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巴比内补偿器
1)  Babinet compensator
巴比内补偿器
2)  Babinet-Seleit compensator
巴比内-塞莱补偿器
3)  Babinet-Jamin Compensator
巴比内亚门补偿器
4)  Babinet compensator
巴比奈特补偿器
5)  Babinet compensator
巴比涅补偿器
6)  Babinet-Soleil Compensator
巴比涅-索列尔补偿器
补充资料:巴比塞
巴比塞
巴比塞

巴比塞(1873—1935)是法国作家。他生于法国一个新闻工作者和剧作家家庭,受父亲熏陶,从小爱好文学。16岁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895年出版诗集《泣妇》,从此献身于文学事业。他先后在几家出版社工作,主编通俗杂志,并创作长篇小说 《哀求者》(1903)和《地狱》(1908)。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巴比塞的思想和创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前,他主动要求上前线并屡建战功 。经过战争的教训,他走向了革命,写出了反战小 说《火线》(1915)。随后又写了《光明》(1919)。

十月革命后,巴比塞坚决反对干涉苏维埃政权。他先后发起并且组织了旨在反战的法兰西退伍军人 联合会和国际进步文艺家反帝团体“光明社”。1923年,他加入法国共产党,并主持召开第一次反法 西斯大会和国际反战同盟大会。

巴比塞后期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镣铐》(1924)、专著《左拉》(1932)以及人物传记《斯大林》(1935)等。1935年,巴比塞在访苏并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病逝。

《光明》是巴比塞的长篇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西蒙·保朗过着庸碌单调的生活。战争风云骤起,西蒙应征。在前线他看到农庄变废墟,士兵成炮灰,百姓成流民;与此相对照的是:城市依旧歌舞升平,大企业家发国难财,当官的作威作福,胡 乱指挥……他重返家乡时,面对投机家聚敛更多财富,统治者劝说百姓放弃斗争,好战者鼓吹战争论调,感到无比愤慨,大声疾呼:“打破锁链、消灭一切特权,争取平等”。

西蒙本来是个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庸人,他以自己不参加体力劳动而得意,并以旧“秩序”维护者自居。战争中灾难性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一切都必须彻底改造。作者真实地描写了受传统意识支配的普通居民的觉醒。

《光明》从主人公西蒙的角度来看待战争,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的转变过程。战争前后主人公不同的思想观念,战争中人物的不同命运,作品都以写实的手法作了生动的描写。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