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昌巴人
1)  Chambas
昌巴人
2)  Kobayashi Masato
小林昌人
3)  "Xuchang Man" site
"许昌人"遗址
4)  Baluba
巴鲁巴人
5)  Ba People
巴人
1.
TuJia Race,Ba People and Regional Culture——Recearch on Chongqing Tourism Resources;
土家 巴人 地域文化——重庆地方旅游资源研究
2.
The Material Selection of in Ba People Divin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巴人占卜的选材及其特点述论
3.
Three Gorges channel and the life and multiply of Ba people and the forming of cities;
三峡航道与巴人的生衍及城市的形成
6)  Ba ethnic group
巴人
1.
The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historical records for the activities of Ba ethnic group in Mount Wudang lead to the 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Bayu Dance and Mount Wudang.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补充资料:林昌彝(1803~?)
      近代学者、诗人、诗评家。字惠常,自号山人,晚年又号茶叟、五虎山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多次会试不中。因献《三礼通释》,于咸丰八年(1858)得建宁府学教职,仅一年即被排挤去官。同治年间,一度掌教廉州海门书院。约卒于同治末年。
  
  林昌彝与魏源以及族人林则徐为挚友,留心世务。对外具有强烈的爱国心,"每谈海氛事,即激昂慷慨"(温训《射鹰楼诗话序》)。所著《平夷十六策》,林则徐见之以为是"救世之书"(致林昌彝信)。又志在除弊振衰,所著《四臣表》实是针对朝廷"败将庸臣蚋狗纷"(《自题四臣表后》)的现实而发。林昌彝的诗集剔除掺入的他人诗作,存诗近800首。他的诗如《亭槛词三章》、《市价行》中"嗷鸿百万集中野,长官携笛上高楼"等,痛斥官吏贪黩,关怀人民苦难;《杞忧》、《渡海》中"弯弓我慕西门豹,射汝河氛救万蚩"等,则抒发对帝国主义入侵的忧心与愤怒,表达抗击的坚强意志。作为经学家兼诗人,林昌彝的诗以雅驯之词表达愤世刺时的感情,所以"有金石气,亦有姜桂气"(陶梁评林昌彝诗),骨气坚苍,沉雄矫健。
  
  林昌彝更突出的成就是在评诗。他在道光末年写成的《射鹰楼诗话》"意专主射鹰(隐射射英)",其次则为"有关风化者"(《射鹰楼诗话》卷二十二),因此与一般的谈诗之作不同,而具有关切时务的明显倾向。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①突出表现了爱国反侵略思想。前两卷集中采录了反映鸦片战争的诗篇,通过表彰作者及其作品,激励反帝爱国精神,兼及抗御入侵、抵制鸦片贩毒及商品倾销的方略。末卷则全录朱琦配合魏源《圣武记》所作的《新铙歌》49章。
  
  ②评论诗人和诗篇。评论所及以清代诗人为多,不下 200人左右,尤详于嘉庆、道光两朝作者。其中对当时进步诗人如魏源、林则徐、张际亮、朱琦、张维屏等给予了较多的篇幅,对一般诗人也能注意采摘与政治及社会相关的作品。入录作者,除简介生平,追溯诗作源流,品评风格成就外,选载原作较多。其中不少作者不见史传,诗集不见刻本,藉《诗话》可窥一斑。又由于采录较早,往往取于稿本,时而保留一些佚诗,如魏源、朱琦等人的某些作品。因此,即使对有刻本的作家,也具有一定的校勘、辑佚价值。
  
  ③通过选录、品评作品和检讨前人诗论,表达了作者的论诗主张。他论诗注重"命意"、"寄托",强调"处处皆有作诗之人在"(《诗话》卷二十一),提出诗"本于性情"(卷十九)。他肯定严羽诗有别材、别趣之说。但反对严羽"诗非关学"、"诗非关理"的提法,而赞许朱彝尊所说"诗篇虽小伎,其源本经史。必也万卷储,始足供驱使"。这实际反映了当时"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的诗歌倾向,为后来"同光体"所推衍。此外作者论诗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则反映了诗论的保守倾向。
  
  ④虽是诗话,于有关风化之事,诸如花会的赌博、吸食鸦片之害及断烟之方以及耶稣教的传播等,也都有所论列。
  
  诗文集有《衣山房诗集》 8卷,同治刻本;《小石渠阁文集》6卷,光绪刻本。评诗之作主要为《射鹰楼诗话》24卷,咸丰刻本,同治初年南游广州续成谈诗之作《海天琴思录》与《续录》各8卷,有同治刻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