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瓦利·乌拉
1)  Shah Wali Ullāh (1703~1762)
瓦利·乌拉
2)  Uddevalla
乌德瓦拉
3)  Utibaprilat
乌替普利拉
4)  Lars Wivallius (1605~1669)
维瓦利乌斯,L.
5)  lixiding(urapidil)
利喜定(乌拉地尔)
6)  Liglale Awe
利格拉乐.阿乌
补充资料:瓦利·乌拉
      中世纪印度伊斯兰教的经院哲学家和改革者。生于德里。他对当时伊斯兰教中的教条主义、僧侣的寄生生涯、封建的陋俗等进行了批判,提出"模仿先知的榜样","回到《可兰经》去"的口号。为了使广大群众了解《可兰经》的真意,他把阿拉伯文的《可兰经》译成了波斯文。瓦利·乌拉的宗教哲学思想追随传统的一元论,认为真主是"存在的统一","存在的统一蕴涵着无所不包的、充溢于宇宙的真理"。但是他又承认与"存在的统一"相联系的"经验的统一",这两者都受到真主的启示和人类理性的支持。
  
  瓦利·乌拉根据生活的实践,提出了建立教法的4个原则:①《可兰经》;②先知的榜样和教诫;③穆斯林社会的共同意见;④类推的应用。另外,他还提出了建立在伊斯兰教基础上的正义社会的理想,认为社会的不公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在莫卧儿王朝的统治下,财富集中在几个家族的手中,他们过着奢侈的寄生生活,对广大农民、手工业者进行无情的剥削,这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安和混乱。在理想的社会中,必须把国家的财富进行合理和平等的分配,使社会结构得到平衡,并给予生产者应有的保护。瓦利·乌拉的思想和实践反映了中世纪下层劳动人民的要求和利益,对于印度清净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