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德博夫
1)  Debove
德博夫
2)  Debove's disease
德博夫氏病
3)  Nabokov [英][nɑ:'bɔ:kɔ:f]  [美][nɑ'bɔkɔf]
纳博科夫
1.
On the time concept in Nabokov’s Lotita;
身份缺失中的时间诉求——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2.
The Brief Analysis of Accepts of Nabokov s Lolita;
解析纳博科夫《洛丽塔》文学之美
3.
Nabokov s Novel Writing Reviewed from Reality and Time;
从现实与时间看纳博科夫的小说创作
4)  Bollnnow
博尔诺夫
1.
A Review of Bollnnow’S Non-continuous Education Thoughts;
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解读
2.
Bollnnow s Punctuated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the Inspiration;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5)  Vladimir Nabokov
纳博科夫
1.
The Cinematic Elements in Vladimir Nabokov s Fiction;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电影元素
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novel Lolita written by Russian American Vladimir Nabokov from lexical,syntactical and phonological levels.
文章从词汇、句法、语音三个层面分析了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的语言风格。
3.
Vladimir Nabokov s strong opinions on literatur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his experience in exile.
纳博科夫的流亡生涯对其创作尤其是其艺术观的形成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6)  Bollnow
博尔诺夫
1.
Discontinuous Education Thoughts of Bollnow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 Education in the Earthquake-Stricken Sichuan
教育如何面对危机——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对四川地震灾区教育的启示
2.
The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Research Pattern of Bollnow and it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博尔诺夫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范式及其教育意蕴
补充资料: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1899~1977)
Nabokov,Vladimir 

   俄裔美国作家。1899年4月23日生于俄国圣彼得堡一贵族家庭,1977年7月2日卒于瑞士土蒙特勒。1919年流亡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40年前往美国教书谋生,1945年起为美国公民。1948~1959年在康奈尔大学教授俄国文学,同时创作小说《赛巴斯蒂安·纳尔特的一生》、《普宁》、《洛丽塔》等。后期作品有《苍白的火焰》、《礼物》、《辩护》等小说,以及《文学讲稿》和传记、诗集与回忆录等。他作为移民作家,将欧洲贵族趣味与传统修养带进美国文化,又持有深刻而世故的批判与讽刺眼光,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特殊的文化品味。代表作《洛丽塔》成功地将大众文化与经典题材嫁接到一起,以荒唐的喜剧形式反映精神流亡者在物质丰裕、人欲横流的美国生活中的遭遇。他的其他小说也多以欧洲文化为背景,擅长反讽、怀旧与滑稽模仿技法;同时又注重语言的锤炼,他以广博学识和文学修养形成令英美本土作家赞叹的英文风格。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