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orest regeneration
森林更新 FR
2) forest replantation
森林补植 FR
3) forest regeneration
森林更新
1.
Study on Relationship of Frozen Soil and Forest Regeneration of Daxinganling Forest Area;
大兴安岭林区冻土与森林更新关系的探讨
2.
Seed quality and forest regeneration of a 60-year Quercus liaotungensis forest in the Ziwuling region,northwestern China.
子午岭60年辽东栎林种子质量与森林更新
3.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est ecosystem, stump reflects the values of economy and ecology, which affects the utilization of stands, and has influence on many aspects in forest, such as forest regeneration, wild life and nutrient cycling.
伐根体现了经济和生态双重价值,它既影响立木的利用,又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更新、林中野生动物、养分循环均产生影响。
4) reforestation;regeneration
森林更新(林)
5) FR167653
FR-167653
1.
FR167653 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a potent suppressant of TNF-α and IL-1β.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β双重合成阻断剂-FR-167653在阻止内毒素诱发的肝硬化大鼠70%肝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6) flame retardant FR-421
FR-421
补充资料:森林更新
在林冠下或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上利用人力或自然力重新形成森林的过程。及时进行森林更新,是维持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调整现有森林、实现永续经营的基础,森林主伐的依据。
更新方式 分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3种类型。
天然更新 在没有人力参与下或通过一定的主伐方式,利用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地下茎萌芽、根系萌蘖等方式形成新林的过程。①天然下种。俗称飞子成林,是有性更新。目前大多数针叶树种更新依靠这种方式。其成功与否同树种更新能力、环境条件和主伐方法有密切关系。通常阳性树种(如白桦、山杨等)结实较丰富。种子飞散力强,幼苗生长较快,并能抗日灼、霜冻等灾害,因而在皆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可实现天然更新;耐荫树种(如红松、云杉等)的幼苗需要适度庇荫,采用择伐或渐伐方式才能实现天然更新。保证有性更新的措施是选好母树,做好迹地清理和整地工作。母树应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结实能力,干形、冠形优良,发育良好。保留母树的数量针叶林为每公顷15~20株,针阔混交林为每公顷10~15株。②萌芽或萌蘖更新。利用林木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恢复幼林,是天然无性更新。大多数阔叶树种的更新用此方式。其中如杉、栎、柳、杨等的伐根上有较强的萌芽能力;山杨、刺槐、臭椿、毛泡桐等的近地表根部能生出大量的根蘖;竹林通常采用单株择伐由地下茎发笋成林。影响萌芽更新的因素有树种、年龄、采伐季节、伐根高低和环境条件。阳性、速生树种萌芽力最旺盛期出现早,消失也早;缓生树种则相反。一般在秋末或冬季采伐有利更新;伐根应距地面4~5厘米。根的粗度和分布深度对萌蘖更新也有影响。表土疏松、 湿润时根蘖数量多;土壤干燥则常抑制根蘖更新。杂草、灌木过多也对天然更新有限制作用。
天然更新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原有林木的种子及幼苗幼树,节约人力和物力;且更新树种均为乡土树种,适应力强,一般多形成混交或多层的林分,不易遭受病虫害。缺点是林木结实有大、小年,不能保证年年有足够的种源,更新苗木稀密不匀,通常需要5~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使迹地达到符合要求的数量。
人工更新 用人工植苗、直播、插条或移植地下茎等方式恢复森林的过程(见栽植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在雨量充沛、人力不足的地方,如中国的长江上游、西南高山、亚热带山地的某些地区,可用飞机播种更新(见飞机播种造林)。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采用某些单项措施以弥补天然更新过程的不足,如人工补播补植,以弥补天然种苗的分布不匀;进行部分块状或带状松土,或火烧清理,除去过厚的枯枝落叶层或茂密的草类、灌木,以改善种子发芽和幼苗幼树生长发育的条件等。
更新的实施 世界上少林国家多采用人工更新,多林国家除仍用天然更新外,不断增加人工更新的比重。中国森林更新的方针是"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根据森林类型特点、迹地类别、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采用适宜的主伐方式和更新方式:皆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以人工更新为主,但天然更新力强、由阳性树种组成的森林,皆伐后可实行天然更新。渐伐和择伐迹地以天然更新为主,天然更新种苗数量不足或分布不匀处辅以人工促进更新。采用人工更新的迹地,一般栽植针叶树,适当保留天然更新的阔叶树幼苗幼树,日后可形成混交林。
森林采伐后,宜于当年更新或次年更新,其面积与采伐面积相等;3年以后,人工更新的苗木成活保存率宜在85%以上,尽可能多地保留前更幼树(采伐前长成的幼树);天然更新不好的迹地,要用人工促进更新,在采伐当年或次年进行人工补植、补播;在更新过程中,实行山林封禁,防止人、畜入山破坏。
更新方式 分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3种类型。
天然更新 在没有人力参与下或通过一定的主伐方式,利用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地下茎萌芽、根系萌蘖等方式形成新林的过程。①天然下种。俗称飞子成林,是有性更新。目前大多数针叶树种更新依靠这种方式。其成功与否同树种更新能力、环境条件和主伐方法有密切关系。通常阳性树种(如白桦、山杨等)结实较丰富。种子飞散力强,幼苗生长较快,并能抗日灼、霜冻等灾害,因而在皆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可实现天然更新;耐荫树种(如红松、云杉等)的幼苗需要适度庇荫,采用择伐或渐伐方式才能实现天然更新。保证有性更新的措施是选好母树,做好迹地清理和整地工作。母树应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结实能力,干形、冠形优良,发育良好。保留母树的数量针叶林为每公顷15~20株,针阔混交林为每公顷10~15株。②萌芽或萌蘖更新。利用林木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恢复幼林,是天然无性更新。大多数阔叶树种的更新用此方式。其中如杉、栎、柳、杨等的伐根上有较强的萌芽能力;山杨、刺槐、臭椿、毛泡桐等的近地表根部能生出大量的根蘖;竹林通常采用单株择伐由地下茎发笋成林。影响萌芽更新的因素有树种、年龄、采伐季节、伐根高低和环境条件。阳性、速生树种萌芽力最旺盛期出现早,消失也早;缓生树种则相反。一般在秋末或冬季采伐有利更新;伐根应距地面4~5厘米。根的粗度和分布深度对萌蘖更新也有影响。表土疏松、 湿润时根蘖数量多;土壤干燥则常抑制根蘖更新。杂草、灌木过多也对天然更新有限制作用。
天然更新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原有林木的种子及幼苗幼树,节约人力和物力;且更新树种均为乡土树种,适应力强,一般多形成混交或多层的林分,不易遭受病虫害。缺点是林木结实有大、小年,不能保证年年有足够的种源,更新苗木稀密不匀,通常需要5~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使迹地达到符合要求的数量。
人工更新 用人工植苗、直播、插条或移植地下茎等方式恢复森林的过程(见栽植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在雨量充沛、人力不足的地方,如中国的长江上游、西南高山、亚热带山地的某些地区,可用飞机播种更新(见飞机播种造林)。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采用某些单项措施以弥补天然更新过程的不足,如人工补播补植,以弥补天然种苗的分布不匀;进行部分块状或带状松土,或火烧清理,除去过厚的枯枝落叶层或茂密的草类、灌木,以改善种子发芽和幼苗幼树生长发育的条件等。
更新的实施 世界上少林国家多采用人工更新,多林国家除仍用天然更新外,不断增加人工更新的比重。中国森林更新的方针是"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根据森林类型特点、迹地类别、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采用适宜的主伐方式和更新方式:皆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以人工更新为主,但天然更新力强、由阳性树种组成的森林,皆伐后可实行天然更新。渐伐和择伐迹地以天然更新为主,天然更新种苗数量不足或分布不匀处辅以人工促进更新。采用人工更新的迹地,一般栽植针叶树,适当保留天然更新的阔叶树幼苗幼树,日后可形成混交林。
森林采伐后,宜于当年更新或次年更新,其面积与采伐面积相等;3年以后,人工更新的苗木成活保存率宜在85%以上,尽可能多地保留前更幼树(采伐前长成的幼树);天然更新不好的迹地,要用人工促进更新,在采伐当年或次年进行人工补植、补播;在更新过程中,实行山林封禁,防止人、畜入山破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