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rid desert land
干旱沙漠土地
4) Soil drought
土壤干旱
1.
Effect of soil drought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wheat seedlings;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2.
Effect of soil drought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wheat seedlings;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
Study on adaptability of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seedlings under soil drought;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幼苗对土壤干旱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5) Soil drying
土壤干旱
1.
Some changes would be observed in plant growth,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hormone level under soil drying stress.
水分短缺是作物生长中最大的限制因子,土壤干旱胁迫使植物的长势、生理机制、激素水平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2.
Proline contents, chlorophyll a and b contents, carotenoids contents, water relations, leaf water potential, photosynthetic light response, gas exchange, stomatal conductance, growth and biomass allocation were assessed in one-year-old seedlings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Fraxinus rhynchophylla, Spiraea pubescens and Lepsedeza bicolor which were subjected to soil drying(s).
本文研究了辽东栎林中四种优势木本植物一年生幼苗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柔毛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和二色胡枝子(Lepsedeza bicolor)在土壤干旱条件下的若干生理生态学特性,从脯氨酸、光合色素含量、水分关系、叶片水势、气体交换以及气孔、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讨了这四个种的抗旱性反应特征及其与植物生长型的关系。
6) Aridosols
干旱土
1.
Relationship between gypsum accumulation and soil-forming conditions in Aridosols in the South of Xinjiang was explored.
本文探讨了南疆干旱土石膏的聚集和成土条件之间的关系。
2.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Aridosols in the plain of the south of Xinjiang consist largely of sandy primary minerals composing skeleton.
通过野外调查 ,应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等手段 ,结合理化分析 ,研究了南疆平原干旱土的微形态特征和母质成因。
补充资料:干旱土
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与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南、北美洲也有较小范围持布。
干旱土区,年平均降水量多不超过200毫米,甚至仅数毫米或终年无雨。日温差较大,植被稀疏矮小,代表性植物属旱生、超旱生小半灌木和灌木荒漠类型。成分简单,多为肉汁、深根耐旱种属。半干旱地区平均降水量稍高(200~500毫米),植被以蒿属为主,具有短命或类短命植物。干旱土形成中,生物累积过程较弱,土壤水分属非淋溶型。表层有机质的含量普遍都很低,整个剖面均含有碳酸盐,并具有较明显的石膏累积和残余盐化特征,土壤盐基高度饱和,一般呈中性至碱性反应。粘土矿物主要为水云母,干热下的干旱土可有高岭石。分布于温带的干旱土有棕钙土和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热带、亚热带有红棕漠土;中国青藏高原有高山漠土。
棕钙土 半荒漠植被下的土壤。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表层腐殖质含量为1%左右。有明显的钙积层,以及石膏累积和盐渍化特征。
灰钙土 同为半荒漠条件下的干旱土。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兰州一带的黄土高原、新疆伊犁河谷地等。灰钙土发育于黄土母质上,与棕钙土比较腐殖质积累稍有增强,有假菌丝状钙积层,有时可见不明显的石膏和盐分累积。
灰漠土 处于温带荒漠边缘,发育于细土物质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0%,孔状结皮和片状层发育良好,石灰有弱度移动,石膏和易溶盐有弱度聚积,大多具有碱化特征。
灰棕漠土 分布于温带荒漠的中心地带,气候极端干旱,母质多具粗骨性,植被稀疏,地面几乎全部裸露,呈现一片黑色砾幂。同灰漠土比较,表层有机质累积减少,多不超过0.5%,有褐棕色或浅红棕色紧实层,碳酸钙表聚性明显。石膏含量因地区和地形部位不同而异,高者可达30%以上,低者尚不到1%。石膏和易溶性盐含量低时,具有弱碱化特征。
棕漠土 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条件和粗骨性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地面植被简单稀疏,地表通常为具有黑褐色荒漠漆皮的砾石所覆盖,当地称为"黑戈壁"。中国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土壤剖面的特点是:在弱度发育的孔状结皮下,为红棕色或玫瑰红色紧实层,再下的石膏层含量可高达30%左右。有的石膏层下部出现厚度达10~30厘米的黑色坚硬盐盘层,含盐量可达30~40%,表层石灰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很低,多小于0.3%。
红棕漠土 见于亚热带、热带。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和澳洲大陆的荒漠地区。土壤剖面发育较弱,在很薄的孔状结皮和鳞片状层下,紧实层呈现红棕色或淡红色,其下往往有石灰胶结体或结晶状和瘤状石膏聚积层,石膏含量可达40~60%。易溶性盐含量不高,有机质含量低于1.0%。其中北非红棕漠土,表面有铁壳及砾幕存在,并附有黑色漆皮和红棕色沙土,呈微酸性反应。
高山漠土 高海拔(4200~4500米)干寒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植被多为矮小莲座状的荒漠类型,生长稀疏。土壤发育原始,但具有明显的漠土特征。地表具有多角形裂隙,常有盐斑,结皮层很薄,其下有4~10厘米的片状或鳞片状层,全剖面呈石灰性反应,表层有机质含量多在1.0%以下。
干旱土区,年平均降水量多不超过200毫米,甚至仅数毫米或终年无雨。日温差较大,植被稀疏矮小,代表性植物属旱生、超旱生小半灌木和灌木荒漠类型。成分简单,多为肉汁、深根耐旱种属。半干旱地区平均降水量稍高(200~500毫米),植被以蒿属为主,具有短命或类短命植物。干旱土形成中,生物累积过程较弱,土壤水分属非淋溶型。表层有机质的含量普遍都很低,整个剖面均含有碳酸盐,并具有较明显的石膏累积和残余盐化特征,土壤盐基高度饱和,一般呈中性至碱性反应。粘土矿物主要为水云母,干热下的干旱土可有高岭石。分布于温带的干旱土有棕钙土和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热带、亚热带有红棕漠土;中国青藏高原有高山漠土。
棕钙土 半荒漠植被下的土壤。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表层腐殖质含量为1%左右。有明显的钙积层,以及石膏累积和盐渍化特征。
灰钙土 同为半荒漠条件下的干旱土。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兰州一带的黄土高原、新疆伊犁河谷地等。灰钙土发育于黄土母质上,与棕钙土比较腐殖质积累稍有增强,有假菌丝状钙积层,有时可见不明显的石膏和盐分累积。
灰漠土 处于温带荒漠边缘,发育于细土物质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0%,孔状结皮和片状层发育良好,石灰有弱度移动,石膏和易溶盐有弱度聚积,大多具有碱化特征。
灰棕漠土 分布于温带荒漠的中心地带,气候极端干旱,母质多具粗骨性,植被稀疏,地面几乎全部裸露,呈现一片黑色砾幂。同灰漠土比较,表层有机质累积减少,多不超过0.5%,有褐棕色或浅红棕色紧实层,碳酸钙表聚性明显。石膏含量因地区和地形部位不同而异,高者可达30%以上,低者尚不到1%。石膏和易溶性盐含量低时,具有弱碱化特征。
棕漠土 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条件和粗骨性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地面植被简单稀疏,地表通常为具有黑褐色荒漠漆皮的砾石所覆盖,当地称为"黑戈壁"。中国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土壤剖面的特点是:在弱度发育的孔状结皮下,为红棕色或玫瑰红色紧实层,再下的石膏层含量可高达30%左右。有的石膏层下部出现厚度达10~30厘米的黑色坚硬盐盘层,含盐量可达30~40%,表层石灰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很低,多小于0.3%。
红棕漠土 见于亚热带、热带。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和澳洲大陆的荒漠地区。土壤剖面发育较弱,在很薄的孔状结皮和鳞片状层下,紧实层呈现红棕色或淡红色,其下往往有石灰胶结体或结晶状和瘤状石膏聚积层,石膏含量可达40~60%。易溶性盐含量不高,有机质含量低于1.0%。其中北非红棕漠土,表面有铁壳及砾幕存在,并附有黑色漆皮和红棕色沙土,呈微酸性反应。
高山漠土 高海拔(4200~4500米)干寒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植被多为矮小莲座状的荒漠类型,生长稀疏。土壤发育原始,但具有明显的漠土特征。地表具有多角形裂隙,常有盐斑,结皮层很薄,其下有4~10厘米的片状或鳞片状层,全剖面呈石灰性反应,表层有机质含量多在1.0%以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