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动觉后效
1)  kinesthetic after-effect
动觉后效
2)  perceptual aftereffect
知觉后效
3)  figural aftereffect in kinesthesia
运动感觉图形后效
4)  contingency detection therapy
后效觉知论
5)  motion aftereffect
运动后效
6)  dynamic illusion effects
动态错觉效应
补充资料:动觉后效
      图形后效在动觉方面的表现。是继20世纪30年代J.J.吉布森报告了视觉图形后效以后,由W.克勒和D.笛奈施泰因于4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动觉后效的测定,一般是以优势手触摸一个标准刺激,同时以非优势手用触摸觉在一个比较尺上估计标准刺激的宽度,然后以优热手来回触摸较标准刺激宽或窄的插入刺激1分钟后,再用上述方法估计标准刺激的宽度。在触摸插入刺激前后对标准刺激宽度的两次估计之差即为动觉后效。早期的研究只用一种插入刺激,后来改为宽窄两种插入刺激并用。无论插入刺激大于还是小于标准刺激,触摸插入刺激以后对标准刺激宽度的估计都比触摸插入刺激前增大者为扩大型,都减小者为缩小型。如果插入较宽刺激后对标准刺激的估计缩小,插入较窄刺激后增大者,为中间型。研究还发现,扩大型容易忍受感觉剥夺、不耐痛,多为内向者;缩小型不易忍受感觉剥夺、较耐痛,多为外向者。
  
  中国心理学家陈舒永等关于动觉后效的个体差异的研究表明:①扩大型和缩小型各占17%,中间型占66%。②缩小型较扩大型在针刺后,痛阈和耐痛阈都提高得较多,看来缩小型更适于接受针刺麻醉的手术。③在各种条件下测定的动觉后效的类型是稳定不变的。以上各点对于以动觉后效确定内外向和区分内外向的程度都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书目
   A. Pefrie,Individuality in Pain and Sufferin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6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