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orking Group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lanning Department]
人口分布工作小组(规划署)
2) Day-night population ratio
工作地人口分布
3) functional working group
以职责划分的工作小组;专责工作小组
4) planning team co-ordinator
规划小组联络人
5) Programme Planning Working Group
方案规划工作组
6) distributed process planning
分布式工艺规划
补充资料:人口分布
特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分布状态。它是通过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不断调整的人口再分布过程的瞬时表现,也是人口动态变化的静态映象。
人口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之分。前者是人口按陆地平面投影的地理位置分布的状况;后者则是人口按海拔高度所在的分布状况。世界人口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按纬度地带来说,主要分布在20°~60°的范围之内,低纬度地带,除局部地区外,人口偏少,高纬度地带更为稀少。按地区来说,亚洲东南半壁、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3个最大的人口稠密区,其人口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0%左右。其余地区,除规模较小的密集区外,大都为人口稀疏区。按距海远近来说,全世界有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地带,大陆腹地多为人烟稀少区域。垂直变化的总特点是人口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少。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中纬度地带居民多定居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只有部分热带国家利用气温垂直递减的规律,选择一二千米以上的高原或山间定居。干燥气候和湿热气候都有碍于人口分布,随着科技与医学的进步,湿热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在克服,但干旱的环境仍然是人口活动的重大障碍。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则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是压倒一切的生产部门,人口分布表现为土地依存型或农牧业依存型,相对分散而均衡,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常常集中大量人口。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人口向城镇集中,但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中,城市人口不占重要地位。人口密度的差异取决于土地肥力、土地利用方式(农或牧)、作物种类、灌溉条件、集约的程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单位面积产量或载畜量。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工业、交通、商业、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口分布转向工业依存型。在这一转变中,工业是动力,交通运输业是杠杆。工业在城镇的集聚,相应地吸收着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使乡村人口源源转入城镇,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人口分布格局从散布型走向点、轴集中型。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刺激了沿海港口城市的成长,促进了海岸带人口的密集。这一过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自发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通过有计划的合理布局生产力,为合理调节人口分布创造条件。
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人口分布的状况,往往与历史上的人口大迁移有关,由于迁移的背景不同,有时会产生奇特的分布现象。例如,阿尔及利亚境内冬冷夏干的崎岖山地,人口密度反而比全国平均数大几倍的反常现象,就是历史上异族入侵,迫使当地居民进山避难所造成的。
人口分布还按各大洲、各国以及各级行政区域划分。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以上。世界上有 7个国家的人口在1亿以上,其中中国人口到1990年7月1日达11.6亿,占亚洲人口的1/3多,约占世界人口的22%。
人口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之分。前者是人口按陆地平面投影的地理位置分布的状况;后者则是人口按海拔高度所在的分布状况。世界人口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按纬度地带来说,主要分布在20°~60°的范围之内,低纬度地带,除局部地区外,人口偏少,高纬度地带更为稀少。按地区来说,亚洲东南半壁、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3个最大的人口稠密区,其人口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0%左右。其余地区,除规模较小的密集区外,大都为人口稀疏区。按距海远近来说,全世界有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地带,大陆腹地多为人烟稀少区域。垂直变化的总特点是人口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少。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中纬度地带居民多定居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只有部分热带国家利用气温垂直递减的规律,选择一二千米以上的高原或山间定居。干燥气候和湿热气候都有碍于人口分布,随着科技与医学的进步,湿热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在克服,但干旱的环境仍然是人口活动的重大障碍。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则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是压倒一切的生产部门,人口分布表现为土地依存型或农牧业依存型,相对分散而均衡,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常常集中大量人口。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人口向城镇集中,但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中,城市人口不占重要地位。人口密度的差异取决于土地肥力、土地利用方式(农或牧)、作物种类、灌溉条件、集约的程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单位面积产量或载畜量。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工业、交通、商业、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口分布转向工业依存型。在这一转变中,工业是动力,交通运输业是杠杆。工业在城镇的集聚,相应地吸收着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使乡村人口源源转入城镇,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人口分布格局从散布型走向点、轴集中型。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刺激了沿海港口城市的成长,促进了海岸带人口的密集。这一过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自发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通过有计划的合理布局生产力,为合理调节人口分布创造条件。
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人口分布的状况,往往与历史上的人口大迁移有关,由于迁移的背景不同,有时会产生奇特的分布现象。例如,阿尔及利亚境内冬冷夏干的崎岖山地,人口密度反而比全国平均数大几倍的反常现象,就是历史上异族入侵,迫使当地居民进山避难所造成的。
人口分布还按各大洲、各国以及各级行政区域划分。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以上。世界上有 7个国家的人口在1亿以上,其中中国人口到1990年7月1日达11.6亿,占亚洲人口的1/3多,约占世界人口的2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