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source Code
资源代码
2) code resource
代码资源
3) forest resource code
森林资源代码
4) resource catalog coding
资源分类代码
5) source code
源码、源代码
6) code Librarian Explorer
代码管理器;资源管理器
补充资料:森林资源
林地和林地内的动植物,以及林地环境的总称。以林木资源为主体。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和宜林地。
不同国家、不同国际组织确定的森林资源范围不尽一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凡疏密度(单位面积上林木实有木材蓄积量或断面积与当地同树种最大蓄积量或断面积之比)在 0.3以上的天然林;南方3年以上,北方5年以上的人工林;南方5年以上,北方7年以上的飞机播种造林,生长稳定,每亩成活保存株数不低于合理造林株数的70%,或郁闭度(森林中树冠对林地的覆盖程度)达到0.4以上的林分,均构成森林资源。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森林资源统计中,只包括疏密度在0.2以上的郁闭林,不包括疏林地和灌木林。
世界森林资源概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1978~1979年世界森林资源情况,全世界共有林地 40.53亿公顷,其中郁闭的森林面积26.40亿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000亿立方米;世界平均每人占有森林0.6公顷,森林蓄积量67.4立方米。世界的森林资源处于逐步减少的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53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8.37亿公顷,1973年减少到28亿公顷,20年间共减少10.37亿公顷,平均每年约有 5千余万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消失的地区主要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1973年与1953年相比,非洲减少76.3%,拉丁美洲减少33.7%,亚洲减少23.8%。美洲、欧洲的发达国家与苏联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大规模砍伐破坏森林必将导致世界性的生态灾难。防止森林减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77~1981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中国森林面积共11528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102.6亿立方米 (包括零星树木),其中森林蓄积量90.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居世界第五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1:5.8;人均森林蓄积量9.1立方米,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 1:8.2。据森林资源1977~1981年清查资料与1973~1976年清查资料相比,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从12.7%降低到12%,森林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林区森林过伐。全国森林资源年消耗量约29410万立方米,而立木总生长量为27532万立方米,年赤字为1878万立方米。
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热带雨林。树种共达80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经济价值高、材质优良的就有1000多种。珍贵的树种如银杏、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福建柏、台湾杉、珙桐等均为中国所特有。经济林种繁多,橡胶、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杜仲、肉桂、核桃、板栗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中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东北、西南地区和东南、华南丘陵山地,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8~38%;华北、中原及长江、黄河下游地区为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资源极少,仅为1.4%。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用材林面积的比重占73.2%,经济林占10.2%,防护林占9.1%,薪炭林占3.4%,竹林占2.9%,特殊用途林占1.2%。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的比重低,不能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中国林地生产力水平低,发达国家林地利用率多在80%以上,中国仅为42.2%;世界平均每公顷蓄积110立方米,中国为90立方米;每公顷年生长量,发达国家均在3立方米以上,中国仅为2.4立方米。中国宜林地多,东南半部气候湿润温暖,造林潜力大。
森林资源的利用 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原始社会,人类主要以从森林中采集果实和狩猎为生。在封建社会,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是柴木并用,从森林中樵采柴炭作为能源,同时采伐木材做建筑材料。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煤炭和石油代替木材成为主要能源,森林资源主要作为建筑用材和制造家具等生活用品的材料。到了当代,由于滥伐木材破坏森林,形成生态灾难,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发展到森林整体的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已经不仅是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的生物资源,而且作为森林环境资源(包括森林所涵养的水资源,森林气候资源和森林景观)也得到利用,这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保健事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同国家、不同国际组织确定的森林资源范围不尽一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凡疏密度(单位面积上林木实有木材蓄积量或断面积与当地同树种最大蓄积量或断面积之比)在 0.3以上的天然林;南方3年以上,北方5年以上的人工林;南方5年以上,北方7年以上的飞机播种造林,生长稳定,每亩成活保存株数不低于合理造林株数的70%,或郁闭度(森林中树冠对林地的覆盖程度)达到0.4以上的林分,均构成森林资源。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森林资源统计中,只包括疏密度在0.2以上的郁闭林,不包括疏林地和灌木林。
世界森林资源概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1978~1979年世界森林资源情况,全世界共有林地 40.53亿公顷,其中郁闭的森林面积26.40亿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000亿立方米;世界平均每人占有森林0.6公顷,森林蓄积量67.4立方米。世界的森林资源处于逐步减少的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53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8.37亿公顷,1973年减少到28亿公顷,20年间共减少10.37亿公顷,平均每年约有 5千余万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消失的地区主要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1973年与1953年相比,非洲减少76.3%,拉丁美洲减少33.7%,亚洲减少23.8%。美洲、欧洲的发达国家与苏联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大规模砍伐破坏森林必将导致世界性的生态灾难。防止森林减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77~1981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中国森林面积共11528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102.6亿立方米 (包括零星树木),其中森林蓄积量90.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居世界第五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1:5.8;人均森林蓄积量9.1立方米,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 1:8.2。据森林资源1977~1981年清查资料与1973~1976年清查资料相比,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从12.7%降低到12%,森林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林区森林过伐。全国森林资源年消耗量约29410万立方米,而立木总生长量为27532万立方米,年赤字为1878万立方米。
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热带雨林。树种共达80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经济价值高、材质优良的就有1000多种。珍贵的树种如银杏、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福建柏、台湾杉、珙桐等均为中国所特有。经济林种繁多,橡胶、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杜仲、肉桂、核桃、板栗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中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东北、西南地区和东南、华南丘陵山地,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8~38%;华北、中原及长江、黄河下游地区为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资源极少,仅为1.4%。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用材林面积的比重占73.2%,经济林占10.2%,防护林占9.1%,薪炭林占3.4%,竹林占2.9%,特殊用途林占1.2%。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的比重低,不能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中国林地生产力水平低,发达国家林地利用率多在80%以上,中国仅为42.2%;世界平均每公顷蓄积110立方米,中国为90立方米;每公顷年生长量,发达国家均在3立方米以上,中国仅为2.4立方米。中国宜林地多,东南半部气候湿润温暖,造林潜力大。
森林资源的利用 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原始社会,人类主要以从森林中采集果实和狩猎为生。在封建社会,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是柴木并用,从森林中樵采柴炭作为能源,同时采伐木材做建筑材料。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煤炭和石油代替木材成为主要能源,森林资源主要作为建筑用材和制造家具等生活用品的材料。到了当代,由于滥伐木材破坏森林,形成生态灾难,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发展到森林整体的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已经不仅是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的生物资源,而且作为森林环境资源(包括森林所涵养的水资源,森林气候资源和森林景观)也得到利用,这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保健事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