能北出临川。于是从 8月9日起,令其第1、第2路进击军和第1军团掉头向东,企图围歼红军主力于宁都以北地区。12~15日,国民党军取密集大包围态势接近了红军的集中地──君埠以东地区。根据这一情况,毛泽东、朱德决定,以红12军(欠35师)伪装主力向乐安方向佯动,将国民党军主力向东北方向牵引;红军主力秘密西返兴国县境内隐蔽休整待机。8月15日,红军主力2万余人,利用夜暗,通过正在东进的国民党军第1军团和第2路进击军之间10公里的间隙,进到枫边、白石地区休整。红12军主力则大张声势地向东北方向行动。国民党军误认红12军为红军主力,急令第1、第2路进击军追击。红12军主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将国民党军主力一部拖了近半个月,掩护了方面军主力的西移和休整。8月底,蒋介石发觉红军主力已由君埠以东地区西去,随即以第 1军团为先头,其他部队续后,再次西进。红军主力为进一步调动和疲惫国民党军,于 9月初,继续西移,转至兴国、万安、泰和之间的均村、茶园冈地区休整。
  
  这时,国民党军在中央苏区来回奔波已达两个月,始终未能找到红军主力进行决战,反而被歼3个师,士气急剧下降。蒋介石不得不下令结束"围剿",实行总退却。此时,红一方面军已休整半月有余,士气更加旺盛,在侦知国民党军总退却后,决心首先歼灭由兴国地区北撤之敌,尔后伺机扩张战果。9月7日,当国民党军第4军团由兴国撤至高兴圩以北长迳口南北地区时,红3军、独立第5师迅速出击,在老营盘截歼其1个旅。与此同时,红一方面军主力在高兴圩给敌第 60、第61师以严重打击。9月15日,方面军主力又在方石岭以南追歼第52师及第 9师的1个炮兵团和1个步兵营。至此,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军长黄公略和师长邹平、曾士莪牺牲。
  
  
  这次反"围剿"作战,红一方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苏区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先后共歼灭国民党军17个团共 3万余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中央苏区。经过这次反"围剿"作战,红军取得了更丰富的经验,全部的作战原则就基本形成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