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dicine
[英]['medsn] [美]['mɛdsṇ]
n.内服药,医药;医术;医学,内科学
3) medical
[英]['medikəl] [美]['mɛdɪkəl]
医学的,医疗的,医药的;内科的
5) scientific TCM
中医药科学
1.
The scientific TCM theory thinks of the heaven and man as one, and has its superiorities and deficiencies.
中医药科学讲究天人合一,具备系统性、综合性等优势,同时又存在玄妙性、经验性等弱点。
补充资料:中医药科学研究
中医药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TCM
探讨中医药学术知识的科学实践。主要是从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索生命和疾病过程的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整理,另一方面要在探索中获得创新和突破。目前,它已从古代散在的、自发的、沿用传统方法的研究,发展到设有众多专门研究机构,集中大批科研人员,采用现代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科研体系。近40年来,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较快,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在防治疾病和卫生保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 中医药科学研究在总体上可分为医学研究和药学研究两大门类;根据研究性质又可分为临床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具体内容有:①各科临床研究。包括对内、外、骨伤、妇产、儿、眼、耳鼻喉、口腔、皮肤、肿瘤、肛肠等科的各种病证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②著名中医师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及对民间疗法的继承、发掘和整理研究。③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包括对脏腑、经络、气血、营卫、津液、四诊八纲、五运六气等的研究。④治则和治法的原理及应用研究。⑤临床辨证施护的研究。⑥药物基础理论及应用的整理与提高研究。如中药药性理论、中药炮制、中药实验药理学及中药资源、栽培、鉴定的研究等。⑦方剂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如方剂配伍原理、剂型改革及制剂工艺的研究,药品质量控制检测原理研究等。⑧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研究。⑨中国医学史研究。⑩历代医学流派学术理论研究。医药文献与古籍整理研究。医药情报信息研究。养生学及康复医学研究。医学工程学研究。如诊断、治疗仪器的研究及电子计算机在中医学的应用研究。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的中医药研究。传统医学的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
简史 历代医家长期以来都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理论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对经典著作的注释,在注疏中发微新见。围绕、、 、 、、、等经典著作,不断发展理论外延。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总结临床经验,通过整理医案和编著方书、药书,把临床新技术、新发现和研制的新方新药著述传世。在古代中医药研究中这些注释和经验总结主要由医家散在自发地进行。如明代,以个人之力,历时27年,三易其稿,完成了科学巨著。但也有些大型项目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如唐代,政府采纳苏敬的建议,组织当时富有才学的医药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共22人,对药物学进行了一次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整理研究工作,历时两年,于659年编成并颁行全国,成为第一部由政府颁定的药典性本草。宋太宗时,政府曾主持编撰(100卷);宋徽宗时政府主持编撰(200卷);宋仁宗时更成立了“校正医书局”,由掌禹锡、林亿、 高保衡、 孙兆等主持其事,先后校正刊行了、 、 《伤寒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等医书。
大规模的中医药科学研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起来的。1952年卫生部委托北京医学院办了一个中央卫生部中医药专门研究人员学习班(五年制)。1955年直属卫生部的中医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同时举办了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1956年国家在北京、上海、四川、广东成立了 4所中医学院,1959年中医药科技工作列入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1982年把发展传统医药列入宪法,使中医药事业有了法律保障。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式成立,1988年扩建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科技司负责中医药科学研究工作,并明确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学术水平,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1978年中医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90年底,全国有地市级以上中医药研究院(所)170个,高等中医院校29所,高等民族医药院校3所,专职科研人员 17500余人。中医药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国家医药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征 当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中医药学体系为对象。例如,临床研究以探讨辨证论治规律为主,从理、法、方、药的不同层面或单独、或综合地进行;药物研究则着重于药性、 功效、 炮制、配伍等。 二是研究模式多元化。 大致可概括为传统内容的挖掘和深化、中医现代化研究和中西医结合三种类型。三是采用多学科、多途径的方法,既采用传统研究方法,也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动物模型及实验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文献学方法、逻辑学方法、数理统计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方法以及科学抽象和建立假说等方法。近年来,更重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例如,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中药或方剂的作用机制,用血液流变学方法研究瘀血和活血化瘀,用放射性核素研究经络,等等。
主要成就 近40余年来,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较大的成绩,已获得国家及部级科研成果 350项,有些成果,如针刺镇痛机理、骨折治疗、急腹症治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基础理论研究 有关肾虚、脾虚的研究,活血化瘀、扶正培本、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治则的研究,舌诊和脉诊的研究等方面,均已取得成果。在经络研究方面肯定了经络感传现象的存在,总结出感传规律,针刺镇痛得到了有力的科学论证。
临床研究 在临床上,辨证分型的方法被普遍应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的疗效不断提高,并总结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以中药补肾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为85.4%,缓解率为40%~50%,明显优于单纯用雄性激素治疗的效果(有效率为46.7%)。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率为78.9%~90%,而单纯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为54.5%。对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患者,采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减少了化学药物疗法和放射疗法的毒副作用。对Ⅲ期胃癌术后采用健脾和胃、益肾填髓的健脾益肾冲剂合并化学药物疗法,其五年生存率为51.65%,较单纯手术切除及术后化学药物疗法者五年生存率 11.7~31.2%为高。新生儿ABO溶血过去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据93名妇女共275次妊娠统计,婴儿存活者仅11例,其中 6例有后遗症。采用养血活血法对此93例妇女进行治疗,于再妊娠后投药,结果足月顺产者87人,无一例婴儿异常。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全身性硬皮病、瘢痕疙瘩等结缔组织增生性病也取得良好疗效,从而打破了“结缔组织增生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脉管炎、糖尿病、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道溃疡、关节炎、 白癜风、银屑病等都取得较好疗效。根据 “动静结合” 的原则,运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并配合中药治疗某些骨折的方法,使骨折的愈合时间较单纯西医疗法缩短三分之一,全疗程缩短二分之一;骨折不愈合率由过去平均5%~7%降至0.04%。运用 “六腑以通为用” 的理论和“通里攻下” 方药治疗某些急腹症也取得较好的疗效。 据统计,在16733例急性阑尾炎中,非手术治愈者占 69.9%;在4225例阑尾炎性腹膜炎中,非手术治愈者占86.9%;在1571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中,非手术治愈者占75.8%,中转手术率为6.7%;在1200例宫外妊娠中,非手术治愈者占90%,有的治疗后还能正常妊娠。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死率为6.89%,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的病死率(20%~40%)。在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急症重症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用大黄醇提片、血宁冲剂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中药结肠灌注液 1号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均获1985年卫生部科研成果奖。对1127例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疗效统计表明,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的病死率为 1.11%,西医对照组为5.08%。以益气活血法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为 6.5%,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14.9%)。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00余例的治愈率为92%,疗效优于西医治疗。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对300多种疾病有疗效,其中150多种疾病单用针灸治疗即可获得显著效果。针灸治疗细菌性痢疾、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中风、胆结石、泌尿系结石、乳腺增生、胎位不正等,研究得比较深入,通过实验初步阐明了作用机制。针灸抗休克、抗炎症的研究也取得较满意的结果。针刺镇痛没有药物麻醉的一些副作用,手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生理干扰少,术后恢复快,被用于100多种手术,积累病例达200多万,尤以用于前颅窝手术、甲状腺摘除术、全喉截除术、肺切除术、输卵管结扎、子宫全切除术、剖腹产、颈椎前路手术等成功率较高,已被一些医院列为常规麻醉方法之一。
中药研究 重点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并结合临床及药材生产开展工作,在中药资源的普查、开发和保护,中药炮制和制剂研究, 中药药理学、 药物化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已经鉴定而有学名的中药品种达 5000种以上。在此基础上, 编写出版了《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中药学巨著。通过本草考证、分类学研究,化学和组织学鉴定等,基本上弄清了800余种常用中药的动植物资源,澄清了900余个混乱品种,积累了500余种药材的组织结构特征,初步做到正本清源,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在中药材的人工培植和饲养研究方面,已有 150余种野生植物药材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栽培,通过对药用动物的饲养研究, 已实现人工养鹿取茸、 人工养麝取香。以往靠进口的60种南药,也已成功地引进 20种。全国已对500多种常用中药的不同炮制技术和各地现行的炮制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通过对传统炮制工艺的改进研究,提出了“真空加温软化”、“少泡多闷”、“热压”、“冷压浸润”、“减压冷浸”和“酶处理”等方法,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了饮片质量。通过对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改变的深入研究,初步阐明了药物经过炮制处理而制毒、增强疗效的机理,也为中药炮制工艺的改进、建立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新剂型研究方面,除了丸、 散、 膏、丹、酒、露、茶等制剂外,新发展了胶囊、口服安瓿、袋泡、气雾、乳剂、注射、含服液、膜、滴丸、栓剂等40余种剂型。在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研究方面,已对 150余种常用中药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出活性单体 500余种,发现一批活性强的新结构成分,如青蒿素、棉酚、鹤草酚、靛玉红、丹参酮、联苯双脂等。其中,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疟药物史上继喹啉类药物后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对抗喹啉型疟疾、脑型疟疾的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按国际标准进行研究的青蒿素栓、注射用青蒿琥酯、蒿甲醚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与氯喹无交叉抗药性以及使用方便的特点。作为一类新药已分别于1986和1987年通过国家新药审批,其临床研究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抗疟新药的临床研究技术要求。自1956年以来,围绕着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的临床需要广泛开展了对中药复方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所涉及的方剂已有 650多个。运用同位素、电子显微镜、生物化学、免疫、细胞培养等技术,从整体、器官、组织乃至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和阐明了生脉散等一批复方的作用原理。通过补中益气汤、正柴胡饮等方剂的拆方和配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药物间的 “七情”和 “调动”作用,初步揭示了方剂组成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复方研究推动了中成药生产的发展,目前经常供应市场的中成药品种已达4000余种。
医史文献研究 中医药学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学文献。据国内 115个图书馆统计,现存古籍共1万余种,有3万多个版本,是一个容量巨大的科技文献库。中医药现代文献也极为丰富,国内现有中医药期刊资料400余种,国外约有200余种,每年累积中医药论文约 2万余篇。自5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已先后成立中医药文献研究机构40个,培养了一支专业文献研究队伍,拥有研究人员 400多名,主要从事对中医药文献的收集、贮存、整理、研究、传播和对医史文物的考证、鉴别。已有中医药文献检索性期刊《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还有全国20多个单位参加编写的《建国以来中医药科技文献累积索引》。在医学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医史理论、通史、专科史、疾病史、断代史、医史人物、中外医学交流史等方面皆有大量论著问世,仅发表的论文就达 18000篇,《中国医学史略》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整理的藏医名著以及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医简》的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级、部级成果奖,《中国骨科技术史》获卫生部乙级成果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中医人物辞典》已经问世,大型医史著作《中国医学通史》、大型本草文献《中华本草》正在编撰中。现已出版 600多种医籍,并出版当代名老中医的医案、医论、医话140余部。此外,全国已相继研制了数十个名中医诊治疾病的电子计算机“专家系统软件”,并应用于临床。
国际交流 中医药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学术内容,提高了中医防治疾病的能力,扩大了中医医疗服务的领域,对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活跃,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受到了国际科技界的重视,如1987年青蒿素和中医药治疗泌尿道结石两项成果同时获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奖状,“消痔灵”注射液于1986年分别获得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博览会和比利时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质奖状和一级骑士勋章。自70年代初期以来,以针灸和针刺麻醉等科技成果为先导的中国针灸学已经逐步从亚洲传播到世界 128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中国建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1987年11月和1989年10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国际医学气功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同时举行首届学术交流会,这些都标志着中医药学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庆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