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ter monitoring
水质监测 WM
2) the property K-WM
K-WM性质
3) WM property
WM性质
4) (WM) property
(WM)性质
5) property(WM)
性质(WM)
6) property(WM)*
性质(WM)*
补充资料:水质监测
按一定技术要求定期或连续测定和分析水体的水质。根据地球化学、水污染源的地理和区域差异,在一定范围内设置水质监测站,形成监测网络,长期监测,累积资料,为水质管理、水质评价和水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补充固定监测站的不足,利用监测船(监测车)等手段流动采样分析,进行污染源的追踪监测或巡回监测。中国于1979年建成一艘大型水质监测船"长清"号(见彩图),曾用于长江流动监测。
测定项目 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规定水质的测定项目分成三类:①基本测定项目,属于水的一般性质的项目,全部采样点都要测定;②可选择的测定项目,可按地点、水的用途和测定目的选用;③有全球意义的测定项目,在已选地点根据分析能力进行测定。中国长江(武汉)、黄河(济南)、珠江和太湖(无锡)参加了全球水质监测系统。测定项目有瞬时流量,温度,pH,电导率,溶解氧,BOD,总碱度,氯化物,悬浮固体,NO3+NO2,氨氮,磷酸盐,汞,铅,镉,PP'-DDD,PP'-DDE,PP'-DDT,OP'-DDT, α-六六六,总六六六,粪大肠菌等22项(太湖未测瞬时流量、BOD、悬浮固体和PP'-DDD)。中国其他水系的测定项目,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需要,确定了36项必测项目和10项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有:水温,pH,悬浮物,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游离二氧化碳,侵蚀性二氧化碳,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磷,铁,总碱度,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总硬度,钾离子,钠离子,离子总量,矿化度,挥发酚,氰化物,砷化物,六价铬,汞,镉,铅,铜,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选测项目有硅,硒,硫化物,锌,氟化物,滴滴涕,六六六,有机磷,油类和阴离子洗涤剂。
监测断面 为掌握河流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设置监测断面,污染影响较轻的河流,监测断面设在水质混合比较均匀的河段,尽可能与水文站的测流断面重合;为了解河段污染情况,在河段的上、中、下游,分别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并视水质在断面上的分布情况,布设采样垂线(如在河流中泓或左、中、右等)和采样点(如在水面下0.5米处,或分层采样等)。
采样频率 取决于监测的目的要求和水质的时间变化规律。一般常规监测,如美国地表水流量水质观测网,按不同项目规定有连续测定、每天一次、每月一次和一年四次的四种测次。中国水利部门要求基本站每月采样一次,为进一步了解污染状况的辅助站,根据需要每年采样 6~12次。科研监测的采样频率则视研究目的而定。
监测手段 ①人工采样分析。采样方式有间断瞬时和积时式两种,是中国常用的方法。一般多利用船只、缆道或桥梁,在监测断面的采样点,用采样设备(如瓶式、横式、抽气式采样器等)采样,除pH、水温等易变项目需要在现场测定外,其他测定项目的水样,均在现场加入保存剂后,在规定时间内送实验室及时测定。这种方法可对水样作全分析,获得水质资料较齐全,工作效率决定于人员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条件。②自动监测。是连续测定和记录现场实时的水质参数,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动态的监测方法。共有两种形式:一是把测量探头如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浸入河流、湖泊、海洋,测得的水质信息通过线路输送到设置在岸上的记录系统;另一种是用水样泵把水抽入岸上的测量池,再测定和记录。这两种形式的自动监测都要求有安装仪器设备的自动监测站房。用此法能监测项目较少,仅pH、水温、电导率、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浊度、化学耗氧量、氟化物、氯化物和紫外吸收光度等。投资较大、探头的寿命、抗干扰和污染清洗问题是发展自动监测的关键。③遥测遥感。系根据水体的光波特性和辐射温度状况,利用飞行器进行航空或航天摄影,获得黑白或彩色相片和红外扫描图象,再行色调判读测知水质参数。其优点是覆盖面积宽广,有利于大面积的油污染、热污染和污染带的监测,缺点是成本高、能监测的项目较少和尚难准确定量。
分析方法 水质分析的主要手段有化学的、物理学的和生物学的三种。前两种应用较普遍。化学方法有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法两种,前者以物质的化学特性为基础,适用于常量分析,设备简单,准确度高,但操作比较费时;后者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特性为基础,使用特定仪器分析,常用的有比色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位分析、极谱分析和质谙分析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分析和微量分析,但设备较复杂。物理学方法(如遥感技术)一般只能作定性描述,必须与化学方法相配合,方能揭示水体污染的性质。生物学方法:是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通过测定水生生物的变化,间接判断水质。比较常用的方法有:①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指在一定的水环境中生活、当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时便敏感地呈现出受害症状甚至消亡的生物。观察和测定指示生物个体和种群的变化,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环境质量状况。②群落结构法。群落结构指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地域)内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组成。监测水生生物的这种群落结构的变化可判断水质状况。③生物测试法。即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的毒害后,产生生理机能变化的症状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④残毒测定法。生物从环境中吸收各种污染物质,经过体内迁移、转化和再分配,以残毒形式蓄积在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残毒含量往往比周围环境中的相应含量高好多倍。测定生物体内的残毒含量,可判断水受污染的状况。
测定项目 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规定水质的测定项目分成三类:①基本测定项目,属于水的一般性质的项目,全部采样点都要测定;②可选择的测定项目,可按地点、水的用途和测定目的选用;③有全球意义的测定项目,在已选地点根据分析能力进行测定。中国长江(武汉)、黄河(济南)、珠江和太湖(无锡)参加了全球水质监测系统。测定项目有瞬时流量,温度,pH,电导率,溶解氧,BOD,总碱度,氯化物,悬浮固体,NO3+NO2,氨氮,磷酸盐,汞,铅,镉,PP'-DDD,PP'-DDE,PP'-DDT,OP'-DDT, α-六六六,总六六六,粪大肠菌等22项(太湖未测瞬时流量、BOD、悬浮固体和PP'-DDD)。中国其他水系的测定项目,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需要,确定了36项必测项目和10项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有:水温,pH,悬浮物,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游离二氧化碳,侵蚀性二氧化碳,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磷,铁,总碱度,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总硬度,钾离子,钠离子,离子总量,矿化度,挥发酚,氰化物,砷化物,六价铬,汞,镉,铅,铜,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选测项目有硅,硒,硫化物,锌,氟化物,滴滴涕,六六六,有机磷,油类和阴离子洗涤剂。
监测断面 为掌握河流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设置监测断面,污染影响较轻的河流,监测断面设在水质混合比较均匀的河段,尽可能与水文站的测流断面重合;为了解河段污染情况,在河段的上、中、下游,分别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并视水质在断面上的分布情况,布设采样垂线(如在河流中泓或左、中、右等)和采样点(如在水面下0.5米处,或分层采样等)。
采样频率 取决于监测的目的要求和水质的时间变化规律。一般常规监测,如美国地表水流量水质观测网,按不同项目规定有连续测定、每天一次、每月一次和一年四次的四种测次。中国水利部门要求基本站每月采样一次,为进一步了解污染状况的辅助站,根据需要每年采样 6~12次。科研监测的采样频率则视研究目的而定。
监测手段 ①人工采样分析。采样方式有间断瞬时和积时式两种,是中国常用的方法。一般多利用船只、缆道或桥梁,在监测断面的采样点,用采样设备(如瓶式、横式、抽气式采样器等)采样,除pH、水温等易变项目需要在现场测定外,其他测定项目的水样,均在现场加入保存剂后,在规定时间内送实验室及时测定。这种方法可对水样作全分析,获得水质资料较齐全,工作效率决定于人员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条件。②自动监测。是连续测定和记录现场实时的水质参数,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动态的监测方法。共有两种形式:一是把测量探头如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浸入河流、湖泊、海洋,测得的水质信息通过线路输送到设置在岸上的记录系统;另一种是用水样泵把水抽入岸上的测量池,再测定和记录。这两种形式的自动监测都要求有安装仪器设备的自动监测站房。用此法能监测项目较少,仅pH、水温、电导率、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浊度、化学耗氧量、氟化物、氯化物和紫外吸收光度等。投资较大、探头的寿命、抗干扰和污染清洗问题是发展自动监测的关键。③遥测遥感。系根据水体的光波特性和辐射温度状况,利用飞行器进行航空或航天摄影,获得黑白或彩色相片和红外扫描图象,再行色调判读测知水质参数。其优点是覆盖面积宽广,有利于大面积的油污染、热污染和污染带的监测,缺点是成本高、能监测的项目较少和尚难准确定量。
分析方法 水质分析的主要手段有化学的、物理学的和生物学的三种。前两种应用较普遍。化学方法有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法两种,前者以物质的化学特性为基础,适用于常量分析,设备简单,准确度高,但操作比较费时;后者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特性为基础,使用特定仪器分析,常用的有比色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位分析、极谱分析和质谙分析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分析和微量分析,但设备较复杂。物理学方法(如遥感技术)一般只能作定性描述,必须与化学方法相配合,方能揭示水体污染的性质。生物学方法:是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通过测定水生生物的变化,间接判断水质。比较常用的方法有:①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指在一定的水环境中生活、当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时便敏感地呈现出受害症状甚至消亡的生物。观察和测定指示生物个体和种群的变化,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环境质量状况。②群落结构法。群落结构指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地域)内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组成。监测水生生物的这种群落结构的变化可判断水质状况。③生物测试法。即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的毒害后,产生生理机能变化的症状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④残毒测定法。生物从环境中吸收各种污染物质,经过体内迁移、转化和再分配,以残毒形式蓄积在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残毒含量往往比周围环境中的相应含量高好多倍。测定生物体内的残毒含量,可判断水受污染的状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