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农业部[美]
1)  DO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农业部[美]
2)  USD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美国农业部
3)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nited States]
农业部〔美国〕
4)  ARSUSD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of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院
5)  FS(Forest Service USA)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
6)  NASD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Departments of Agriculture (Formerly,NACSDA)
全国州农业部联合会[美]
补充资料:农业
农业
agriculture

   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通过人工培育和饲养,以取得人们需要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包括的范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因划分国民经济部门所采用的标准不同而有别。在中国,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起源与发展  农业是人类社会中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物质生产部门。据考古学家推断,农业约产生于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原始社会的后期。在此以前的长达2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只是利用自然界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来维持生存,即只能使用木棒、石块等非常简陋的工具,从事采集和狩猎来获取生活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从长期的狩猎和采集的实践中,逐渐懂得了如牛、马、羊、骆驼等动物经过驯服、饲养、繁殖,可以比较稳定地为人类提供乳、肉、皮、毛等生活资料;逐渐了解了某些植物的生长习性,掌握了它们的栽培技术。原始人对动植物的认识上这一飞跃,促使他们改变单纯靠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开始经营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资料来源有了比较可靠的保障,也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因此,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依靠自己的活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新时期。
   农业自产生以来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迅速发展相适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有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从生产关系的性质划分,有氏族制农业、奴隶制农业、封建制农业、资本主义农业和社会主义农业。
    原始农业  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这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能力极其微弱,人类凭借石刀、石铲、木棒等最简陋的工具进行生产,单个劳动者的力量不足,就靠许多人集合劳动。这种“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比起单纯依靠从自然界采集现成生物资源来说,是个进步,但生产力水平极低,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自然因素,农畜等产品多在氏族公社内部分配和消费,很少有剩余可用于商品交换。
    古代农业  形成于距今约五千年的奴隶制社会初期。这时期人类对自然条件如季节变化、土壤肥瘠等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农产品由于因时因地种植而获得增加,但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在奴隶制解体并进入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畜力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凭借铁犁、耕畜等新的生产手段,人们有了改善动植物生产环境的较大能力。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又使人们摒弃了刀耕火种而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在中国较早地形成了以耕、锄、选种、施肥、浇水、轮作、复种等措施紧密配合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于剩余农畜产品的增加,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产生;商品交换的逐渐发展,反过来又要求农业、畜牧业提供更多可供交换的产品,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
    近代农业 萌芽于18世纪60年代。欧洲产业革命的兴起,蒸汽动力的应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勃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打破了自给自足经济的格局,促成了向近代农业转变,使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又一次飞跃。随着机器工业、纺织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等的发展,工商业人口大量增加,促使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刺激。于是以畜力牵引的改良农具和化学肥料的使用,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规模和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程度。
    现代农业  逐步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石油等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化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人畜力农具为动力机械所代替,多种化学肥料和农药被广泛使用,电力也逐步应用于农业,农业中投入的物质能量大大增加。农业同工业的关系更加密切了,从而打破了古代农业的半封闭式循环,也极大地推进了近代农业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各门自然科学纷纷被引入农业领域,形成了栽培、饲养、育种、病虫害和兽疫防治、农业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等应用科学。这不仅使人们在调节控制作物和畜禽的生产环境方面逐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而且获得了改造动植物本身遗传特性的能力。再加上电子计算机、原子能、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农业中的应用,人们对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能力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农村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转化,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更加提高,农业逐步由产品数量型向高产优质高效型农业转化;农业生产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以及同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促进了农、工、商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为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具有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性,即按照经济再生产的客观规律而发展。但农业生产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即它是有生命物质的再生产。不管它的社会性质如何,农业的经济再生产总是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农业的自然再生产是指各种农作物和畜禽等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依靠其特有的新陈代谢机能,通过生长、发育、成熟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不断更新其后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矿物质养料转化成有机物,用于自身生长并繁殖后代,由此构成自然界的第一性生产,构成生生不息的植物世界。种类繁多的植物产品又可为动物提供赖以生长、繁殖的食物,由此构成自然界的第二性生产,构成生生不息的动物世界。动植物的残体或排泄物回复到土壤中以后,可以再一次成为植物养料的来源,如此循环不已。这个自然再生产过程按照自然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而发展。
   显然,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构成自然界的生态循环,但并不是农业生产。作为农业生产还要有人类生产劳动对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这种干预必须既符合生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这种干预的有效性既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生命运动规律的认识程度和干预手段的先进程度,又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规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而人类对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能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农业生产正是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两大因素相互作用下不断地由较低水平逐步上升到较高水平的。
   与上述根本特点相关的农业再生产特点主要是:①以土地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绿色植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基础。它必须在广袤的土地上展开,才能获得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分、热量和多种营养物质。因此,土地便成为农业中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它既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又起着劳动手段的作用。②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存在巨大差别。农作物和畜禽等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一个自然过程,其间并不需要人们不间断地投入劳动,所以劳动时间只是生产时间中的一部分。两者差别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生产条件的变化,另一方面决定于农作物和畜禽的自然特性。由于农业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就产生了农业劳动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③农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各部门相互提供生产资料、相互调剂劳动力和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利用上,也表现在它们的合理结合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条件。④农业生产还具有显著的地区性,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禽等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经济环境,且其多数产品不便运输和储藏等特点。
    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料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食物。按照营养学的基本知识,人类只有从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维持生命、从事劳动和繁衍后代。而历史上的饥荒和当今世界部分地区的缺粮危机,则从反面说明了生产食物的重要性。它的不足势必导致社会动乱,产生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在人类尚不能用化学方法合成比农产品更为廉价优质的全部营养物质以前,农业作为最基本、最主要的食物生产部门的职能,将不可能被别的生产部门所取代。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生活需要更趋多样化,农业除了提供食物以外,还需要提供优质、方便、舒适的衣着、住房等等。农业为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商业、服务业等的发展提供条件,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的原料直接来自农业,而且工、商业赖以发展的市场和部分资金来源也离不开农业。除了物质资料外,各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也要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的发展。从历史上寻根溯源,只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食物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逐渐地有了剩余,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这是手工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以及其他一切社会上层建筑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曾经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几乎都是农业技术比较先进、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国家   也有少数发达国家农业并不发达,他们都必须进口农产品才能满足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这种情况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都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不是以本国农业为基础,就必然要依赖他国农业为基础。一些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有的曾一度把发展工业放在优先地位而忽视农业;或者仅仅注意发展经济作物,用以出口换取工业品   ,而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却依靠进口。这些国家在国际保护主义和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不但本国的农村经济不能振兴,工业也难以发展,有的甚至负债累累,一遇天灾人祸,便饥荒频仍。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果依赖外国农业为基础是很不牢靠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的大国里,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更加显而易见,中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不能靠任何外国来解决,粮食始终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产品,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总之,农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作用。
    农业知识系统  农业生产的进步和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的多方面渗透,已使农业科学成为一个多门类、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现代农业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并与之相结合的产物。农业生产中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即生物有机体、生物赖以生长繁殖的环境和人类的生产劳动等社会经济活动。其中每一方面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有独特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就是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协调统一。这就决定了农业科学不仅包含的学科门类繁多,而且具有从微观到宏观的多种层次。
   农业科学首先是一门技术科学,它提供人工控制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从而取得所需产品的技术知识。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①由育种学(见育种)提供的有关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技术知识,其目的是通过改变动植物的遗传特性,使产品更加符合人们的经济需要。包括植物育种学、动物育种学等。②有关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的技术知识,其目的在于通过人工控制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以取得更多更好的产品。有农艺学、林业学、畜牧学、水产学以及植物保护学和兽医学及其所属的各分支学科等。③有关农产品收获、采伐、捕捞和贮藏、加工的技术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有的是栽培和饲养等主要生产过程的延伸,有的如林业采伐和水产捕捞本身就是生产过程。④有关改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环境的技术知识,这就是农业工程学。包括农业机械学、农田水利学、土地开发、农业建筑和农村能源等。
   由于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是以生物有机体为对象的,因此阐明生命运动规律的生物学在农业基础科学中居于首位。如育种技术主要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而发展的。但农产品的栽培、饲养及其贮藏、加工、运输等技术,除了需要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外,还需要有关环境条件变化规律的知识,这就涉及到土壤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工程学,以及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等。而农业生态学则有助于揭示农业生产中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条件之间宏观联系的规律。离开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一切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创造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所有这些,构成了农业自然科学的基本内容。它们是多门类的:学科范围涉及 生物、环境和人类所凭借的生产手段,涉及三者之中每一方面的许多因素。它又是多层次的:从应用技术到专业理论、基础理论;从生物有机体及其环境条件,到影响它们的发展变化的微观的物质运动和宏观的生态联系。除此以外,农业科学的研究还必须借助更为基础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
   上述自然科学还只能说明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规律。而对农业经济再生产规律的说明则需要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①对于农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规律的研究,提供有关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农产品交换、农业收入分配、农业资金信贷和农业税收等方面的知识;②对于农业生产经济以及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提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结构和布局、各种技术措施的合理配置及经济效果评价的知识;③对于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此外,农业经济学还要提供反映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的知识。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科之间还必然会相互渗透,出现各种交叉学科。如正在发展中的农业系统工程学就是在自然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产生的。农业科学不仅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出现更多的门类和层次分化,而且将出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从而使它的研究和应用达到新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农业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大国之一。距今七八千年以前,中国人民的祖先已经摆脱了采集、狩猎经济,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历经朝代更迭、沧桑变迁,但以农立国的发展道路却始终未变。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多种多样的气候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使中国成为水稻、大豆、粟、黍等重要栽培作物的起源地,多种果树、蔬菜、花卉、药材和茶树的故乡。中国人最早发明了栽桑养蚕,创造了多种耕作制和多熟制的栽培技术。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动植物野生种和中国人培育的动植物品种,早已成为世界优良动植物品种和种质资源宝库。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化遗产闻名于世。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知道农业的增产之道在于调节好天、地、人三者与农作物的关系。到北魏时,贾思勰又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因地因时因物制宜的原则。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历来实行精耕细作,注意“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以使“地力常新壮”,这实质上反映了农业集约经营的早期思想。中国历代有关这些思想和经验的文字记载,除散见于各种古籍以外,专门的古农书就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北魏的《齐民要术》和明代的《农政全书》被誉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两部农业百科全书。至于流传在民间的“农谚”,更是简练生动,家喻户晓,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积累之丰富和普及之广泛。
   中国古代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世界传统农业发展的先驱。然而,在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停留的时间特别漫长,资本主义虽萌芽较早,但迟迟不能发展。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和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使中国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这是近代中国农业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拉开了差距的根本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使农业从半封建制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生产迅速上升。1956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又使中国农业解脱了小生产所有制的局限性,走上了社会主义的轨道,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1949~1978年,中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使历史上极为严重而频繁的水、旱灾害大为减轻;农业机械和机电排灌动力的大幅度增长,化肥、农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及耕作制度的改革等等,使农业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30年中农业的发展也有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1966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农业遭受了重大损失。农业中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克服思想僵化的状态。全会十分重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为调动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包括逐步推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普及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一系列搞活农村经济的政策,主要包括:确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允许并鼓励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展的政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政策;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政策;建立国家、集体和农民相结合的农业投资政策;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逐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实行多渠道流通的政策;扶持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政策,以及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等。上述基本政策,适应了中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为积累资金、促进农村工业化、加速农村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然而,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是很低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和耕地减少的趋势尚未有效控制;农业投入不足,物质技术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双层经营体制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业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不畅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面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1991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作出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要求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决定》指出90年代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并积极“  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会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形势转好。1995年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都有增产,农村二、三产业也持续发展,农民实际收入增加。但是中国农业滞后的矛盾仍很突出,与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因而抓好农业成为突出的战略重点。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现这一跨世纪的宏伟目标,首要是加快农业发展,强化农业基础。九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开发“四荒”的承包还可以更长一些。这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重大政策。随着劳动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建立土地使用和流转机制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使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服务,协调管理、资源开发、资本积累等职能。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的是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九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李鹏总理在1996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到2000年,全国粮食产量要达到9800亿斤至10000亿斤,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包括基本解决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些任务都很艰巨,但每一项都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必须如期完成的。
   邓小平同志在1990年3月3日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曾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划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农村的发展就是要实现这两个飞跃。广大农村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将来都要走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这是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江苏南部农村开始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发展,正体现了这一趋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