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rvey of the public finance in China
中国财政概况
2) Background of China
中国概况
3) A survey of China
《中国概况》课
1.
This essay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about A survey of China class, including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the compilation of the textbooks and the renewal of the contents,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and so on.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 ,从《中国概况》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内容的更新、课程定位与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讨论了《中国概况》课现存的几个问题 ,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上好这门课的教学思
4) Chinese finance history
中国财政史
1.
Therefore,the class of <<Chinese finance history>> should be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pass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中国历史上的理财思想和赋税制度与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密不可分,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财政史》课堂理应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
5) public finance in China
中国财政学
1.
There i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deepen the study about the evolution of fiscal subject,not only for guiding the practice of public finance in China suited to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mechanism reforming, but also for the developing of public finance in China.
深化对财政主体演进的研究,不仅对指导中国财政实践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而且对发展中国财政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6) survey of the pricing system in China
中国价格概况
补充资料:中国财政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财政的发展变化及其作用。
30多年来,中国不论是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财政在集聚资金和分配使用资金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已由1950年的65亿元增加到1866.4亿元,财政总支出已由1950年的68亿元增加到1844.8亿元。此外,由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地方自己支配的预算外资金1984年已达到 1188.48亿元。国家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和预算外资金的增长,集中地表明中国的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已成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强大支柱。
建立统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财政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财政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财政。对外依附于帝国主义,割地赔款,债台高筑,关税、盐税自主权相继丧失。对内以苛税、重债和恶性通货膨胀盘剥人民,财源枯竭,财政无以自立。加以军阀割据,内战频仍,从未出现过真正统一的国家财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实现了统一,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收回了权益,建立起统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财政。中国财政资金的来源,主要靠国内经济的发展,适当利用一部分公平互惠的外资,是建立在自力更生为主基础之上的财政。
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中国财政通过资金分配发展国营经济,支援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与此同时,在组织财政收入课征税收时,实行了公私区别对待的政策,调节各种经济成份的收入。建国初期,在农村先是对农业税实行累进税制,土地多,收入高的税收负担重;土地少,收入低的贫苦农户则得到了减免税的照顾。农业合作化后又及时将农业税改为比例税制,按照常年产量计征,增产不增税。为了鼓励手工业者走上合作化道路,对手工业合作社不仅在资金上给以支持,还在税收上给予种种优惠。1955~1957年三年内,手工业合作组织得到的减免税优惠照顾,相当于它们1955年全部股金的 4.4倍。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通过税收的奖励、限制作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因素,限制其对国计民生的不利因素,促使私营工商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来自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还只占1/3,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财政收入来自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一直占90%以上。当社会主义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后,各项财政制度都相应地进行了改革,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从供给财政到建设财政的转变 建国初期,国家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用于军政费用,属于供给财政性质。以后不断加大了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和用于社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的比重,上述两项支出大体占到国家财政支出的70%左右,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新型的建设财政。
1950~1983年,国家财政用于工业、交通的基本建设拨款达5616亿元。许多基础工业部门,如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发展很快;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等,也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1983年,中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已达到4023亿元,为1952年的24.8倍。中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支持农业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又一重要方面。国家财政除了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好支农工业的投资外,还拨付巨额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事业费。1950~1983年共拨付支农资金2287亿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各项农田基本建设,以及推广新技术,发展良种良畜,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拨出大量经费,建立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加强了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为了促进经济部门和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在国家预算中设置了新产品试制费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等专项拨款;在拨付经济部门的事业费中设置了科学研究费专款,允许企业在税后留利中建立新产品试制基金。
建国以来,国家对于发展教育事业极为重视,建设了大量的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并且积极支持工农教育、业余教育、半工半读教育、电视广播教育、职工在职轮训等各种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底以来,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进行智力开发,仅直接拨付给教育部门的教育经费支出平均每年递增14.3%,高于同时期财政支出的递增速度。国家财政也积极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1983年的卫生事业费支出较之1950年增加72倍。1979年以来,国家用于卫生事业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递增15.6%。国家财政还安排大量资金用于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体育等各项事业。
中国财政是建设性的财政,这不仅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中体现了这一点,而且在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从而不仅促进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且各项支出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
实现财政收支的宏观控制和综合平衡 建国初期,针对国民党政府留下的经济凋敝、财源枯竭、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军政费用支出浩繁、财政入不敷出的混乱局面,国家从1950年 3月开始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把绝大部分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统一调度使用,整顿收入,节减开支,在当年实现了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停止了财政发行,稳定了市场物价,结束了从1937年以来延续12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1953年起,在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上,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国家财政有计划地聚集资金和分配资金。30多年来,一直把组织财政收支平衡进而组织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综合平衡,作为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和稳定市场物价的重大措施,并且取得了成效。
改革财政体制 198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财政方面的改革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国家和企业关系方面,通过调整产品税的税率,增设资源税、增值税和若干种地方税收,调节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对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征收所得税后还征收调节税,征税以后的利润即留归企业支配,从而通过税法形式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基本稳定下来,使国家财政收入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增长,使企业能从新增加的利润中得到较多的利益。与此同时,对企业发放给职工的奖金实行"上不封顶,不下保底"的办法。即企业税后留利增加的可以多发奖金,税利减少的则只能减发或停发奖金;企业发放奖金超过一定限额的,国家要向企业征收奖金税,以防止消费基金失去控制。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面,对投产后有还款能力的基本建设项目,采取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方式进行,要求企业用投产后创造的利润和提取的折旧基金归还财政。这比财政无偿拨款更有利于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有利于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果。对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则实行了经费包干办法,从而调动了这些单位节约经费支出的积极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地方、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权益得到重视,自有资金不断增多。为了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又采取了必要的集资措施。从1983年1月起,对企业、事业、地方、部队等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征收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1983年10月起,又对各地区、各部门自筹基本建设投资征收了建筑税;从1981年起,国家还每年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通过这些措施,改善了财政状况,保证了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对于引进外资采取了一系列减税、免税和财务上的优惠措施。如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方面,对新开办的合营企业,合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第一年、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对举办农业、林业等利润较低的合营企业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办的合营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减免税优惠。对这些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也有不同于国内企业的税收优惠。与此同时,对经济特区以及开放城市和地区,还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给予更多的减免税收优惠,以利于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办厂。
30多年来,中国不论是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财政在集聚资金和分配使用资金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已由1950年的65亿元增加到1866.4亿元,财政总支出已由1950年的68亿元增加到1844.8亿元。此外,由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地方自己支配的预算外资金1984年已达到 1188.48亿元。国家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和预算外资金的增长,集中地表明中国的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已成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强大支柱。
建立统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财政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财政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财政。对外依附于帝国主义,割地赔款,债台高筑,关税、盐税自主权相继丧失。对内以苛税、重债和恶性通货膨胀盘剥人民,财源枯竭,财政无以自立。加以军阀割据,内战频仍,从未出现过真正统一的国家财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实现了统一,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收回了权益,建立起统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财政。中国财政资金的来源,主要靠国内经济的发展,适当利用一部分公平互惠的外资,是建立在自力更生为主基础之上的财政。
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中国财政通过资金分配发展国营经济,支援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与此同时,在组织财政收入课征税收时,实行了公私区别对待的政策,调节各种经济成份的收入。建国初期,在农村先是对农业税实行累进税制,土地多,收入高的税收负担重;土地少,收入低的贫苦农户则得到了减免税的照顾。农业合作化后又及时将农业税改为比例税制,按照常年产量计征,增产不增税。为了鼓励手工业者走上合作化道路,对手工业合作社不仅在资金上给以支持,还在税收上给予种种优惠。1955~1957年三年内,手工业合作组织得到的减免税优惠照顾,相当于它们1955年全部股金的 4.4倍。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通过税收的奖励、限制作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因素,限制其对国计民生的不利因素,促使私营工商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来自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还只占1/3,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财政收入来自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一直占90%以上。当社会主义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后,各项财政制度都相应地进行了改革,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从供给财政到建设财政的转变 建国初期,国家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用于军政费用,属于供给财政性质。以后不断加大了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和用于社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的比重,上述两项支出大体占到国家财政支出的70%左右,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新型的建设财政。
1950~1983年,国家财政用于工业、交通的基本建设拨款达5616亿元。许多基础工业部门,如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发展很快;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等,也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1983年,中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已达到4023亿元,为1952年的24.8倍。中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支持农业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又一重要方面。国家财政除了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好支农工业的投资外,还拨付巨额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事业费。1950~1983年共拨付支农资金2287亿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各项农田基本建设,以及推广新技术,发展良种良畜,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拨出大量经费,建立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加强了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为了促进经济部门和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在国家预算中设置了新产品试制费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等专项拨款;在拨付经济部门的事业费中设置了科学研究费专款,允许企业在税后留利中建立新产品试制基金。
建国以来,国家对于发展教育事业极为重视,建设了大量的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并且积极支持工农教育、业余教育、半工半读教育、电视广播教育、职工在职轮训等各种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底以来,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进行智力开发,仅直接拨付给教育部门的教育经费支出平均每年递增14.3%,高于同时期财政支出的递增速度。国家财政也积极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1983年的卫生事业费支出较之1950年增加72倍。1979年以来,国家用于卫生事业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递增15.6%。国家财政还安排大量资金用于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体育等各项事业。
中国财政是建设性的财政,这不仅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中体现了这一点,而且在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从而不仅促进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且各项支出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
实现财政收支的宏观控制和综合平衡 建国初期,针对国民党政府留下的经济凋敝、财源枯竭、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军政费用支出浩繁、财政入不敷出的混乱局面,国家从1950年 3月开始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把绝大部分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统一调度使用,整顿收入,节减开支,在当年实现了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停止了财政发行,稳定了市场物价,结束了从1937年以来延续12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1953年起,在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上,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国家财政有计划地聚集资金和分配资金。30多年来,一直把组织财政收支平衡进而组织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综合平衡,作为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和稳定市场物价的重大措施,并且取得了成效。
改革财政体制 198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财政方面的改革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国家和企业关系方面,通过调整产品税的税率,增设资源税、增值税和若干种地方税收,调节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对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征收所得税后还征收调节税,征税以后的利润即留归企业支配,从而通过税法形式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基本稳定下来,使国家财政收入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增长,使企业能从新增加的利润中得到较多的利益。与此同时,对企业发放给职工的奖金实行"上不封顶,不下保底"的办法。即企业税后留利增加的可以多发奖金,税利减少的则只能减发或停发奖金;企业发放奖金超过一定限额的,国家要向企业征收奖金税,以防止消费基金失去控制。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面,对投产后有还款能力的基本建设项目,采取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方式进行,要求企业用投产后创造的利润和提取的折旧基金归还财政。这比财政无偿拨款更有利于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有利于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果。对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则实行了经费包干办法,从而调动了这些单位节约经费支出的积极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地方、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权益得到重视,自有资金不断增多。为了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又采取了必要的集资措施。从1983年1月起,对企业、事业、地方、部队等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征收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1983年10月起,又对各地区、各部门自筹基本建设投资征收了建筑税;从1981年起,国家还每年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通过这些措施,改善了财政状况,保证了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对于引进外资采取了一系列减税、免税和财务上的优惠措施。如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方面,对新开办的合营企业,合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第一年、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对举办农业、林业等利润较低的合营企业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办的合营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减免税优惠。对这些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也有不同于国内企业的税收优惠。与此同时,对经济特区以及开放城市和地区,还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给予更多的减免税收优惠,以利于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办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