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拉贝奥抗辩
1)  Exceptio labeoniana
拉贝奥抗辩
2)  GABELLAH, Elliott
埃利奥特·加贝拉
3)  defense [英][di'fens]  [美][dɪ'fɛns]
抗辩
1.
The Debate of whether There Existing Development Defect Defense in Product Recall System;
产品召回制度中发展缺陷抗辩存在与否辨析
2.
Legal Study Upon the Insurer s Defense Against Maritime Claim on Ship-Source Pollution;
保险人对船舶污染海事请求抗辩的法律研究
4)  counterplea [英]['kauntəpli:]  [美]['kaʊntɚ,pli]
抗辩
1.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jurisdiction over arbitration, the counterplea and its adjudication,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ribunal and the court and its coordination.
文章就仲裁管辖权的意义、抗辩、抗辩的裁决方式、抗辩的确认以及仲裁管辖权与法院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等问题试作分析探讨。
5)  Defence [英][dɪ'fens]  [美][dɪ'fɛns]
抗辩
1.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of Defence in the law of Torts;
侵权行为法中抗辩与抗辩事由分类研究
2.
Delivery without Original Bill of Lading and Carrier s Defences;
无单放货及承运人的抗辩
3.
Liability and Defence of News Media on Infringing the Commercial Rights of Personality;
新闻侵害商事人格权的责任与抗辩
6)  plea [英][pli:]  [美][pli]
抗辩
1.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widely-known technology plea in the patent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in terms of its concept, its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principles of judgement, and the problems of freedom.
本文就专利侵权诉讼中公知技术抗辩的概念、适用范围、抗辩成立的判断原则、公知技术的自由与非自由等进行了探讨,提出对抗专利侵权指控的技术应当是一项公知的技术,而非自由公知技术,公知技术抗辩适用于所有的专利类型,适用于相同侵权或等同侵权的范畴,抗辩的技术可以是独立或组合而成的技术。
补充资料:保证人的抗辩权


保证人的抗辩权


  【保证人的抗辩权】 1.抗辩权的定义 抗辩权是债务人对抗债权人的权利。在我国以前颁布的法律中,没有提出抗辩权这一概念。在1995年的《担保法》中,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抗辩权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抗辩权是指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是保证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法律赋予保证人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项权利。 2.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 一般来说,保证人的抗辩权包括专属于保证人自己的抗辩权和保证人享有的债务人的抗辩权。专属于保证人的抗辩权主要是指一般保证方式中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等(其内容如前述),担保法在这里规定的是保证人享有的债务人的抗辩权。 保证人享有的债务人的抗辩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和连带责任的保证人都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保证人的抗辩权来源于债务人,因此,不因保证方式的不同而影响保证人对抗辩权的享有。第二,债务人的抗辩权不属于债务人专有,因此,债务人放弃对债务的抗辩权的,保证人仍然有权抗辩。 3.保证人对债务人的抗辩权的行使 抗辩权是以债权人的债权存在和有效为前提的。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在不少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对抗债权人行使请求权。比如,债权时效届满,债权人仍然对债务人主张权利或债务履行期限未到债权人即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等,从履行债务和责任来说,保证人在某种程序上也是债务人,所以,属于债务人的抗辩权,保证人同时享有。这些应注意的是,只有出现法定抗辩事由时,才能行使抗辩权。作为这种抗辩事由的事实,必须具备两个特征:第一,必须为积极事实,即表明某种情况客观存在的事实,单纯的否认表示或仅表明某种情况不存在的消极事实,不能成为抗辩事由。第二,必须有对抗性,即能够导致对方请求在法律上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单纯请求宽有的表示或仅证明自己有某种可宽有情节的事实(如履行困难),不能成为抗辩事由。因此,作为法定事由,抗辩事由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这点在实践中应该予以重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