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partment of Radio Engineering
无线电工程系
2)  wireless
无线
1.
A novel wireless strain monitoring method for SMA-reinforced structures;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结构无线应变监测的新方法
2.
The research of remot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for small scale coal mine safety;
小煤矿无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3.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ECG monitor based on nRF905;
基于nRF905的心电无线遥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3)  radio
无线
1.
Application of radio and line mixed transmission in automatic delivery of barreled water;
无线与电话线混合传输方案在桶装水自动配送系统中的应用
2.
Application of Radio IP Phone Supermarket;
无线IP电话超市的应用
3.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foreground on military appli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军事应用前景
4)  radio
无线电,无线通信
5)  wireless
无线的,无线电的
6)  wireless communication
无线通讯
1.
Desig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tocol in automatic dam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无线通讯网络层协议设计
2.
Industrial Quality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工业品质实时监控系统
3.
Based on GSM and embedded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基于GSM和嵌入式系统的无线通讯模块
7)  wireless monitoring
无线监测
1.
The wireless monitoring for the container door was realized,which could automatically identify and judge the safety condition of container and assure the safety of container cargo transportation.
介绍了采用射频SoC芯片nRF9E5实现集装箱箱门结构安全状态无线监测,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法及系统的低功耗设计。
2.
The concep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are put forward.
桥梁无线监测系统克服了传统的有线监测的造价高、抗干扰性差的缺点。
3.
In order to suit for long time bridge wireless monitoring energy supply.
为了解决桥梁无线监测的长期能量供应问题,设计了一种压电陶瓷电源和能量存储电路。
8)  broadband wireless
无线宽带
1.
Proposes a Backus-Naur Form(BNF) based methodology for the design of metropolitan area environment surveillance system,which is underpinned by th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基于无线宽带网络技术进行了城域范围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引入巴卡斯-瑙尔范式(Backus-Naur Form,BNF)描述系统的逻辑体系结构,用模块化规范化的方案来满足不同应用环境和功能的需求。
2.
But wide-are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BWA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is problem, therefore, wide-are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jects of digital city construction.
随着通信向“IP化、宽带化、无线化、移动化”的发展,原有的通信网络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无线宽带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9)  wireless communication
无线通信
1.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Shenggou Coal Mine;
盛沟煤矿综合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
The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robots and CNC;
无线通信在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3.
Inspec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for weak signal of min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der noise conditions;
噪声背景下矿井无线通信的弱信号检测技术
10)  radio transmission
无线传输
1.
Large Mechanism Remote Test System Based on Radio Transmission;
基于无线传输的大型机械远程测试系统
补充资料: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多媒体研究所
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多媒体研究所
[研究所简介]

1992年10月,由无线电工程系领导提议,经东南大学科研处批准和南京市公安局备案,原信息工程教研室(45教研组)的部分中青年教师成立了东南大学多媒体技术研究所。科研处批准吴乐南任所长,张树林、陈宁任副所长,富煜清为总工程师。
1999年,“信息工程教研室”与“数字信号处理研究室”合并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属于无线电工程系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就成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的一个分支机构。
2000年,学校组建校级研究/工程中心,多媒体技术研究所被批准为“东南大学多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吴乐南任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

东南大学多媒体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各种媒体(特别是图像和视频)信息的采集、压缩、传输、处理、识别、理解、表示及展现,目前分为多媒体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和通信信号处理3个研究方向。

1多媒体信息处理

1.1数据压缩

  数据压缩是多媒体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已完成与此有关的课题20余项(详见“科研项目”),获奖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内容涉及图像、图形/二值图像、视频、语音、音频及工程振动信号等多种媒体;范围覆盖太空(卫星遥感图像、火箭遥测数据)、空中(机载SAR图像)、地下(石油测井信号)和海底(地球物理勘探信号)。研究成果《数据压缩的原理与应用》出版后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以此改编的《数据压缩》已作为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出版(2005年10月又出版了第二版)。受电子工业出版社委托,承担了《DataCompression》的翻译。参与了国家信息标准化委员会多媒体技术专业分委会组织的将JPEG、MPEG等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一系列翻译、审定工作。

1.2图像/视频的处理和传输

  图像与视频都是对视觉媒体的表示,我们曾承担了多项图像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课题,研制了多种图像/视频采集卡、压缩卡以及“IP数字摄像头”,开发了“数字硬盘录像机”、“数字图像智能监控远程报警系统”、“医学影像通用处理系统”和“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监控系统”等产品,取得了“四画面图像采集器智能监控装置”发明专利,建立了网络化多媒体监控系统的实验测试平台。经Intel(中国)公司授权,编译出版了《PC平台新技术MMX》;出版了《多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多媒体系统:软硬体、原理及应用》(在台湾出版)和《多媒体及其通信技术》等著作。目前还在研究图像的超分辨处理与恢复等。

1.3数字媒体广播

  数字媒体广播是多媒体信源压缩与多媒体数据传输和多媒体信息展现的结合应用,我们主要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窄带的数字AM/FM广播及其虚拟无线电实现,开发数码收音机及其IC芯片和多媒体广播应用软件,推进窄带多媒体无线广播的产业化等。公开、转让了“向下兼容的调幅广播数字化传输方法”的发明专利,提出了“基于调频、调幅广播的电子报纸播送与接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另外正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手机和PDA的数字化电视接收和软件化数字电视机顶盒等。


2智能信息处理

2.1信息获取
对各种信息的采集和获取是进行各种处理的前提。我们曾研究了对于味觉(如液体浓度与成份)媒体信号的实时传感和采集方法。利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传感器系统已形成产品,自行开发了光纤光谱仪和光纤温度传感器,取得了“自启动型数据采集器”、“一体化专用信息采集终端”和“纵向分布式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等专利授权。还在开发超高速大容量的数据采集系统,和空中无线电信息获取系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