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crued benefits
积累福利
2) asset-based welfare theory
资产累积福利理论
3) cumulative dividend
累积股利
4) accumulated profit
累积利润
6) Positive Welfare
积极福利
1.
This paper contends that the core of "positive welfare" is the unity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认为"积极福利"的核心理念是无责任即无权利,其具体的实施维度可以丰富和重构为四个方面,即保障生活、提升资本、增加权利和增强动力,其中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2.
should transform its policy of passive welfare to policy of positive welfare, and he emphasizes the new principle of “no rights without responsibilities”, which implies that the individuals, the groups and the state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social investment state.
据此 ,他提出要彻底改革英国的消极福利政策为积极福利政策 ,强调“无责任即无权利”的新原则 ,主张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
补充资料:可转换性理论(资产转移理论)
可转换性理论(资产转移理论)
界大战以后,美国因军费需要,大量发行公债。由于政府公债在二级市场上很容易变现,当时的一些商业银行大量购买政府公债,银行持有的短期国库券和其他证券都增加了,相应地,银行对保持资产流动性有了新的认识,可转换性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可转换性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其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银行掌握的证券具备信誉好、期限短、易于出售等条件,在需要资金时可以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这样就能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贷款就不一定要局限于短期性和自偿性。 可转换性理论的出现,使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范围扩大,资金经营更加灵活多样,特别是找到了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新方法。它比商业贷款理论前进了一步,对现代银行的资产流动性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理论也有其缺陷,它要求以充足的短期证券为条件,这种流动资产受市场影响较大。第一,它的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在银根紧缩时,各家银行都要求变现而出售证券,这时证券价格下跌,难保不受损失。第二,经济发生波动或危机时,证券抛售量大大超过购买量,这时也难以达到保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所以,可转换性理论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可转换性理论(资产转移理论)】第一次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