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缪勒,G.E.
1)  Georg Elias Müller (1850~1934)
缪勒,G.E.
2)  Villa Muller
缪勒住宅
1.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build-in furniture in the Villa Muller designed by Adolf Loos.
描述了阿道夫·路斯在缪勒住宅中固定(build-in)家具的布置情况以及为什么可以这样布置的结构原因,并分析这些固定家具的布置对于单个的功能空间以及各功能空间之间等级关系的塑造产生的影响。
3)  Mueller bridge
缪勒电桥
4)  Müller effect
缪勒效应
5)  Leopold Müller (1908~1988)
缪勒,L.
6)  llerian mimicry
缪勒拟态
补充资料:缪勒,G.E.
    
  
    德国心理学家。1850年 7月20日生于格里马,1934年12月23日卒于格丁根。曾就读于柏林、莱比锡等大学,1872年转入格丁根大学。同年提出《感觉的注意学说》的论文而获得博士学位。这篇论文是在1873年发表的。1876年任讲师。1880年改任捷诺韦兹大学哲学讲座 1年。1881年继任格丁根大学的讲席。此后终身未离开格丁根大学,在职40年。
  
  1890年以后,缪勒专门研究视觉和听觉的心理物理学,修改并补充了E.黑林的色觉说。他在心理学上的主要成就首先就是他在心理物理法上的贡献:正误法或常定法。主要表现在他所著的《论心理物理学的基础》(1878)和《心理物理方法论的观点和事实》(1903)两书中。他还探讨了感觉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记忆的研究。并以表象过程的再现倾向作为课题,着重研究"表象的顽固倾向"。在对记忆和重量辨别的实验研究中,关于心理定势(所谓"意识态度",简称识态,如预备、犹疑和迟疑,在积极地影响着学习)的发现对O.屈尔佩的思维实验起了启发的作用。他把内省法与客观法结合起来使用,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学习研究的最后一个贡献是与F.舒曼一起发明了记忆鼓,鼓的转动使学习材料的呈现可以一律。现在这已成为熟悉的实验室的设备之一。
  
  在缪勒完成他的复合说之后,他用这个学说与自C.von 埃伦费尔斯以来的形、形质的格式塔心理学展开论战。1923年著有《复合说和格式塔说》一书。次年出版了《心理学纲要》。他和W.克勒的论战,在当时的心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波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