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stuarine oceanography
河口海洋学
2) estuarine and coastal sciences
河口海岸学
3) Coastal-estuarine-pelagic waters
近岸-河口-远洋海域
5) Dynamics of Estuary and Coastal
河口海岸动力学
6) Haihe estuary
海河河口
1.
Based on the pollution condition of nutrients and 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 the fate of dibutyl phthalate (DBP) and di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listed as priority pollutants by US EPA and suspected to be environmental hormone, in Haihe estuary was carried out.
本课题选择美国环保局和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渤海湾富营养化以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污染现状,采用现场采样调查、实验室模拟以及数学模型等手段对这两种PAEs污染物在海河河口水环境中归趋进行了研究。
2.
Levels and distribution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were investigated in soils along Haihe River and in Haihe Estuary area.
以海河干流沿岸及海河河口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31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加速溶剂萃取(ASE)技术,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含量。
补充资料:海岸动力学
研究海岸带水域流体运动和岸滩冲淤演变等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研究波浪、潮汐、海流、冰凌等动力因素的运动规律及其同各类岸滩、海岸工程建筑物等的相互作用规律。海岸动力学还可包括河口动力学。河口动力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河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沿革 早在17~18世纪,I.牛顿和P.-S.拉普拉斯分别创立潮汐静力理论和动力理论。19世纪中叶及末叶出现了各种波浪、海流理论。英国的H.兰姆在1879年出版的《流体运动的数学理论》和1906年出版的《水体动力学》中,概括了上述经典的基础理论。20世纪40年代起,这些理论在海岸工程领域得到应用和深化。中国在60年代初提出建立和发展海岸动力学这门新学科。60年代内各国学者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并逐步形成海岸动力学。1966年美国的A.T.伊彭出版了《河口与海岸动力学》,是系统阐述这门学科的主要专著。60年代以来这门学科发展迅速。世界各国对沿海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1986年中国完成全国海岸带调查后,正逐步兴建各种海岸工程,进入全面综合开发利用海岸带的新阶段。
研究内容 ①波浪在浅海传播、变形,水流、波浪同直墙式、斜坡式、透空式、浮式等建筑物的相互作用;②海岸波浪掀沙,沿岸流输沙和岸滩冲淤演变;③海湾、泻湖潮流运动及其口门内外泥沙冲淤变化;④河口咸淡水混合,潮波变形和河床冲淤演变;⑤海岸防护、河口整治对海岸环境的影响,海岸环境污染以及冰凌对建筑物的作用等问题。
研究方法 对波浪、潮汐、海流等运动规律,常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并以室内试验的结果进行验证。在浅海情况下,特别是同岸滩、建筑物的相互作用问题,由于影响因素繁多、边界条件复杂,常应用相似原理通过室内水力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所得成果多带有经验或半经验性,有时须用现场资料验证。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数字模拟成为又一种重要方法。
展望 海岸带是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地带,也是咸水同淡水的交汇地区。由于海岸带水深变浅以及海湾、河口、岛屿等地形的影响,波浪、潮汐、海流、冰凌等运动十分复杂,常造成岸滩冲淤剧烈,泥沙运动频繁,给海岸建设带来很大困难,而人造工程对海岸环境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海岸带自然条件复杂,海岸带开发与海岸工程建设中仍存在不少理论与实际问题,海岸动力学研究有着广阔前景。中国沿海淤泥质海岸分布广、河口类型多、台风暴潮强,海岸工程中主要考虑台风风波作用问题和海岸河口泥沙问题,特别是细颗粒泥沙问题,这也是今后海岸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参考书目
薛鸿超等编:《海岸动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1980。
沿革 早在17~18世纪,I.牛顿和P.-S.拉普拉斯分别创立潮汐静力理论和动力理论。19世纪中叶及末叶出现了各种波浪、海流理论。英国的H.兰姆在1879年出版的《流体运动的数学理论》和1906年出版的《水体动力学》中,概括了上述经典的基础理论。20世纪40年代起,这些理论在海岸工程领域得到应用和深化。中国在60年代初提出建立和发展海岸动力学这门新学科。60年代内各国学者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并逐步形成海岸动力学。1966年美国的A.T.伊彭出版了《河口与海岸动力学》,是系统阐述这门学科的主要专著。60年代以来这门学科发展迅速。世界各国对沿海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1986年中国完成全国海岸带调查后,正逐步兴建各种海岸工程,进入全面综合开发利用海岸带的新阶段。
研究内容 ①波浪在浅海传播、变形,水流、波浪同直墙式、斜坡式、透空式、浮式等建筑物的相互作用;②海岸波浪掀沙,沿岸流输沙和岸滩冲淤演变;③海湾、泻湖潮流运动及其口门内外泥沙冲淤变化;④河口咸淡水混合,潮波变形和河床冲淤演变;⑤海岸防护、河口整治对海岸环境的影响,海岸环境污染以及冰凌对建筑物的作用等问题。
研究方法 对波浪、潮汐、海流等运动规律,常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并以室内试验的结果进行验证。在浅海情况下,特别是同岸滩、建筑物的相互作用问题,由于影响因素繁多、边界条件复杂,常应用相似原理通过室内水力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所得成果多带有经验或半经验性,有时须用现场资料验证。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数字模拟成为又一种重要方法。
展望 海岸带是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地带,也是咸水同淡水的交汇地区。由于海岸带水深变浅以及海湾、河口、岛屿等地形的影响,波浪、潮汐、海流、冰凌等运动十分复杂,常造成岸滩冲淤剧烈,泥沙运动频繁,给海岸建设带来很大困难,而人造工程对海岸环境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海岸带自然条件复杂,海岸带开发与海岸工程建设中仍存在不少理论与实际问题,海岸动力学研究有着广阔前景。中国沿海淤泥质海岸分布广、河口类型多、台风暴潮强,海岸工程中主要考虑台风风波作用问题和海岸河口泥沙问题,特别是细颗粒泥沙问题,这也是今后海岸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参考书目
薛鸿超等编:《海岸动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