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梵经》
1)  Brahma-sūtra
《梵经》
2)  The Brahmajala Sutra;The Sutra of Indra's Net
梵网经
3)  Fantian Suowen Jing
《梵天所问经》
1.
They are Chixin Fantian Suowen Jing of Zhu Fahu in Xijin, Siyi Fantian Suowen Jing of Jiumo Luoshi in Houqin, Shengsiwei Fantian Suowen Jing of Puti Liuzhi in Yuanwei.
以《梵天所问经》这三部异译佛典词汇研究为例,阐释同经异译在考释词语意义、探讨词汇的发展演变、佛典校勘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并指出利用同经异译佛典进行汉语词汇史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  Brahma [英]['brɑ:mə]  [美]['brɑmə]
1.
Tagore,poet of India,is influenced by ancient India philosophy thought of "Brahmatmaikyam",demonstrate in its poem the dense religious philosophic theory,among them there is the praise of life and nature and the harmonious pursuit too.
印度诗人泰戈尔受古印度哲学“梵我一如”思想的影响,在其诗歌中表现出浓重的宗教哲理意蕴,其中既有对生命、自然的礼赞,也有对和谐的追求,还有跨越时空,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正因为其诗歌思想的丰赡深刻以及独有的东方情调和神韵,他的诗歌在世界文学中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5)  The Bodhisattva Precept Section of the Indra's Net Sutra
梵网经菩萨戒
6)  the Sanskrit
梵剧
1.
Dual Effect of Folk Opera Performance Market in Tang Dynasty ——Seen from Metamorphosis of the Sanskrit;
从梵剧的蜕变看唐代民间戏乐表演市场对戏剧艺术的双重作用
补充资料:《梵经》
      又名《吠檀多经》、《广博经》。"吠檀多"的意思是"吠陀的终结",特指奥义书而言。《梵经》是对奥义书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得此名。此经专门探讨梵的本体及其体现的原理,故又称《有身弥曼差经》。传说作者是一名叫跛陀罗衍那的吠檀多论师。他的生平和他这部作品的年代,俱无资料可考。多数学者推论,《梵经》是在公元200~400年间写成的。
  
  《梵经》由 555条格言式的短经文组成。全书共分4 章:①通诸义篇,概括奥义书时期诸家关于梵的学说,融会贯通,纳入一个比较完整的梵我同一的唯心论体系;②无相违篇,批评数论、瑜伽、胜论佛教和耆那教的观点;证明吠檀多学说与吠陀的一神论不相违背;③修习因篇,陈述修习各种通往梵境的禅法──因;④成就果篇,说明由于坚持对梵的内在反思,悟彻梵我,证得解脱道果。这些内容总摄了奥义书的精髓,使《梵经》能与奥义书、《薄伽梵歌》并列,构成所谓吠檀多哲学的三基础。
  
  《梵经》集中阐明梵、我、幻三者不一不异的哲学原理。吠檀多哲学家在关于本体──梵的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但在梵与我、梵与幻的关系上有分歧,结果产生了十多个吠檀多支派。各支派按自己的见解宣讲、注解《梵经》,相互争鸣。其中主要的 3家注解是:①商羯罗的《有身疏》,阐述吠檀多"无差别不二论";②罗摩奴阇的《吉祥疏》,阐述吠檀多"差别不二论";③摩陀婆(1199~1278)的《梵经疏》,阐述吠檀多"二元论"。(见吠檀多派)
  
  在印度,《梵经》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教科书,印制甚多。就版本而言,以浦那、孟买和贝拿勒斯 3地刊行的梵文文献丛书本较为流行。此书言简意赅,晦涩玄奥,通常与注释编在一起出版。《梵经》以其精致、独特的唯心论哲学内容而受到古今哲学家的注意。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