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  economic relations of socialist country with the outside world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  economic functions of socialist state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3)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socialist state-operated economy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5)  the socialist economy of China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6)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
补充资料: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一般包括对外贸易和国际间的商业往来、国际金融和保险、国际信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间的经济技术援助等。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是建立在本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它不仅受价值规律制约,而且受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支配,目的是促进本国的经济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体现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关系,以及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相互支援的关系。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原因是:①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范围必然要突破国家的界限,出现经济关系的国际化。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在当代,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也必须适应经济关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割断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业已形成的国际间的生产与消费的密切联系。
  
  ②社会主义革命往往是在经济落后或只具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以便在经济上能尽快赶上和超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此,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和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广泛地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
  
  ③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有力地配合国家外交政策的贯彻。为了建立和维护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和发展南南合作,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积极地开展对外经济关系。
  
  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关系,对加速本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现代的生产条件下,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任何一国都不能全部满足它本身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某些薄弱环节,出现某些产品的短缺或剩余。通过对外经济交流,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②任何一国都有自己的生产优势和劣势,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劳动耗费存在着差异,通过对外贸易,可以用本国的优势产品去换取别国的优势产品。这不仅可以为国家多创外汇,而且还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劳动消耗,增殖价值,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③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各有长短,通过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可以获得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④在经济建设中,社会主义国家往往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通过国际信贷,有选择地利用外资,是克服资金不足、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历史经验  列宁非常重视开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他曾主张采取租让制形式来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苏联工业化时期,斯大林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科学合作和技术交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现在,对外经济关系已受到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视。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正在探索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正处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阶段,迫切要求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但是当时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贸易歧视,迫使中国只能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同时,开展同亚洲、非洲和香港地区之间的贸易。50年代中期,中国同西欧国家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贸易额也有所增加,进口了许多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国内所需的物资材料。60年代初,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步扩大到资本主义市场。196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工农业生产的好转,对外经济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国家达到30多个。1966年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受到严重影响。对外贸易连续五年下降、徘徊,从1972年起才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提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从而使对外经济关系出现了新的局面。
  
  到80年代初,中国已同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了贸易往来,其中8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和议定书。198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 696.1亿美元。近几年中国扩大了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设备的形式,除了利用外国政府和世界金融组织的贷款外,还举办了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与外国合作勘探和开发海上石油,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展补偿贸易,等等。还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南南合作。
  
  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原则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①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②统一计划、统一政策、统一对外的原则。强化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权力和集中管理,制订和完善各种法规、条例,同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处理国家、地方、企业三者的利益关系。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又要防止不合理地自相竞争的现象出现。
  
  ③政治需要与经济利益统一的原则。在对外经济关系中,要求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与平等互利、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统一起来,避免把经济与政治等同起来或完全对立起来的做法。
  
  ④在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对于资本主义的腐朽制度、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作风,要坚决抵制。在开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反对任何崇洋媚外的意识和行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