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链路控制模块
1)  LCM Link Control Module
链路控制模块
2)  LCM Line Control Module
线路控制模块
3)  DataLinkControlModule
数据链接口控制模块
4)  link control
链路控制
1.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n DNS in Netlink control;
DNS技术在网络链路控制中的应用
2.
An iterative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sequence frame delivery delay of the acknowledged mode-radio link control(AM-RLC) scheme without the impractical assumption of knowing the status report in each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as in previous studies.
为了避免已有的确认模式无线链路控制(AM-RLC)机制研究中不可实现的每隔一个传输间隔报告传送状态的假设,该文采用迭代的方法分析了AM-RLC机制的数据帧有序延时。
3.
The method adopts CPLD to ac- tualize the physical layer and link control, and designs node accessing protocol as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提出了一种并行通信方法,该方法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实现物理层和链路控制,并设计了节点访问协议作为应用层协议,讨论了该通信方法的硬件逻辑及通信时序。
5)  control module
控制模块
1.
Design of 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module of magnet power electric current based on DSP TMS320VC5402;
基于DSP5402的磁铁电源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的设计
2.
FM12864 intelligent graphic LCD control module and application;
FM12864智能图形液晶控制模块及其应用
3.
And the designing method of control module is introduced.
根据电梯群控系统的特性,设计了系统的调度软件,使用统计的方法判断群控系统的客流交通模式,确定了电梯目标评价函数,同时介绍了系统的控制模块设计方法。
6)  Controlling Module
控制模块
1.
From technological demand of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demand of control and protection, and constitution of control system, the authors explain the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y controlling module.
根据中央空调的工艺要求并结合低压配电特点 ,从配电系统、控制与保护的要求及控制系统的构成 3个方面 ,详述以控制模块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配电控制 。
补充资料: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约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约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HDLC

  进行传输。这种能使发送文电的比特序列不受任何限制的特性称为透明传输。┌─────┬───┬───┬─────┬────────┬─────┐│标志F │地址^ │控创C │信息I │FCS:帕杖脸序列 │标志F │├─────┼───┼───┼─────┼────────┼─────┤│0111 1110 │8比特 │.比特 │任t比特橄 │16比特川幼2比特 │0111 1110 │└─────┴───┴───┴─────┴────────┴─────┘ 图3 HDLC的帧结构 地址字段在命令帧中,地址字段(A)标识该命令所要发往的数据站,在响应帧中标识发出该响应的数据站,地址比特模式11111111定义为全体站地址,即通知所有接收数据站接受有关的命令帧,并按其执行。地址比特模式00000000定义为无站地址,即不分配给任何一个站,包含无站地址的帧对所有站都不引起动作和响应,仅用作测试。对于数据站多于256个的系统,则通过使用扩充地址字段进行控制. 控制字段用于表示命令和响应的种类,控制字段(C)的格式及编码如表1所示。裹1控翻字段的格式及幼码┌────────────┬──────────────────┐│控制字段格式 │控制字段比特 ││ ├─┬─┬──┬─┬───┬─┬─┬─┤│ │l │2 │3 │4 │5 │6 │冈│8 │├────────────┼─┼─┴──┴─┼───┼─┴─┴─┤│信息传送命令/响应(I格式)│0 │N(S)① │P/F② │N(R)③ │├────────────┼─┼─┬──┬─┼───┼─────┤│监控命令/响应不S格式) │l │0 │S④ │S │P/F │N(R) │├────────────┼─┼─┼──┼─┼───┼─┬─┬─┤│无编号命令/响应(U格式) │l │l │M⑤ │M │P/F │M │M │M │└────────────┴─┴─┴──┴─┴───┴─┴─┴─┘①待发送的信息序列编号。②作为命令帧发送时的询问比特(P一l)或作为响应帧发 送时的终止比特(F~1)。③待接收的下一个帧编号。④监控功能比特。⑤附加修改功能比特。 当控制字段为I格式时,HDLC帧称为信息帧,用于要传送的用户数据。 当控制字段为S格式时,HDLC帧称为监控帧,两个S比特用于监控,因此可以提供4种监控功能.其相应的命令、响应及编码见表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