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China Association for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f Cultural Relics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补充资料:硅酸盐质地文物保护技术
硅酸盐质地文物是以天然硅酸盐为原料制成的,如陶、瓷、砖、瓦、玻璃等。硅酸盐质地制品,在环境因素影响下,会发生机械性、化学性的损坏。
陶器保护 陶质制品是以粘土为原料,经配料、制胎、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制成的器物或艺术品。它在地下潮湿环境中,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及其他杂质均可深入到器物内部,器物表面也会沾染污垢或覆盖凝结物。由于环境气候的变化,渗入器物内的盐类,会反复出现重结晶和溶解现象,使器物强度降低,易破碎、酥粉。因此出土时有许多陶器已成碎片。
出土陶器,表面沾附的污垢可用蒸馏水冲洗。覆盖在陶器表面的不溶性硬结物主要是碳酸盐、硫酸盐或硅酸盐。碳酸盐可用10%盐酸或硝酸溶除;硫酸盐需用浓硝酸滴在硬结物上,待硬结物软化后,用机械法剔除;硅酸盐用 1%氢氟酸施在硬结物上除去,然后将残余酸液洗净。陶器中吸附的可溶性盐类,可用蒸馏水浸泡的方法除去。对带釉的陶器,用盐酸清除,但不可用硝酸或醋酸,以免腐蚀釉料。黑色污垢可试用3%过氧化氢溶液去除。
脆弱陶器用减压渗透加固法,渗透剂可用聚醋酸乙烯酯酒精溶液、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丙烯酸酯乳液;陶制品表面颜色或釉酥粉剥落,可用5%可溶性尼龙酒精溶液加固,如剥落的釉较厚,可用10%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粘合。
破碎的出土陶器,需经过碎片核拼、粘结、补配、仿色、修饰等过程,才能恢复器物的原貌。粘结材料主要有硝基纤维素、聚苯乙烯丙酮甲苯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溶液、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环氧树脂和虫胶等。
陶制品残缺部位的补配材料,多用石膏和塑性面团等。
瓷器保护 瓷制品是以瓷土(高岭土)为原料,经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过程制成的。
瓷器比陶器质地致密、坚硬、光滑、不吸水,盐类不易渗入瓷器内部。瓷器的损坏多是机械性损伤,出土瓷器或传世瓷器的保护,以防震、防压、防撞击、防摔为主,已破碎的瓷器,经粘结、补配、修饰等工艺,可恢复原状。粘结剂与粘结陶器的材料相同。瓷器表面的污垢可用洗涤剂清除。表面凝结物,石灰质的用10%盐酸或硝酸溶除;硫酸盐的用浓硝酸软化,再用机械法剔除;硅酸盐的用1%氢氟酸或机械法清除。
砖瓦保护 砖瓦类文物包括历代建筑物的砖、墓砖、画像砖、空心砖、板瓦、筒瓦、瓦当等。
砖瓦的损破主要是断裂、酥粉。古建筑物上的砖瓦,因处在室外环境中,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生物危害都会导致砖瓦材质的劣变。需采用渗透加固的方法,提高古砖的耐久性、抗磨性。加固材料有聚氨基甲酸酯、生桐油等。生桐油是中国传统的保护铺地砖的涂布材料,与合成树脂中的聚氨基甲酸酯的抗磨性能相近。
玻璃器保护 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西方古代玻璃一直以钠钙玻璃为主,原料是石英、碳酸钠和石灰。中国古代玻璃以铅玻璃为主,氧化铅、氧化钡的含量较高。
玻璃器易遭机械性破坏,还会出现粉化剥落、变色和炸裂、失去光泽和透明度等劣化变质现象。
玻璃器的腐蚀与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空气相对湿度或含水量过高,都会侵蚀玻璃。因此,玻璃器要放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洁净无污染。
对已风化、粉化的玻璃可用无色透明的丙烯酸类树脂进行封护加固,防止继续腐蚀。已开裂的玻璃器,可用环氧树脂粘合加固。透明度下降程度较轻的,可用稀醋酸擦拭,中和玻璃表面的游离碱,使玻璃器恢复透明度。
陶器保护 陶质制品是以粘土为原料,经配料、制胎、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制成的器物或艺术品。它在地下潮湿环境中,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及其他杂质均可深入到器物内部,器物表面也会沾染污垢或覆盖凝结物。由于环境气候的变化,渗入器物内的盐类,会反复出现重结晶和溶解现象,使器物强度降低,易破碎、酥粉。因此出土时有许多陶器已成碎片。
出土陶器,表面沾附的污垢可用蒸馏水冲洗。覆盖在陶器表面的不溶性硬结物主要是碳酸盐、硫酸盐或硅酸盐。碳酸盐可用10%盐酸或硝酸溶除;硫酸盐需用浓硝酸滴在硬结物上,待硬结物软化后,用机械法剔除;硅酸盐用 1%氢氟酸施在硬结物上除去,然后将残余酸液洗净。陶器中吸附的可溶性盐类,可用蒸馏水浸泡的方法除去。对带釉的陶器,用盐酸清除,但不可用硝酸或醋酸,以免腐蚀釉料。黑色污垢可试用3%过氧化氢溶液去除。
脆弱陶器用减压渗透加固法,渗透剂可用聚醋酸乙烯酯酒精溶液、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丙烯酸酯乳液;陶制品表面颜色或釉酥粉剥落,可用5%可溶性尼龙酒精溶液加固,如剥落的釉较厚,可用10%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粘合。
破碎的出土陶器,需经过碎片核拼、粘结、补配、仿色、修饰等过程,才能恢复器物的原貌。粘结材料主要有硝基纤维素、聚苯乙烯丙酮甲苯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溶液、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环氧树脂和虫胶等。
陶制品残缺部位的补配材料,多用石膏和塑性面团等。
瓷器保护 瓷制品是以瓷土(高岭土)为原料,经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过程制成的。
瓷器比陶器质地致密、坚硬、光滑、不吸水,盐类不易渗入瓷器内部。瓷器的损坏多是机械性损伤,出土瓷器或传世瓷器的保护,以防震、防压、防撞击、防摔为主,已破碎的瓷器,经粘结、补配、修饰等工艺,可恢复原状。粘结剂与粘结陶器的材料相同。瓷器表面的污垢可用洗涤剂清除。表面凝结物,石灰质的用10%盐酸或硝酸溶除;硫酸盐的用浓硝酸软化,再用机械法剔除;硅酸盐的用1%氢氟酸或机械法清除。
砖瓦保护 砖瓦类文物包括历代建筑物的砖、墓砖、画像砖、空心砖、板瓦、筒瓦、瓦当等。
砖瓦的损破主要是断裂、酥粉。古建筑物上的砖瓦,因处在室外环境中,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生物危害都会导致砖瓦材质的劣变。需采用渗透加固的方法,提高古砖的耐久性、抗磨性。加固材料有聚氨基甲酸酯、生桐油等。生桐油是中国传统的保护铺地砖的涂布材料,与合成树脂中的聚氨基甲酸酯的抗磨性能相近。
玻璃器保护 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西方古代玻璃一直以钠钙玻璃为主,原料是石英、碳酸钠和石灰。中国古代玻璃以铅玻璃为主,氧化铅、氧化钡的含量较高。
玻璃器易遭机械性破坏,还会出现粉化剥落、变色和炸裂、失去光泽和透明度等劣化变质现象。
玻璃器的腐蚀与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空气相对湿度或含水量过高,都会侵蚀玻璃。因此,玻璃器要放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洁净无污染。
对已风化、粉化的玻璃可用无色透明的丙烯酸类树脂进行封护加固,防止继续腐蚀。已开裂的玻璃器,可用环氧树脂粘合加固。透明度下降程度较轻的,可用稀醋酸擦拭,中和玻璃表面的游离碱,使玻璃器恢复透明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