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加量
1)  dosage [英]['dəʊsɪdʒ]  [美]['dosɪdʒ]
加量
2)  dose [英][dəʊs]  [美][dos]
剂量,加药量
3)  machining quality
加工质量
1.
Influence of discharge gap on machining quality for EDM;
加工间隙对电火花加工质量影响的分析
2.
Analysis on Machining Quality and Selection of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High-speed EDM;
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加工质量分析及工艺参数选择
3.
Its machining quality directly impacted on die using performance.
快走丝线切割广泛用于冲模制造中,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冲模的使用性能。
4)  Addition [英][ə'dɪʃn]  [美][ə'dɪʃən]
加入量
1.
Effects of P-Cu Alloy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Behavior of Cu Materials in Up-drawing Continuous Casting;
P-Cu合金加入量对上引连铸铜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5)  process quality
加工质量
1.
This article analyses in detail the process quality including three factors of surface roughness,process precision and deformation degree in WEDM,and analyses in detail the effect factors of the process quality.
详细分析电火花线切割在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和工件的变形程度 3个方面的加工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并针对这些因素分别提出了提高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质量的有效方法 ,对提高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有参考价
2.
Discuss how to guarantee the process quality.
分析激光切割的加工原理,以及影响加工质量的诸多因素,阐述如何控制提高加工质量的方法。
3.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process quality information interfered by noise,the method of Wavelet Diagnosis Recursive Partial Least Square(WDRPLS) based on wavelet diagnosis and recursive Partial Least Square(PLS) was proposed.
为准确预测在噪声干扰下的加工质量,基于小波去噪和递推偏最小二乘方法,提出了小波变阈值去噪递推偏最小二乘方法。
6)  Water addition
加水量
补充资料:剂量
      既指每一味中药的成人一日用量,又指在方剂中各味药物之间的比例用量(相对剂量)和制剂的实际服用量。
  
  单位 古代有重量(铢、两、钱、分等)、度量(尺、寸等)和容量(斗、升、合、勺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于量取各种性状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束"、"片"、"条"等较粗略的计算单位。后世多以重量计量固体药物。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为了统一计量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规定自1979年起,中药生产及处方计量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即用千克、克、毫克计量单位。为了换算方便,采取如下近似值:1两(16进位制)=30克(实际上1两=31.25克);1钱(16进位制)=3克(实际上1钱=3.125克);1分(16进位制)=0.3克(实际上1分=0.3125克)。
  
  用量 直接关系到药效。药量太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过大则可造成不良后果。虽然中药绝大部分是原生药,药性比较平和,但也有少数性质猛烈或有剧毒的药物,其用量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发生意外。药物用量的大小可根据以下几点考虑确定。①配伍、剂型与用量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同一药物单用剂量比复方用量大;汤剂较丸剂、散剂用量大;方剂中的主药比辅药用量大。②药物性质与用量关系。一般情况下,性质平和的药物用量可大些;药性猛烈或有毒的用量宜小;剧毒药物应严格控制在安全限度内。金属、矿石、贝壳等质重无毒的药物用量可大,花叶类等质轻的或芳香走散的药物用量宜小。味重滋腻的补药用量可稍大,鲜品较干品的用量大1~2倍,珍贵药物用量较小。③病情、病程、体质和年龄与用量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重病、急病和病情顽固者用量宜大,轻病、慢性病用量宜小;新病用量宜大,久病用量宜小;体质强壮者用量宜大,年老体弱和妇女儿童用量宜小。5~10岁儿童的用量是成人的1/2,5岁以下儿童的用量是成人的1/4,乳幼儿应更少。④季节、地区与用量的关系。如服用发汗解表药时,炎热季节或南方地区剂量宜减,寒冷季节或北方地区剂量宜稍增。
  
  具体用量除峻烈药、毒性药和某些精制、贵重药外,一般中药的常用内服剂量约为5~10克,部分常用量较大的为15~30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