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蔷薇状
1)  rosiness [英]['rəuzinis]  [美]['rozɪnɪs]
蔷薇状
2)  rosa-like morphology
蔷薇花状
3)  Rosa multiflora
蔷薇
1.
The RAPD Analysis of Rosa multiflora;
部分蔷薇(Rosa multiflora)属植物的RAPD分析
2.
Study on the Wild Rosa multiflora Germplasm Resource in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野生蔷薇种质资源研究
3.
A quantitative taxonomic study was conducted on cultivars ofRosa multiflora.
本文将数量分类方法应用于蔷薇品种的分类,共选取了37个形态性状,采用SAS聚类方法,对20个蔷薇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
4)  Rose [英][rəʊz]  [美][roz]
蔷薇
1.
AFLP Analysis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Five Lines Rose;
5种蔷薇遗传多态性的AFLP分析
2.
A New Cultivar of Beggeriana Aurea Rose by Mutant Breeding;
通过突变育种培育金叶弯刺蔷薇新品种
3.
The study on phenomena of the rose petals becoming blue;
蔷薇花瓣发蓝现象机理的研究
5)  Rosa
蔷薇
1.
On The Genus Rosa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in Arid Areas
浅谈蔷薇属植物对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功能的作用
2.
The reasons of dormancy,methods of breaking dormancy,and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factors on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of Rosa seeds were analysed.
分析了蔷薇(Rosa L。
6)  Rosa bella
美蔷薇
补充资料:蔷薇花
【通用名称】
蔷薇花
【其他名称】
蔷薇花 (《医林纂要》)
【异名】
刺花(《纲目》),白残花(《药材资料汇编》),柴米米花(《江苏植药志》)。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朵。
【植物形态】
多花蔷薇,又名:墙麻、牛棘、墙薇(《本经》),牛勒、山枣(《吴普本草》),蔷蘼、山棘、蔷薇(《别录》),玉鸡苗(《清异录》),刺縻(《救荒本草》),刺红、野蔷薇(《群芳谱》),倒钩刺、和尚头、七姊妹。 落叶小灌木,高达2米。茎、枝多尖刺,有时呈偃伏或缠绕状,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通常9枚,椭圆形或广卵形,先端钝或尖,基部钝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被柔毛;托叶极明显,中部以下与叶柄合生,边缘篦状深裂。花多数簇生,为圆锥形伞房花序,白色,芳香,花梗上着生少数腺毛;萼片5,披针形,密生绒毛;花瓣5片,心脏形或广倒卵形,凹头;雄蕊多数;花柱无毛,合生,伸出于萼筒外,花托成熟时肉质而有光泽。瘦果,生在环状或壶状花托里面。花期5~6月。果期8~9月。 多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新疆等地。 本植物的根(蔷薇根)、茎(蔷薇枝),叶(蔷薇叶)、果实(营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5~6月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
【药材】
干燥花朵大多破散不全。花萼披针形,背面黄白色或棕色,疏生刺状毛,无绒毛或具少数绒毛,内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花瓣三角状卵形,黄白色至棕色,多皱缩卷曲,脉纹明显;雄蕊多数,黄色,卷曲成团;花柱突出,无毛;花托壶形,表面棕红色,基部有长短不等的果柄。气微弱,味微苦涩。以无花托及叶片掺杂,花瓣完整、色白者为佳。 主产浙江、江苏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小果蔷薇的花在江苏亦作蔷薇花使用,其花萼背面疏生刺状毛,花柱有白毛,其他与上种同。参见"小金樱"条。
【化学成分】
花含黄芪甙,又含挥发油0.02~0.03%左右。
【性味】
甘,凉。 ①《药材资料汇编》:"甘,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凉。"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苦涩,寒。"
【功用主治】
清暑,和胃,止血。治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 ①《医林纂要》:"干之可罨金疮,去瘀生肌。" ②《纲目拾遗》:"治疟,妇人郁结吐血。" ③《现代实用中药》:"芳香健胃。" ④《南宁市药物志》:"治泄泻、下痢。"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暑热,顺气和胃,解渴,止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撒。
【宜忌】
《纲目拾遗》:"刘克中云,香烈大耗真气,虚人忌服之。"
【选方】
①治疟疾:野蔷薇花,拌茶煎服。(《群芳谱》) ②治暑热胸闷,吐血口渴,呕吐不思饮食:白残花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