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叠彩山
1)  Piled Silk Hill
叠彩山
2)  Rockery [英]['rɔkəri]  [美]['rɑkərɪ]
叠山
1.
On Specialization of Rockery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论中国园林叠山的专业化
2.
Rocke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in Chinese Gardens,which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reating rockery beauty.
从中国园林叠山美的本质与内涵出发,提出了中国园林叠山美的物质形态、力学要素、时空要素、人文要素及意境要素5个基本结构要素,并结合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价,初步建立了中国园林叠山美的结构要素评价模型。
3.
"Shan Shi Han", a famous rockery and gardening family in China, has been passed down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本文介绍了这两处假山景观的设计立意和营造技巧,从实例出发体现出我国园林叠山的传承与发展。
3)  color addition
彩色叠加
4)  Caixiashan
彩霞山
1.
Research on Geology a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of Caixiashan Pb-Zn Deposit in Xinjiang;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地质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  PHEASANTS [英]['feznt]  [美]['fɛzṇt]
七彩山鸡
1.
ANALYSIS OF 12 MINERAL ELEMENTS IN MUSCLE AND LIVER OF PHEASANTS;
七彩山鸡肌肉及肝脏中12种矿物元素测定分析
2.
Reproductive Property of Pheasants;
七彩山鸡繁殖特性的研究
3.
Feeding standards for pheasants at different biophysical stages were established.
制订七彩山鸡不同饲养阶段的营养标准 ,并进行了饲喂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 ,15周龄的七彩山鸡平均体重可达 1 6 31kg ;料重比为 3 199∶1,此营养标准基本能满足山鸡生长发育的需
6)  pheasant [英]['feznt]  [美]['fɛzṇt]
七彩山鸡
1.
Infectious Bursa Disease and Complicated Infection in Pheasant;
七彩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并发感染
2.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rotective Immunity Test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from Pheasant
七彩山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免疫保护试验
3.
A strai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wa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pheasant.
用 SPF鸡胚从疑似七彩山鸡新城疫病鸡群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 HA和 HI试验及病毒中和试验证明该分离毒为七彩山鸡新城疫病毒。
补充资料:叠彩山
叠彩山
叠彩山

叠彩山 旧名桂山,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叠彩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叠彩山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横亘市区,景色优美,又易于攀登,为桂林山景中的一个热点。山中佳景甚多,有叠彩亭、于越阁、瞿张二公成仁碑、仰止堂、风洞、叠彩楼、望江亭和拿云亭等名胜。山上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尢多,为文物的精华。若登上明月峰,驻足拿云亭,全城景色画书眼底。“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叠彩山名,是由唐朝元稹的侄子元晦游览了叠彩山之后,写了篇《叠彩山记》,记中说:“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叠彩山山石如锦彩绸缎,层层相叠而得名。在清朝文人秦焕创建的叠彩亭的右角,看明月峰横断的崖壁,若“彩翠相间”的锦缎。这里是摄影“叠彩”的最佳角度。

木龙古塔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叠彩山东麓。建于唐代。圆形喇嘛式。高4.34米。塔基由三层鼓石叠成,鼓壁刻有仰覆莲花纹。塔身为宝瓶式,四面有龛。东西龛内刻佛像,南北龛内刻菩萨,均结瑜跏坐于莲瓣须弥座上。塔颈有十二层相轮,上覆六角伞形盖,冠以葫芦形宝顶。伞形盖六角均有孔,原悬挂铜铃铁马,现无存。此塔独具一格,对研究我国古塔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江山会景处 在市区叠彩山叠彩亭旁。摩崖,高233厘米,宽77厘米,楷书,字43厘米,年、月名款字13厘米。据明嘉靖18年田汝成《游广西诸山征》所载,这里的叠彩亭明代为“聚景亭”,“江山会景处”当是为该处风景点题而作。“江山会景处”是羽卿留在叠彩山的第三件 作品,字形端庄严 、健劲有力。

风洞 明月峰山腰一奇洞,南北对穿,中间狭小,仅通一人,形成前后两个洞,南北开敞,呈葫芦状,全长20米,最宽9.2米,最高5米。总面积约140平方米。风洞原是一条地下古河道,两头大中间小,所处地势高,北接“湘桂走廊”,南迎驾桥岭与海洋山之间的“峡道”,形成对流,两端过风的断面大,中间小,风速增大,压强减少,风不断补充。随着季节变换,来风有清、和、暖、冷之别,因终年“风迎更风送”,人们往往把这里称作“清凉世界”。这里的风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旅游者感受也不同。宋人刘克庄《风洞诗》,“风干天地间,惟桂尤其雄”,“不知何处起,但觉来无穷”,说出风的奇;明王鸣鹤《叠彩山题诗》,“春游门壑暖风回”,是春天的风;清徐德升《风洞山诗》,“风声习习洞门窄”,是夏日的风;明苏浚《游风洞诗》,“高台受和风”,是南国之秋的气候;清周甫麟《叠彩山诗》,“洞疑诗思曲,风逼酒瓶冻”,则是寒冬的景象了。洞里的风总是清新、和煦、凉爽、均匀交替着,这是最奇特的地方。风洞既是风的世界,又是文物宝库,是桂林山水一个重要景点。

明月峰位于叠彩山东北,海拔223米,相对高度约73米,山体面积1.41公顷,是叠彩山的主峰。清袁枚《游风洞登仙鹤明月诸峰》诗有“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句,明兵部右侍郎杨芳《风洞山诗》,“引手欲探天上月,俯躬疑碍日边云”,均言峰高可揽月,故有明月峰之谓,峰顶有形如葫芦的小平台,五代马殷曾在此建台,人称马王台。宋静江知府张 筑“尧山”、“漓水”二坛,以祭祀山川,并写《尧山漓水二坛记》,把山川作为土地资源,江河资源加以赞美,呼吁加以重视、保护,以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台、坛均早废。1955年在旧址建拿云亭。明月峰以高、险、峻、秀蓍称。高可摩天,雄踞江边,壁立木龙古渡头。峰尖如笋,山石逐层深进,渐次升高,登上顶颠,满城春色,田野奇峰,纵览无余。峰侧刻有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朱德总司令和徐特立老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