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ltra-photometer
不可见光光度计
2) spectrophotometer
[英][,spektrəufəu'tɔmitə] [美][,spɛktrofo'tɑmətɚ]
可见分光光度计
1.
The usual safeguarding and common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of 723A spectrophotometer were introduced.
介绍 72 3A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日常维护保养措施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2.
Aiming at the trubles of 100% transmittance maladjustment of 724 type spectrophotometer-the transmittancecan not be adjusted to 100% , the 100% transmittance always varies in measurement and the 100% transmittance is maladjusted seriously, the reasons caused the troubl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methods for trouble shooting were introduced.
针对724型可见分光光度计100%透射比失调的故障——透射比无法调至100%、测量时100%透射比经常变化和100%透射比严重失调,分析了造成该类故障的原因,提出了排除该类故障的维修方法。
6)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est of Photometric Accuracy for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略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度准确度的测试
补充资料: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征、原理及应用,并 列举多项实例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有机分析 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概述
人们在实践中早已总结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可对它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别。由于颜色本就惹人注意,根据物质的颜 色深浅程度来对物质的含量进行估计,可追溯到古代及中世纪。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 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 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 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比尔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 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第一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 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 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 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 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 目前,分光光度法已为工农业各个部门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所广泛采用,成为人们从事生 产和科研的有力测试手段。我国在分析化学领域有着坚实的基础,在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和仪 器的制造方面国际上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1][2]
2.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 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 、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 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 测 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 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 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其数学表示式如下:
关键词 有机分析 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概述
人们在实践中早已总结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可对它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别。由于颜色本就惹人注意,根据物质的颜 色深浅程度来对物质的含量进行估计,可追溯到古代及中世纪。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 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 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 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比尔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 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第一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 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 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 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 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 目前,分光光度法已为工农业各个部门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所广泛采用,成为人们从事生 产和科研的有力测试手段。我国在分析化学领域有着坚实的基础,在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和仪 器的制造方面国际上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1][2]
2.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 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 、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 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 测 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 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 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其数学表示式如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