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相互作用论
1)  interactionism [英][,intər'ækʃənizəm]  [美][,ɪntɚ'ækʃən,ɪzəm]
相互作用论
2)  realism of interaction
相互作用实在论
1.
This paper affirms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ly issued curvatur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praises the improved "realism of interaction",which resolves the problem of agnosticism.
充分肯定了新创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优点,赞扬改进后的"相互作用实在论",解决了不可知论的疑难。
2.
This paper affirms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ly-issued curvatur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praises the improved "realism of interaction",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agnosticism.
充分肯定了新创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优点,赞扬改进后的“相互作用实在论”,解决了不可知论的疑难。
3)  theory of strong interaction
强相互作用理论
4)  interaction theory
相互作用理论
5)  Interaction Theory
互相作用理论
6)  semiotic interaction theory
符号相互作用论
补充资料:相互作用论
      阐述个人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包括两种含义:广义地说,它主张人的行为是由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联合决定的。K.勒温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认为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的函数,即B=f(P,E)(见拓扑心理学)。狭义地说,它主张个人和情境是彼此相互影响的。情境影响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也可影响情境。如个人赋予情境以意义,个人选择情境。F.H.奥尔波特和G.奥尔波特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他们认为,不考虑个人如何影响他人以及他人行为如何影响个人,就不能全面地了解个人。
  
  许多研究者都同意相互作用论的观点,但在如何解释个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上各有不同。W.米歇尔(1973)认为,相互作用的存在就说明每个人的行为组织得各有特点,难于预测。特质理论家M.W.艾森克(1980)则认为,个人和情境的相互作用是可以复制的。这种复制说明每个人的行为组织不是全然不同的。米歇尔强调情境比个体差异更能说明行为变异。艾森克则强调人格特质更能说明行为变异。可见,虽然相互作用论主张情境和个人的相互作用决定人的行为,但在哪个更重要上是有分歧的。一般认为,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具体的个人,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人认为,相互作用论主要指的是符号相互作用论。也有人认为,相互作用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理论,而符号相互作用论则是一个比较确定的理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