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商业促进局
1)  BBB
商业促进局
2)  trade promotion
贸易促进;商业促进
3)  Industrial Promotion Bureau of Chad
乍得工业促进局
4)  better business bureau(BBB)
促进商业道德社
5)  promote commercial intercourse
促进商业来往
6)  sales promotion
商业促销
1.
Currently,there exist such problems as fierce competition in trade,chaos of sales promotion,cheating consumers.
目前商业竞争激烈,商业促销活动混乱,甚至存在欺瞒消费者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我们认为应当通过市场监管、企业创新、商业策划等方式予以规范,起到净化市场环境,形成公平竞争的氛围。
补充资料:乍得
乍得
Chad
    非洲中北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全称乍得共和国。面积128.4万平方千米。人口630万(1993)。全国共有大小部族140多个。北部、中部和东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统的柏柏尔人、巴吉尔米人等,约占全国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为萨拉人、马萨人、科托科人等,约占全国人口的55%。法语和阿拉伯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44%信奉伊斯兰教,21%信天主教,11%信奉基督教新教,23%信奉原始宗教。首都恩贾梅纳。
   
   

乍得国旗  国徽

乍得国旗 国徽


    
   
   

首都恩贾梅纳鸟瞰

首都恩贾梅纳鸟瞰


    
    
    地理 东接苏丹,南与中非、喀麦隆为邻,西与尼日尔、尼日利亚接界,北连利比亚。地势较平坦,仅北、东部边境地带为高原山地。库西山海拔3415米,为本国和中部非洲地区的最高峰。主要河流有沙里河、洛贡河等。乍得湖为非洲中部最大的淡水湖。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炎热。
   

地图:乍得

地图:乍得


    历史   公元8世纪  ,在乍得地区定居的主要是萨奥人。9~16世纪,先后建立过一些穆斯林王国,卡涅姆-博尔努王国为主要穆斯林苏丹王国。18世纪巴吉尔米王国和瓦达伊王国强盛起来,形成三国混战局面。19世纪末,英、法、德等国在乍得展开激烈角逐。1910年乍得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个领地。1957年法国允许乍得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1日乍得宣告独立,成立乍得共和国。
   1975年马卢姆发动军事政变,成立军政府。1982年哈布雷攻占首都,出任总统。1990年12月爱国拯救运动主席伊德里斯·代比率反政府武装力量进占首都,出任国务委员会(临时政府)主席、国家元首。1991年3月就任总统。
    政治 1993年4月,最高全国会议通过过渡时期宪章,作为过渡时期临时宪法。宪章规定:乍得是一个拥有主权、政教分离、民主、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理为政府首脑。过渡时期最高委员会行使立法权。1993年11 月成立的政府,1994年1月部分改组,总理为德尔瓦·卡西雷·库马科耶。主要政党有:爱国拯救运动,简称爱拯运,1990年成立。另外还有争取民主进步同盟、争取民主共和同盟、争取民主进步全国联盟等。
    经济   农牧业国家,经济落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3470亿非洲法郎。货币单位中非金融合作法郎;汇率为512.6非洲法郎兑1美元(1994年10月21日)。
   矿藏资源较丰富,但大多尚未开采。主要有天然碱、石灰石、白陶土和钨、锡、铜、镍、铬等,1970年以来发现石油,北部奥祖山区有铀、锰等。工业基本是农牧业产品加工,尤以棉花加工为主,还有一些纺织、卷烟、农机制造、面粉、饮料、制糖等中小企业。全国可耕地面积5200万公顷,已耕地700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为高粱、玉米、小米,有少量稻谷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全国约有1/4人口种植棉花,其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其他经济作物有烟草、花生、芝麻、甘蔗和阿拉伯树胶等。畜牧业仅次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第二位。
   
   

乍得渔民在张网捕鱼

乍得渔民在张网捕鱼


   
   无铁路,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公路总长2.5万千米。恩贾梅纳有国际机场可升降大型客机,是非洲国际航线重要航空站之一。
   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逆差。主要出口商品为皮棉,其他为肉类和皮张等;进口主要为石油、化工、机电、建筑材料、汽车、纺织品、食品、药材等。主要出口国为葡萄牙、德国、西班牙、法国等;主要进口国为法国、尼日利亚、喀麦隆等。乍得连年接受外援。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为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加拿大、荷兰、西班牙、比利时以及欧洲共同体和联合国有关机构。
    文化教育 实行6年义务教育制。乍得大学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大学。主要报刊为《乍得新闻稿》。
    对外关系   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非洲团结,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主张南北对话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在联合国范围内,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广泛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经援。
   乍得与中国于1972年11月28日建交。
   乍得与法国有密切的传统关系。法国为乍得第一大援助国。两国签有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一系列合作协定。法每年向乍提供2~3亿法国法郎的援助。法驻乍得部队在千人以上,在乍得的侨民约3000余人。乍得于1961年同美国建交。1964年6月两国签订合作协定 。1982~1991年美向乍提供2.2亿美元援助。美向乍得派有“和平队”。
   乍得和利比亚长期存在关于奥祖地带归属问题的领土争议。哈布雷执政后与利比亚多次发生军事冲突,1988年10月两国复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