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atranji
萨特伦季地毯
2) saraband
[英]['særəbænd] [美]['særə,bænd]
萨腊本地毯
3) savona carpet
萨伏纳地毯
4) Saxony carpet
萨克森地毯
5) mir-saraband
优质萨腊本地毯
6) savonnerie
萨伏内里地毯
补充资料:萨特
萨特(1905~1980) Sartre,Jean-Paul 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生平 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1980年4月15日卒于同地。幼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学时代开始接触A.叔本华、F.W尼采、H.柏格森等人的著作,这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对文学也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1924年,萨特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随后在勒阿弗尔的一所高级中学任教。1933~1935年,在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受教于现象学创始人E.胡塞尔门下,并研读德国存在主义者M.海德格尔的著作,接受存在主义观点。回国后继续任教。从1936年起发表哲学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萨特曾于1940年被德军俘虏,关入集中营,次年逃出,并与M.梅洛-庞蒂、S.波夫瓦等左派知识分子一起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5年,他主持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的思想。50年代,他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68年5月,巴黎爆发反政府学潮,萨特站在造反学生一边,并先后担任“极左派”报纸《人民事业》和《解放》的主编。70年代以后,萨特的健康每况愈下,但仍坚持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并继续保持其激进的政治立场。1964年瑞典文学院曾决定授予萨特以诺贝尔文学奖,但被他本人谢绝。 哲学思想 萨特哲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是萨特哲学思想的形成时期。在这一阶段中,他主要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研究现象、自我、意识等问题。他企图把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论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调和起来,提出所谓“现象学的本体论”。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至50年代末期。萨特在这个阶段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试图把他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从而用存在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真正的“人学”。③60年代以后,萨特的哲学思想向多元化发展,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政治活动方面。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中。 “人”的问题是萨特哲学思想的中心。他声称自己的哲学不研究物质世界的存在,只研究现实具体的人的具体存在。他否认普遍的人性,认为人的真实存在只有在个人与他人和社会隔离起来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他的哲学即他称之为“人学”的出发点,就是孤立的个人存在,也就是人的意识和主观性。 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他的《存在与虚无》一书就是以这两个基本概念论述存在主义的。萨特指出,我以外的世界是“自在的存在”,萨特认为只有“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认为“自为”实际是一种“无”,通过这个“无”产生了物体。在他看来,“自在”与“自为”的联系是依赖“自身”本身的,如果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本质和意义。 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一论断出发引出了他的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有关自由的理论。他强调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在他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萨特的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归根结底,他所谓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萨特的自由观带有浓厚的唯意志论的色彩,他所说的自由实际上是片面夸大、渲染了的主观性,从而陷入一种从个人主观意志出发的主观唯心主义。 萨特的自由观在其哲学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有所变化。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他把个人自由和实践放到一起考察,认为自由是与个人实践的辩证发展相关联的。萨特还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发展本身的启发下,把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从而使他的观点由文学与心理学过渡到历史和社会学方面,由十分抽象的内化的自由过渡到比较现实的异化的自由。但是,在片面强调主观性,宣扬“个人自由”这个核心问题上,萨特的观点始终没有改变。他认为每个人对其他人是有依附性的。他最终也未能解决其思想中的自为与自在的深刻矛盾。 文学创作 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在小说、戏剧、评论等方面均有建树。他的小说代表作《恶心》是存在主义的典型作品,主人公罗康丹是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短篇小说《墙》、中篇小说《一个头目的童年》、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现实。他的剧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剧本有《群蝇》、《密室》、《肮脏的手》、《死无葬身之地》和《恭顺的妓女》等。文学论著颇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波德莱尔》、《什么是文学?》、《境遇》(1~10集)较有名。除此之外,还有回忆录《字句》。 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萨特所代表的存在主义是法国最重要的哲学流派,它对战后的一代青年影响极大,而且这种影响远远超出法国国界,波及到西欧、美国甚至东欧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这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分不开的。两次大战的残酷事实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及其合理性发生疑问,他们渴望摆脱荒谬的社会与人生。萨特的哲学正好反映了这种时代的悲剧性的历史心境。因此,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反法西斯的斗争中,在战后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中,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萨特对人生、社会的悲观看法,以及极端强调个人存在、个人自由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也产生过消极的影响。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