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古代缂丝
1)  Gesi Tapestry in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缂丝
2)  Ancient Chinese Silk
中国古代丝织品
3)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缂丝
1.
In this disquisition,the origin of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will be dissertated at the beginning after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in Song Dynasty and the effect from painting in that dynasty will be dissertated carefu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done by other experts.
缂丝是中国特有的丝织品工艺中的一种,历来有着“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其工艺水平是一般的丝织品不能比的。
4)  Ancient Chinese
中国古代
1.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Sitting Posture and the Sitting Instruments;
中国古代“坐”姿与坐具形式的演变
2.
Seeking for Scicntism of Management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中国古代对管理科学化的追求——从古典数学文献中发掘所得的一个简述
3.
The ancient Chinese costume is a grand cultural treasure of long history.
中国古代服装是一个内容浩瀚的文化宝库。
5)  Chinese Ancient
中国古代
1.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cultural perspectives and Chinese ancient management thought;
文化教育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关系
2.
As an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history, Chinese ancient legends cover some specific views of Chinese ancient technology value and function.
作为对历史过程的一个解释系统,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着对中国古代技术价值和功能的特定理解。
3.
Chinese ancient concept of harmony takes"gradation and difference","pure mind with few desires"and"harmony of man with nature"as its basic spirit.
中国古代和谐理念以"等差有别"、"清心寡欲"、"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本质上追求的是一种以君主为中心的不同等级之间的和谐。
6)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
1.
A Ponder on th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al Ideology in Ancient China;
对中国古代童蒙教育思想的点滴思考
2.
Analysis on the Theory of Literati OK in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的“文人无行”论浅析
3.
Evolution of water right system of Yellow River basin in ancient China(Vol.2);
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下)
补充资料:中国古代缂丝
      用通经断纬即所谓缀织法织出花纹的丝织物。用缀织法织制的缂丝,首先产生于中国。
  
  中国缂丝的实物最早可追溯到唐代。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曾出土一件几何纹缂丝带子,长 9.3厘米,宽 1.9厘米,用草绿、墨绿、橘黄、中黄、黄棕、白等色丝缂织而成。日本正仓院保藏的奈良时代留传下来的织绣品中,也有唐代的缂丝(图1),其中一件异兽忍冬莲花纹缂丝,缂织技艺已较成熟。
  
  北宋时期,缂织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传世的北宋缂丝一等紫鸾鹊谱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高131.6厘米,宽55.6厘米,系由嘴衔如意灵芝草、穿插飞翔于花丛中的成对文鸾、仙鹤、锦鸡、孔雀、鸿雁、白鹇、鹭鹚、鸂鶒、黄鹂与各种花卉组成,并在紫地上用藏青、浅蓝、月白、土黄、浅黄、淡黄、翠绿、浅绿、深绿等色退晕配色,再以浅黄或浅绿线条勾勒,构图严整,是一件北宋极有代表性的缂丝精品。
  
  南宋时期出现了朱克柔、沈子蕃等缂丝艺人,专门摹缂名人书画,创造了许多表现书画笔致和晕色变化的缂织方法,从而把缂丝手工技艺发展到一个高峰(图2)。 据朱启钤《清内府藏刻丝书画录》一书所收宋代缂丝品目就有113件,现有70件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沈子蕃、朱克柔等人的作品,不仅缂技精巧,而且对画稿的审选也极为慎重,体材悉取院体书法、绘画(图3),根据不同的形象,选用不同松紧粗细的丝线,灵活处理纬丝的松紧,表现画面形状的转侧起伏,再在某些局部以少量添笔描画,把原作摹缂得维妙维肖。其肌理质感之美,有时比原作更胜。沈子蕃的《缂丝花鸟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95.7厘米,宽38厘米,本色地,缂织双鸟栖于迎风含露的桃技上。沈氏用勾缂、长短戗、包心戗、渗和戗、刻鳞等织法,将原作写实、沉静的风格表达出来。对花、叶轮廓的处理,采用黑、蓝、浅绿等不同色纬丝分别勾缂,再在鸟的背、颈等部以墨笔润饰。幅右下缂"子蕃墨书"款,"蒼巖"、"棠村審定"章。又沈子蕃的《缂丝青碧山水图轴》(故宫博物院藏),高88.4厘米,宽37厘米,白色地,经密每厘米20根,纬密每厘米64~66根,经粗0.15毫米,纬粗0.15~0.2毫米,以蓝、月白、湖色、蓝绿、绿、艾绿、淡绿、香黄、沉香、褐、淡青、白、古铜、墨色等十余种色丝,用勾缂、长短戗、木梳戗、结缂、惯缂等多种技法缂织人物山水,近景陂树卷润,远山云烟出岫,配色丰富典雅。女缂丝艺人朱克柔缂织的《缂丝牡丹》 (辽宁省博物馆藏),高23.1厘米,宽23.8厘米,磁青地上有一枝姣艳的牡丹盛开,晕色如画。色有蓝色两种,黄色四种,绿色四种,朱、白各一种,经用捻丝,纬用松线,牡丹花瓣的晕色是利用织梭伸展的长短变化,使深浅色纬长短相错,形成空间混合的晕色效果。
  
  元代缂丝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缂丝八仙拱寿图轴》和《缂丝东方朔偷桃图轴》为代表,造型简练豪放,一反南宋细腻柔美的风尚。
  
  明代初期缂丝只用于敕制、诰命、船符等小件作品。宣德年间重新摹缂名人书画。明代中后期,出现了巨幅作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缂丝瑶池集庆图轴》,画心宽 205厘米,高260厘米;明《缂丝赵昌花卉图卷》长 244.5厘米,高44厘米。缂丝还用来缂织龙袍及巨幅佛像画(唐卡)。此时缂丝原料大量用金线及孔雀羽线和极细的双股强捻丝线。常用凤尾戗等缂法,也少量加彩绘补笔。造型庄重,气质纯厚,色彩浓艳。
  
  清乾隆时,缂丝大量用来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及室内陈设等。手法细腻,创造了双面透缂技术和缂丝加绣。也有用丝线缂织地纹,毛线缂织花纹的作品。
  
  清晚期,配色上出现同一种色由深到浅推移的"三蓝缂丝"和"水墨缂丝"、"三色金缂丝"等。由于商品性生产,也出现只缂织图像外轮廓,其余完全手绘的粗劣商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