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lections of Chinese Poetry
中国历代诗歌选
3) Chinese Modernist Poetry
中国现代派诗歌
1.
It not only accelerated the emergence of the free verse in vernacular Chinese, but also made joint efforts in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Modernist Poetry.
本文以译介学为理论基础,对英美意象派诗歌在30年代中国的译介进行梳理,以期揭示它与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不解之缘。
4) Ancient Chinese poetry
中国古代诗歌
1.
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that the popularity of Xi Mu-rong s poems mainly lies in their artisticinheritance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 three respects: ① the emotion-first principle in expression, ②the techniques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③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her poems.
席慕容的诗歌之所以能够获得广大读者喜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继承。
2.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s about "life - Culture - Understanding" multidimensional art, from such art can appreciate that flowed out of a Spirit of life, the poet and world sentiment Vientiane intermediation realm.
中国古代诗歌是讲究“生命—文化—感悟”的多维艺术,从这种艺术中能够体味到一种流淌出的生命气韵,感悟诗人与天地万象融通的境界。
5) modern Chinese poetry
中国现代诗歌
1.
Symbolism, as a literary school, once swept over Europe and America and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曾经风靡欧美的文学流派,对中国现代诗歌有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2.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n analysis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ity.
本文从知性这一概念切入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分析。
3.
The text makes a systematic monographic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with image as the visual angle.
本文是以意象为视角对中国现代诗歌所展开的一项系统性的专题研究。
6)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poetry
中国诗歌近代化
1.
The poetic revolution and translation of LIU Ya-zi, GAO Xu, MA Jun-wu, SU Man-shu, YU You-ren and others made important cont ributions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poetry in artistic conception, int erest, rhyming, and style.
南社诗人是中国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一支生力军,其创作贯穿于“新学诗” 、“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等诗歌近代化阶段,尤以“歌体诗”的探索 成绩突出。
补充资料:北朝诗歌
由于北朝统治的黄河流域从西晋末年以后经历了长期战乱,而且北魏初年的帝王对汉族文化重视不够,因此北朝的诗歌创作远不如南朝繁荣,流传下来的作品也较少。
北朝的文人诗兴起很晚。在孝文帝元宏以前,作者甚少,流传至今的只有高允、宗钦和段承根等人所作的一些质木无文的四言诗,以及高允拟汉乐府所作的《罗敷行》、《王子乔》等。四言诗全属枯燥无味的说教,乐府诗亦一味模仿,而且缺乏文采。元宏迁洛以后,大力提倡汉化,北方的文人诗创作才略有起色。当时有诗流传的如郑道昭、祖莹、元勰、常景等。所存作品不多,艺术手法大抵仿效南朝,但并没有达到南朝的水平。其中郑道昭和常景的作品似乎受南朝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影响较大,郑道昭的一些写景诗比较古奥,遣词造句都近于鲍照与谢灵运,常景的《赞四君诗》则受颜延之《五君咏》及鲍照《蜀四贤咏》的影响较为明显。他还仿刘琨作《扶风歌》15首,今已亡佚。祖莹、元勰的诗则模仿由南朝入北的王肃的诗。这些诗在艺术上不算很成熟,却偏于慷慨悲凉,与南朝诗有所不同。《魏书·文苑传》说到北魏自元宏以后,"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因为文学长期衰落之后,虽经统治者的提倡,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许多有较高成就的诗人。
北魏末年经过"六镇"起义及"尔朱荣之乱"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以后又变成北齐和北周的对峙。其中东魏和北齐统治着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文人大抵聚居于邺城。这时著名的诗歌作者有温子昇、邢劭和魏收等。他们的诗主要取法南朝的齐梁诗人。据说温子昇的作品流传到江南,曾受到梁武帝萧衍的称赏。他曾写过一些乐府诗,在形式上近于南朝民歌。而题材则多少受北朝民歌及凉州歌谣的影响。他最著名的《捣衣诗》受齐梁诗影响很深,而且与初唐某些诗人的诗风近似。据记载邢劭和魏收是北齐文人中两个派别的首领。邢劭追步沈约,魏收则效法任昉。他们的诗存者不多,但和南朝梁陈诗人相比,确实也无逊色。和他们同时的刘逖,也有一些较好的诗。这些诗很讲究辞藻和对仗,标志着北朝文人诗的艺术水平已逐步与南朝相接近。
北朝文人诗的兴起与南方经"侯景之乱"后一些文人的北逃有一定关系。北齐诗人中像萧慤就是梁朝的宗室。他的《秋思诗》中"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疎"两句,颇受人称赏,但也有人以为纯系南朝诗风而不甚赞成。另一个由梁入北齐的文人颜之推,虽不以诗名,但他的《古意诗二首》及《从周入齐夜渡砥柱》等诗,风格亦较清拔。
北齐后期出现的阳休之、卢思道、薛道衡等都生活到隋代。其中薛道衡的主要创作活动已在隋时。阳休之的作品较少,而且缺乏传诵之作。卢思道则很有特色,他写边塞题材的诗,苍凉而富有真情实感,开了唐代边塞诗的先声。
和北齐对峙的北周,由于地处黄河上游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所以本地出生的文人较少。不过由于北周的创建者宇文泰攻占了梁朝的益州(今四川一带)和荆州(今湖北省襄阳、江陵一带),又得到了庾信、王褒等南方诗人,所以现存北周诗的数量超过了北齐。庾信和王褒的传世佳作都是到了北方之后写成的。比起在南方时的作品,其诗风也有改变,如庾信在南朝写的诗多清绮柔靡之色,没有脱出"宫体诗"的范畴;而到北方以后,则颇多沉郁悲凉之辞。其代表作《拟咏怀》尤为突出。所以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这种变化是与作者生活经历及遭遇分不开的。王褒的情况也与庾信相类似。他的诗数量较少,其中被人们传诵的主要是边塞之作。像《渡河北》等名篇,和卢思道作品有些类似。
除了王褒、庾信外,据《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说,北周明帝宇文毓、赵王宇文招、滕王宇文逌都能诗。他们的作品受王褒、庾信的影响较大。
北朝诗兴起较晚,在形式和技巧方面,学习了南朝的诗歌。但由于社会生活与南朝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北朝诗在内容与风格上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北朝的文人诗兴起很晚。在孝文帝元宏以前,作者甚少,流传至今的只有高允、宗钦和段承根等人所作的一些质木无文的四言诗,以及高允拟汉乐府所作的《罗敷行》、《王子乔》等。四言诗全属枯燥无味的说教,乐府诗亦一味模仿,而且缺乏文采。元宏迁洛以后,大力提倡汉化,北方的文人诗创作才略有起色。当时有诗流传的如郑道昭、祖莹、元勰、常景等。所存作品不多,艺术手法大抵仿效南朝,但并没有达到南朝的水平。其中郑道昭和常景的作品似乎受南朝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影响较大,郑道昭的一些写景诗比较古奥,遣词造句都近于鲍照与谢灵运,常景的《赞四君诗》则受颜延之《五君咏》及鲍照《蜀四贤咏》的影响较为明显。他还仿刘琨作《扶风歌》15首,今已亡佚。祖莹、元勰的诗则模仿由南朝入北的王肃的诗。这些诗在艺术上不算很成熟,却偏于慷慨悲凉,与南朝诗有所不同。《魏书·文苑传》说到北魏自元宏以后,"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因为文学长期衰落之后,虽经统治者的提倡,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许多有较高成就的诗人。
北魏末年经过"六镇"起义及"尔朱荣之乱"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以后又变成北齐和北周的对峙。其中东魏和北齐统治着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文人大抵聚居于邺城。这时著名的诗歌作者有温子昇、邢劭和魏收等。他们的诗主要取法南朝的齐梁诗人。据说温子昇的作品流传到江南,曾受到梁武帝萧衍的称赏。他曾写过一些乐府诗,在形式上近于南朝民歌。而题材则多少受北朝民歌及凉州歌谣的影响。他最著名的《捣衣诗》受齐梁诗影响很深,而且与初唐某些诗人的诗风近似。据记载邢劭和魏收是北齐文人中两个派别的首领。邢劭追步沈约,魏收则效法任昉。他们的诗存者不多,但和南朝梁陈诗人相比,确实也无逊色。和他们同时的刘逖,也有一些较好的诗。这些诗很讲究辞藻和对仗,标志着北朝文人诗的艺术水平已逐步与南朝相接近。
北朝文人诗的兴起与南方经"侯景之乱"后一些文人的北逃有一定关系。北齐诗人中像萧慤就是梁朝的宗室。他的《秋思诗》中"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疎"两句,颇受人称赏,但也有人以为纯系南朝诗风而不甚赞成。另一个由梁入北齐的文人颜之推,虽不以诗名,但他的《古意诗二首》及《从周入齐夜渡砥柱》等诗,风格亦较清拔。
北齐后期出现的阳休之、卢思道、薛道衡等都生活到隋代。其中薛道衡的主要创作活动已在隋时。阳休之的作品较少,而且缺乏传诵之作。卢思道则很有特色,他写边塞题材的诗,苍凉而富有真情实感,开了唐代边塞诗的先声。
和北齐对峙的北周,由于地处黄河上游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所以本地出生的文人较少。不过由于北周的创建者宇文泰攻占了梁朝的益州(今四川一带)和荆州(今湖北省襄阳、江陵一带),又得到了庾信、王褒等南方诗人,所以现存北周诗的数量超过了北齐。庾信和王褒的传世佳作都是到了北方之后写成的。比起在南方时的作品,其诗风也有改变,如庾信在南朝写的诗多清绮柔靡之色,没有脱出"宫体诗"的范畴;而到北方以后,则颇多沉郁悲凉之辞。其代表作《拟咏怀》尤为突出。所以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这种变化是与作者生活经历及遭遇分不开的。王褒的情况也与庾信相类似。他的诗数量较少,其中被人们传诵的主要是边塞之作。像《渡河北》等名篇,和卢思道作品有些类似。
除了王褒、庾信外,据《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说,北周明帝宇文毓、赵王宇文招、滕王宇文逌都能诗。他们的作品受王褒、庾信的影响较大。
北朝诗兴起较晚,在形式和技巧方面,学习了南朝的诗歌。但由于社会生活与南朝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北朝诗在内容与风格上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