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icky
(胶)粘
2)  stalk machine
胶粘
1.
electricity connects the stalk machine glues the knot repairs,Connect the strength to the calculation that glue, the material chooses to use, the function analyzes, the craft puts into practice etc.
对粘接强度的计算,材料选用,性能分析,工艺的实施等进行论述,根据(胶)粘技术与其他工艺相比较,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时间短,效果好等特点,特别是在电厂检修中更能体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3)  adhesive
胶粘剂
1.
Durability of polyurethane adhesive in NaCl solution under load;
外力作用下聚氨酯(胶)粘剂在NaCl水溶液中的耐久性
2.
Working time forecast of adhesive joints and its properties;
(胶)粘剂服役期与玻璃化温度以及吸水率关系的预测
3.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preparation process of organic montmorillonite modified epoxy resin adhesive;
有机蒙脱土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优化设计
4)  binder
胶粘剂
1.
Effect of binder on performances of bonded NdFeB magnet;
(胶)粘剂对粘接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2.
The Occupational Hygiene Management Over Binder-using Factories in Hebei Province;
河北省(胶)粘剂使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3.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core-shell type organosilicon——acrylate pigment printing binder;
核壳型有机硅-丙烯酸酯涂料印花(胶)粘剂的合成及应用
5)  stickies
胶粘物
1.
The control of stickies in the production of reproduced newsprint;
(胶)粘物在再生新闻纸生产中的控制
2.
New advances of controlling technology of wastepaper stickies;
废纸(胶)粘物处理技术新进展
3.
Study on Stickies Control in ONP Recycled Pulp;
再生新闻纸浆(胶)粘物控制的研究
6)  PU adhesive
PU胶粘剂
1.
In this article,synthesized the PU adhesive with the polytetrahydrofuran and toluene diisocyanate,in the course of synthetic process a series of adhesive films were made only with changing R and keeping other relational conditions.
在合成过程中保持其它相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R值(异氰酸指数)来制备系列胶膜,测试了R值与胶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水性、预聚体邵氏硬度及粘度(常温)的关系,同时还运用了红外光谱法对所合成的PU(胶)粘剂进行了表征。
7)  FN-309 adhesive
FN-309胶粘剂
8)  adhesive property
胶粘性
9)  adhesive for PE
PE胶粘剂
10)  stickies removal
除胶粘物
补充资料:胶体粘度
      根据不同的流动-形变性能,流体的流型可分为牛顿型和非牛顿型(塑性、假塑性、胀流型)。其中,牛顿型是讨论问题的基础,一些只有分子内摩擦而无内部结构的流体属此类,如水、甘油等。低浓度的胶体多半为牛顿型;随着浓度的增加,流型偏离牛顿型,但属塑性、假塑性和胀流型中的哪一种,将因物质而异。
  
  最早研究稀浓度胶体的是A.爱因斯坦,他在1911年得出下列公式:
  η=η0(1+2.5φ)
  (φ<0.1)式中η0和η分别为溶剂和稀浓度胶体的粘度;φ为胶体质点的体积分数。得出上式时,他除了运用流体力学知识外,还借助下列假设:①胶体质点是比溶剂分子大得多的球;②球是刚体,且能被不可压缩的溶剂完全润湿;③浓度极稀,流体经过质点时,各流层所遭受的扰乱不至于相互干扰;④体系中无紊流。该式曾用已知尺寸的细玻璃球和某种酵母验证,在浓度很稀时,理论与实验数据相符。该式说明相对粘度与质点性质和大小无关,粘度的增加只是因为流体受到更大的切应力。实际上,质点的大小、多分散性和溶剂化作用等都影响粘度。
  
  对于稍浓一点的胶体,用下列公式表示:
  η=η0(1+2.5φ+K1φ2+...)式中K1是参数,根据不同的模型,可算得不同的数值。
  
  若胶体是非球形的不规则质点,流体流经其质点边缘时,质点可以转动,从而消耗了额外的能量。此外,质点之间的相互干扰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浓度稀时,R.西马就旋转的椭圆体推导出下式:
  式中a、b 分别是椭圆体的长轴和短轴;λ为常数,扁长旋转椭圆体的λ是1.5,圆体形棒的λ是1.8。该式曾用不同粒径的烟草斑纹病毒验证,在a/b=20.3~64.3,φ<0.003范围内,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当质点相互间有作用,并能形成网状结构时,还会有一部分溶剂包含在其中,从而使胶体粘度大大增加,因为不但能流动的溶剂减少,而且拆散网状结构或使其变形,都需要能量。此种因结构而生出的粘度叫结构粘度。它与所施的剪切力有很大关系。剪切力小时,结构粘度大;剪切力增加后,网状结构被拆散,质点还会随之定向,故粘度下降。一般浓的胶体和高聚物溶液,皆有此现象。
  
  对亲液胶体的粘度,特别是无规线团高聚物溶液的粘度,H.F.马克和R.豪温克用两参数的经验公式,将其特性粘度[η]同分子量Μ关联起来。
  [η]=KM α
  式中K和α为参数。大量实验数据表明,α在0.5~1.0之间变化。使用良溶剂时,线型高聚物的α为0.6~0.8。加入不良溶剂后,α值逐渐减小;在接近沉淀点时,α值接近1/2。对于内旋转阻碍较大的刚性高聚物链,α值接近1.0。
  
  为了求得[η],必须进行一系列粘度测定,其中有相对粘度(ηr)、 增比粘度 、比浓粘度和比浓对数粘度 。c为浓度,且:
  
  
  
  通常,取4~5个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η和η0,利用稀释外推方法,即可求得[η](见图)。即以ηSP/c对c和以ln(ηr/c)对c作图,分别得到两条直线,外推后,与纵坐标交于同一点,其截距为[η]·c,从而得到[η]。
  
  影响高聚物粘度的因素甚多,如溶液浓度、溶剂种类、温度、剪切速率、高聚物链的聚集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