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ick and roll
(进攻方做掩饰之球员的)挡切战术
2) give and go
(进攻方持球球员的)传切战术
3) hand-checking
以手掌推挡对方进攻球员之犯规动作
补充资料:足球战术
在足球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方而采用的个人和集体配合的组织方法和组织形式。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一般从进攻和防守两方面来研究制定一次比赛或一场比赛的战略战术部署。进攻战术,主要目的是积极创造射门机会,争取破门得分。为此,应遵循以下一些主要战术原则:快速推进,抓住对方防守阵脚未稳之时,疾驰进攻;利用各种手段破坏对方的攻守平衡,争取以多打少;拉开防区,扩大攻击面;掌握快慢节奏,夺取进攻的主动权;不断换拉,改变传球方向,制造空隙,创造射门机会;传(射)后及时跟上再进攻,保持进攻的连续性等。防守战术,主要目的是保护球门不被攻破和转守为攻;要积极封堵罚球区附近的射门点,不给对方空隙和射门机会,同时努力拼抢,把球夺回来。为此,应遵循以下一些主要战术原则:积极防御,以多防少;保持斜线防守,严格保护、补位;对持球人和离球近的人要紧逼盯死,对离球远的人则要松动,做到防里线,让外线,防身后,让身前;由攻转守时,离球近的人要积极封堵对手的第 1传,延缓推进速度,其余的人迅速回防,形成纵深防守线等。进攻与防守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紧密相连。所以,一般探讨战术阵型和战术的方法与手段,都是把攻守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战术阵型 具有各种特点的运动员在攻守战术中的排列形式称为战术阵型。在阵型中要表明各个位置的运动员的攻守区域;确定每人的攻守职责;明确每人在比赛进行中个人、局部与全队之间的关系。
"9锋1卫"式 (9名前锋进攻,1名后卫防守)是19世纪中期英国人创造的最初阶段的战术阵型。以后由于越位规则的产生(当时规定的"越位",是指进攻队从后面向位于对方场区的本方无球队员传球的刹那间,这个队员与对方端线之间的场地内,防守队员少于 3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开始增加后卫人员。于是出现了第2 个比赛阵型,即1870年英国人的"7锋3卫"式。同年,苏格兰人又创造了"6锋4卫"式。并逐渐有了位置分工、专门职责。
"W.M"式 1925年越位规则将防守队员少于3人改为少于2人,使场上进攻力量强于防守力量。1930年,英国人H.查普曼创造了分工明确、攻守力量平衡的"W.M"式阵型(图1),使前锋、前卫、后卫之间保持着距离相等而联系紧密的三角配合。尤其是 3名后卫既有明确的防守区域,又有主要的看守对象。这个阵型曾风行于世,直到50年代。
"4前锋"式 这是 50年代初, 匈牙利足球队在"W.M"阵型的基础上,为了突破3后卫的防线,进攻时使中锋后撤、2内锋突到前面,而形成了4个前锋,称为"4前锋"式(图2)。
"4-2-4"式 50年代后期,巴西足球队吸取"4前锋"式的优点,把中锋拉回来担任前卫,而把1个前卫拉回到后卫线上担任中卫, 形成了" 4-2-4"式(图3)。这个新阵型比"W.M"式和" 4前锋"式的层次减少了,加快了推进速度,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了。在"4-2-4"式中,2个前卫难以控制中场, 承担既攻又守的双重职责。为了加强中场力量,撤回1个内锋到中场担任前卫,而形成了"4-3-3"式(图4)。有时为了加强防守,从3个前锋中撤回1个担任前卫,于是形成了"4-4-2"式。这是进入60年代以后出现的阵型。
"1-3-3-3"式 这种70年代开始流行的阵型,是从"4-3-3"式中拉回 1个中卫成为"自由人",3个后卫盯住 3个前锋,"自由人"在后面保护、补位,也可以伺机插上,参加进攻。"自由人"是全队防守的核心人物和场上作战的指挥者,应具备全面比赛的能力。
"总体"式 即一般所说全攻全守型的打法。这是1974年第10届世界杯足球赛以后才兴起的。队员没有固定位置分工,全体参加进攻和防守。活动范围扩大后,对队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配合等的要求更高了。
攻守战术的方法和手段 分为全队攻守战术、局部攻守战术、个人攻守战术。
全队攻守战术 ①快速反击战术:是近几年最盛行的一种进攻战术。当全队快速收缩半场防守或当甲方压着乙方打时, 乙方抢断球后, 通过简捷的中、长传递,或2~3人的快速短传配合以及个人带球突破等手段,迅速推到前场,威胁甲方球门。这种战术威胁大、效果好。发动快速反击的主要时机是在守门员接到球后、后场定位球后或抢断球后,而以抢断球后的发动,效果最好。防守快速反击战术的办法,主要是离球最近的队员,阻碍或破坏对方快攻的第 1传,其他队员快速回防到位,当形成1对1的局面时,要以堵截、且退且战来延缓对方进攻时间,争取同伴回防。②逐步进攻战术:是指双方实力相当、互有攻守,而采用的进攻战术。在进攻结束阶段时,经常采用2人或3人的传切配合、2过1、个人突破、边线传中、外围冲吊等进攻手段。防守逐步进攻战术的办法,主要是遵循一般防守原则,根据"敌我"双方特点,采用不同的防守方案。但目前多数队采用盯人结合区域的综合防守方法。③攻破密集防守战术:是在防守队采用固守门前,待机反击的密集防守形式时,进攻队经常采用的手段,包括抓住时机快攻快打,拉开防区,从两侧展开进攻;左右转移,制造空档;远射;利用高大前锋占据空中优势等。
局部攻守战术 ①局部进攻战术:主要是 2~3人的进攻配合。当出现以多打少或攻守人数相等的局面时,应快速突然的拉空插空,抓住防守中的破绽,果断攻击。当出现以少攻多时,如果快攻不成,则应在护住球的前提下,伺机进攻。②局部防守战术:以少防多时,应以延缓对方的进攻速度为原则,切忌盲目抢断。攻防人数相等时,应以盯人为主,并注意互相保护、补位。随着防守能力的提高,攻击性的防守日益增多,如主动断、铲、夹击、围抢等。此时离球近的人全力拼抢,其他人夹击围堵,伺机抢截。③特殊攻守战术:主要是指运用越位规则所组织的攻防战术。在比赛中,当进攻队采用长传大吊向中路冲击时,防守队常采用制造越位战术来破坏对方的进攻。这种战术若多次生效,不仅能解除进攻威胁,而且还能挫伤对方的士气。进攻者则常采用不向越位队员方向传球,转移传球方向;后面队员审时度势地插上;持球队员自己带球直捣球门等手段来瓦解对方所制造的越位战术。④定位球攻守战术:指发球门球、中圈开球、掷界外球、判罚门前任意球和角球时的攻守战术。主要是发角球和门前任意球的攻守战术。发角球进攻的办法,一是直接将球发到门前,利用高大或头球好的队员,直接攻门,或利用头球摆渡给同伴,创造射门机会;二是通过配合,再把球传向门前,攻击球门;防守角球,以盯人防守为主,尤其是对头球好的队员,要有专人看守。门前任意球分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防守时常采用"筑人墙"的方法,同队其他人要盯住对方参与进攻的队员。间接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门得分,防守时一般采用盯人方法。
个人攻守战术 分为有球和无球两种。跑位和盯人都属于无球的个人战术。跑位是不带球的进攻队员跑到一定的位置,为本人或同伴创造得球的机会。跑位时必须快速、突然、合理;盯人是看住对手,不让对手得到球。在盯守无球队员时,靠近球者要紧盯不放,远者则松动些,要站在对手与球之间便于抢断球的位置上,做到人球兼顾,有球的个人战术是指传球、射门、接球、运球和抢球时的战术动作与行动。要求是快速、果断、合理、准确。在运用个人攻守战术时,守门员、中后卫、边后卫、前卫、中锋和边锋等都各有不同的位置打法。这些打法要根据个人特点和对手情况,灵活运用。
战术阵型 具有各种特点的运动员在攻守战术中的排列形式称为战术阵型。在阵型中要表明各个位置的运动员的攻守区域;确定每人的攻守职责;明确每人在比赛进行中个人、局部与全队之间的关系。
"9锋1卫"式 (9名前锋进攻,1名后卫防守)是19世纪中期英国人创造的最初阶段的战术阵型。以后由于越位规则的产生(当时规定的"越位",是指进攻队从后面向位于对方场区的本方无球队员传球的刹那间,这个队员与对方端线之间的场地内,防守队员少于 3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开始增加后卫人员。于是出现了第2 个比赛阵型,即1870年英国人的"7锋3卫"式。同年,苏格兰人又创造了"6锋4卫"式。并逐渐有了位置分工、专门职责。
"W.M"式 1925年越位规则将防守队员少于3人改为少于2人,使场上进攻力量强于防守力量。1930年,英国人H.查普曼创造了分工明确、攻守力量平衡的"W.M"式阵型(图1),使前锋、前卫、后卫之间保持着距离相等而联系紧密的三角配合。尤其是 3名后卫既有明确的防守区域,又有主要的看守对象。这个阵型曾风行于世,直到50年代。
"4前锋"式 这是 50年代初, 匈牙利足球队在"W.M"阵型的基础上,为了突破3后卫的防线,进攻时使中锋后撤、2内锋突到前面,而形成了4个前锋,称为"4前锋"式(图2)。
"4-2-4"式 50年代后期,巴西足球队吸取"4前锋"式的优点,把中锋拉回来担任前卫,而把1个前卫拉回到后卫线上担任中卫, 形成了" 4-2-4"式(图3)。这个新阵型比"W.M"式和" 4前锋"式的层次减少了,加快了推进速度,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了。在"4-2-4"式中,2个前卫难以控制中场, 承担既攻又守的双重职责。为了加强中场力量,撤回1个内锋到中场担任前卫,而形成了"4-3-3"式(图4)。有时为了加强防守,从3个前锋中撤回1个担任前卫,于是形成了"4-4-2"式。这是进入60年代以后出现的阵型。
"1-3-3-3"式 这种70年代开始流行的阵型,是从"4-3-3"式中拉回 1个中卫成为"自由人",3个后卫盯住 3个前锋,"自由人"在后面保护、补位,也可以伺机插上,参加进攻。"自由人"是全队防守的核心人物和场上作战的指挥者,应具备全面比赛的能力。
"总体"式 即一般所说全攻全守型的打法。这是1974年第10届世界杯足球赛以后才兴起的。队员没有固定位置分工,全体参加进攻和防守。活动范围扩大后,对队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配合等的要求更高了。
攻守战术的方法和手段 分为全队攻守战术、局部攻守战术、个人攻守战术。
全队攻守战术 ①快速反击战术:是近几年最盛行的一种进攻战术。当全队快速收缩半场防守或当甲方压着乙方打时, 乙方抢断球后, 通过简捷的中、长传递,或2~3人的快速短传配合以及个人带球突破等手段,迅速推到前场,威胁甲方球门。这种战术威胁大、效果好。发动快速反击的主要时机是在守门员接到球后、后场定位球后或抢断球后,而以抢断球后的发动,效果最好。防守快速反击战术的办法,主要是离球最近的队员,阻碍或破坏对方快攻的第 1传,其他队员快速回防到位,当形成1对1的局面时,要以堵截、且退且战来延缓对方进攻时间,争取同伴回防。②逐步进攻战术:是指双方实力相当、互有攻守,而采用的进攻战术。在进攻结束阶段时,经常采用2人或3人的传切配合、2过1、个人突破、边线传中、外围冲吊等进攻手段。防守逐步进攻战术的办法,主要是遵循一般防守原则,根据"敌我"双方特点,采用不同的防守方案。但目前多数队采用盯人结合区域的综合防守方法。③攻破密集防守战术:是在防守队采用固守门前,待机反击的密集防守形式时,进攻队经常采用的手段,包括抓住时机快攻快打,拉开防区,从两侧展开进攻;左右转移,制造空档;远射;利用高大前锋占据空中优势等。
局部攻守战术 ①局部进攻战术:主要是 2~3人的进攻配合。当出现以多打少或攻守人数相等的局面时,应快速突然的拉空插空,抓住防守中的破绽,果断攻击。当出现以少攻多时,如果快攻不成,则应在护住球的前提下,伺机进攻。②局部防守战术:以少防多时,应以延缓对方的进攻速度为原则,切忌盲目抢断。攻防人数相等时,应以盯人为主,并注意互相保护、补位。随着防守能力的提高,攻击性的防守日益增多,如主动断、铲、夹击、围抢等。此时离球近的人全力拼抢,其他人夹击围堵,伺机抢截。③特殊攻守战术:主要是指运用越位规则所组织的攻防战术。在比赛中,当进攻队采用长传大吊向中路冲击时,防守队常采用制造越位战术来破坏对方的进攻。这种战术若多次生效,不仅能解除进攻威胁,而且还能挫伤对方的士气。进攻者则常采用不向越位队员方向传球,转移传球方向;后面队员审时度势地插上;持球队员自己带球直捣球门等手段来瓦解对方所制造的越位战术。④定位球攻守战术:指发球门球、中圈开球、掷界外球、判罚门前任意球和角球时的攻守战术。主要是发角球和门前任意球的攻守战术。发角球进攻的办法,一是直接将球发到门前,利用高大或头球好的队员,直接攻门,或利用头球摆渡给同伴,创造射门机会;二是通过配合,再把球传向门前,攻击球门;防守角球,以盯人防守为主,尤其是对头球好的队员,要有专人看守。门前任意球分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防守时常采用"筑人墙"的方法,同队其他人要盯住对方参与进攻的队员。间接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门得分,防守时一般采用盯人方法。
个人攻守战术 分为有球和无球两种。跑位和盯人都属于无球的个人战术。跑位是不带球的进攻队员跑到一定的位置,为本人或同伴创造得球的机会。跑位时必须快速、突然、合理;盯人是看住对手,不让对手得到球。在盯守无球队员时,靠近球者要紧盯不放,远者则松动些,要站在对手与球之间便于抢断球的位置上,做到人球兼顾,有球的个人战术是指传球、射门、接球、运球和抢球时的战术动作与行动。要求是快速、果断、合理、准确。在运用个人攻守战术时,守门员、中后卫、边后卫、前卫、中锋和边锋等都各有不同的位置打法。这些打法要根据个人特点和对手情况,灵活运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